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东水流,西水流,流不尽思绪恨悠悠,
      倚南楼,倚北楼,楼空月明,千叹万愁,上心头,
      多少心思,全付江渡口。
      此情难确,更待何时休。
      ————————————————《长相思 恨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
      泱泱国土,朝代变更,乃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当前朝将军弑君篡位,除了君臣变动之外,对于贫民老百姓而言,该吃两个馒头,绝不会吃一个。更何况,前朝皇帝无道,失了人心,被撵下皇帝宝座也是迟早的事。而新登基的皇帝,看起来还算不错。
      所以,朝代更替,对于百姓而言,只要不是生灵涂炭的战争年代,也就那么回事。
      新皇帝登基后,改国号“宣元。”从此,开创“明氏”烈朝新天下。
      ————————————————————————————————————

      宣元二十三年。流原冀平山。
      “承之,我们已经到冀平山了。行了这半日,也下来歇歇罢。”山脚下,一身穿青衣的少年下马,掀起马车的帘子,对里面的人说道。
      “哦?已经到这里了。杜庄,你瞧还有几日就能到家?”韩承之从马车上下来,打量四周。
      “既然已到流原,应是不远了。”杜庄解下马橛子,让马去吃草。
      半年前,韩承之受兄长的托付,去北方产玉之地——产和,查看一批新玉的情况。本来这么重大的事情时轮不到韩承之来做的,毕竟他也不过十五岁,虽然长在玉器世家,对辨别玉有很高的天分,不怕别人诳了他,但是和人打交道,还是缺乏经验。但当时韩家两个当家哥哥,正为了进贡皇宫的玉器忙得焦头烂额,实在不能分心。所以派韩承之去,实在是无奈之举。好在有好友杜庄,自告奋勇的陪他一起,这一路,虽说吃得不少苦头,可是也长了不少见识。别看杜庄只比自己大三岁,但人情世故,可比他懂得多多了。
      “你说,齐律这小子现在家做什么?”杜庄在草地上坐下来,随手揪了根草叶,看着马吃草。
      齐律,也是从小玩起来的好友之一,因着家里做的就是乐器生意,弹得一手好琴,吹得一口好萧。同时也是这几个人中性格最倔强的。
      韩承之的二哥韩定之有句话说得好,“齐律这小子,别看年纪小,认准了的理,哪怕是到黄河呢,也不见得会死心。”
      “谁晓得?怕不是又在那抚弄他的乐器。”韩承之随口说道。终于结束了在外的流离,越发的想家了。
      “他也是个怪人。”杜庄道,“在他眼里,是不是就只有他的那些乐器?”
      “我倒是觉得齐律活得很自在。”韩承之从车里把干粮拿出来,分给杜庄。
      嗖——嗖——一只野兔飞快的打身边跑过,几之箭随之插在地上。
      “呀!”杜庄瞬间变了脸色,他呼的站起来,“谁?”
      韩承之也紧张的站起来,有只箭正插他脚边,差一点,就伤到自己了。
      一个少年从树后探出头来,看年纪,跟韩承之差不了多少。两只眼睛,格外清澈。
      “你是谁?”杜庄的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
      “那只兔子。”少年指着已经中箭倒地的兔子,那是打了给思蓉吃的,这几天她身体一直不好,需要多吃点肉。
      “噢,这是你打得。”杜庄走过去,拎起死兔子,“算你运气,要是伤着我们,哼,哪怕把这满山的兔子都打了来,也不够你还的!”
      少年抿着嘴,没有说话,眼睛只是紧盯了杜庄手里的兔子。
      “杜庄,把兔子还给他,就别为难他了。”不知为何,第一眼见这少年,就觉得眼熟。
      “我说,”杜庄眼球转了转,“我们来打个商量如何?你把这兔子让给我们,你再去打一只,怎样?”好久没吃肉了,一见这肥硕的兔子,不觉就饿得慌。
      “…….”少年没说话。
      “承之,你哪里还有碎银子没有?给他点儿。”
      “这——”韩承之看着少年,“你愿意么?”
      少年看看杜庄,又看看韩承之,忽然蹦出一句话:“你们是过路人?”
      “你眼睛倒是好使得很。没错,我们路过此地,在此歇息。”杜庄接口道。
      原来是路人。少年想着,干爹说过,要善对别人,看着两个人面色也不大好,应该是劳累过度,尤其是那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那,你们就拿去吧。”
      “那就多谢了!”杜庄也不客气,拿出小匕首,准备剥兔子皮。
      “这个给你。”韩承之从怀里拿出一个小锦袋,没记错的话,里面还有点碎银子,看这少年穿得布衣草鞋,就知道也是贫苦人家的孩子。
      “不,不要。”少年忙摆手,一脸惊慌。
      “给你你就拿着!拿来这么多废话!”杜庄不耐,夺过锦袋就塞到少年怀里。
      “你拿着吧,我们就是去镇上吃顿兔子肉,也要这些钱。别说你这是现成的,肉也新鲜。”韩承之道,“你不妨也跟我们一起吃?”
      少年迟疑了好一会,才接下锦袋,“不了,我还要去打兔子。”思蓉还在家等着呢,还有干爹。
      “哦。”不只怎的,韩承之很不愿意就这么放他走,“你叫什么?”
      “.......”少年不说话,看着远处,“我走了,这山里不太平,趁着天明,赶紧走罢。”
      “!”杜庄只顾着烤兔子去了,也没听见少年说的话,韩承之心里一惊。
      “我叫——”还没说出口,少年眼里一亮,抽箭,搭弓,只听嗖的一声,箭已离弦。
      “哎哎,”没等着韩承之再说什么,少年已经一个箭步,向着山里飞奔而去,转眼不见人影。
      “承之!还呆在那里做什么?过来准备吃兔子了。”杜庄早就把兔子剥皮,挖了五脏六腑,正准备生火烤了。
      “哦。”眼见着那少年消失了,韩承之才走过去。跟杜庄一起,收拾了些枯枝败叶,把兔子穿在木棍上,准备生火。
      “坏了!”韩承之忽然脸色大变,他站起来,向着刚才少年消失的方向张望。
      “怎么了?”还没见到承之这么慌张过,杜庄也跟着站起来。
      “二哥的兰花印!”方才一时疏忽,把装有二哥兰花印的锦袋竟然给了那少年!那可是二哥的信物,这趟去产和,多少人就是看着那兰花印才信了他就是韩家三少爷!
      “这可如何是好?”杜庄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意识的也慌起来,“那人不会拿了二哥的信物到处招摇撞骗吧?”
      “........”韩承之没说话。
      “我去找他去!”杜庄脑门一发热,就要往山里走。
      “算了!”韩承之伸手拦住他,“幸亏我们已从产和回来,这兰花印,丢了就丢了罢!”想起少年刚才说的,这地方不太平,“看那人也不过是个山里的小子,不会认得那印。我们赶紧吃了东西好上路,回去就让二哥昭告各大玉器行,就说之前的兰花印作废,赶紧去刻个新的就是。”
      “这岂不是便宜了那小子?!”杜庄咬牙,“那印,少说也值个千两银子!”说着,看看那兔子,这可真是银子做的了!
      “这次是我大意了!”韩承之道,“以后就不会了!”
      “也只好如此了。”
      弄出了这么档子事,两个人也无心再逗留,匆匆忙忙烤了兔子,吃过之后就上路了。
      流原冀平山,一片昏黄之色。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