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评《碧罂辞》(全文34章)
评论员:飞刀
出评前话唠:姑娘的封面很赞,清新碧绿的风格是我的大爱啊,选图排版都很好,这让我第一眼对这文就有了好感。其次文案很萌,以为会是个轻松女强风格,谁知看下去却大相庭径,这文后面走悬疑风了吧?
评:飞刀的话不多,鉴于作者“其实我早该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知了”那么我只挑几点说。
1、缺点仍是长篇累牍。这文本身该是个有看点的故事:身份成谜的女主,疑团重重的温家及路家人,上一辈的恩怨,皇权斗争倾轧,各路人马的阴谋诡计等等可以看出作者的大纲非常好,甚至是一个已经构思了很久的很饱满的故事,可惜写出来一团糟。就像一堆面粉,放一盆水和一和就可以得到粘度适中的面团了,可惜作者非要放两盆水,于是和成了稀巴烂的浆糊。
也许情况没有这么糟糕,但是注水严重是真了的,最大的水分就是作者骨肉分离的环境、心理描写和大段大段可以简写的毫无意义的对话。作者很喜欢华丽的文字,于是华丽成了累赘,小说中“海量”的描写并不能烘托出剧情氛围,反而成了影响读者阅读的最大障碍,有时候刚刚被一点剧情吸引就被这种突兀的描写打断,于是很难全身心投入剧情中,这种糟糕的情况称之为无法带入,轻则弃小说而去,重则想摇作者肩膀。
最糟糕的还是作者不擅长用详简结合的方式推动剧情,而是采用最古老的方法——对话,对话,还是对话。不管重要的不重要的剧情,有线索的没线索的伏笔一律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描述,造就了这篇文章的进度很慢。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剧情,高明的作者用一章的幅度描写完即可,作者却要拖成三四章。全篇17万字了,除了让人疲劳的对话我不记得有哪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因为所有剧情的轻重程度差不多,作者无法把最重要的剧情体现出来,造就了整篇小说软绵无力。
2,风格的不对称让人有些蛋疼。虽然作者没有在类型上打上轻松的风格,可是看文案我以为是一个很友爱的小夫妻故事,然而通篇读下来除了温路两家的恩怨情仇和疑云重重的悬念伏笔我没有看到一点让人脸红心动的剧情。其实我不是来看悬疑剧的,我是来看爱情故事的,作者你的文案深深欺骗了我们!
并且你缺乏荷尔蒙的悬疑风让我等荷尔蒙发作的晋江读者退避三舍。其实看文案作者你是想写一个大气古风爱情悬疑小说吧?奈何你只保留了悬疑而忽略了爱情?男女主角互动的单调平凡让我以为一位这是一对在商量破案事宜的好朋友,在他们身上我没有半点等待爱情的想法,甚至女主偶尔明媚忧伤地喊一句“温郎”男主时而流露出来的一点小爱意也无法让我脸红心跳,作者的口味太清淡了,生活需要狗血啊,尤其是在遍地网文读者视觉疲劳的环境里,更需要新颖的,轰轰烈烈的狗血!
还有悬疑风格的过于沉重,疑团重重长期得不到解密也让人疲乏,久而久之读者自然散去。(关于这点文下已多有人提到我不再多提。)
3、最后一点了,也许会拍得作者一脸血。看到作者加精的评论中有很多人夸作者文笔好,为此我表示亚历山大。在我看来好文笔不论风格如何,但一定要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小说的主题并且感染到人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文字张力吧!可是作者的文字,上面已经说了长篇累牍的描写使得文字软绵无力,影响阅读情绪更别说代入感。再则,飞刀认为作者的古文修养有待加强,不可否认作者看过很多书籍或者查过很多古代资料,因此对很多古代的词语、饰物多有了解,然而这种了解并不能完好地表达出来,在作者文言文白话文古今乱穿的句子里偶尔冒出一两个极具古色的词语显得很突兀,甚至让人无法理解。比如这几句:
【符璐呆了呆,路圆圆又道:“看来是真不长记性。你这孩子也太有趣了,缺心眼到这份上,我都不忍心说你了。”
→秒杀。←
符璐彻底呆掉,在寒风中默默无语。】
这个秒杀令我着实凌乱。再如:
【符璐皱眉道:“路氏背信弃义,无耻之尤,理当天殛。”她自幼便长于温氏,此间纠葛自然一清二楚,连带对路氏也是恨得牙痒。
路圆圆低低道:“天殛?”】
额,天殛是神马,没文化地百度了一下,原来是一个极具古色的词语,我要风中凌乱了,为何这词放在这里如此地突兀,甚至有种装X的感觉。
于是飞刀没文化地退走,建议作者多看看晋江上真正古风文笔好的文小说,比如某某的某某文,XX的XX文,自己多打听多看看,总有一日你会把你查到的资料完好地融合到你的文笔里,加油!
----
bs也发帖了,大人评论回复或帖内回复皆可。不喜也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