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再说滑台,清理过前两次小规模攻击带来的混乱后,百姓都纷纷躲藏起来,避而不出。
延翥给他爹端上冷热适中的茶水,见他爹满脸的尘土,官帽也不知放在了哪里,头发上也沾满了污垢,官服上更是不辨纹理图案,觉得这样的爹爹竟比平时端正稳重的形象更加让人信服钦佩。
夏荇见小儿子虽白衣上血污斑斑,眼神却格外明亮,脸上也不见一丝疲态,便欣慰地点点头接过茶水。
“爹,老这样处于被动壮态总是让人揪心,不如也想些对策将劣势尽量减少一些,也能争取更多的时间防守。”
“你说说看?”夏荇象对待同僚一样的慎重语气问道。
延翥的脸泛起了红光,声音铿锵有力,他道:“我们在城墙下砌起几百个灶台,置上大铁锅烧水,燃蜡,熬油,既可在朔军攻城时往城墙下洒,又可在万一朔军破门而入时因脚下的火种热水受伤。”
见他爹沉吟不语,又道:“灶台后面紧接着再砌一层厚土上置五六寸长的尖锐之物,再之后挖一些坑,之后一段路洒上豆子,再之后砌几层台阶,台阶上镶钳碎磁,小刀之物,越锋利越好。有这五道防护总会抵挡一些时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做些什么。”
夏荇首肯道:“你说得对。那就让你在旁边指点。”
延翥用力应了一声:“好的。”
城中的泥瓦匠们砌起灶台,铁锅店送来大口大口的铁锅,城中的妇女走出家门自发拾柴点火,有酒楼饭馆的厨子自告奋勇前来做菜做饭,一时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起来了。
当攻城的信号尖锐地响彻云霄起时,太守让妇女孩子呆在安全的地方免受波此,然而好多我没有离开,依然坚守自己的位置。
夏荇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全心治理的城池,百感交集的心奇迹般地平静下来,在他的身后有风雨同舟的全城百姓,有小小年纪便全力出谋划策的儿子,他觉得这一辈子很是值得。他也明白一旦朔军攻入,他身为太守,首当其冲便是朔军的目标。他想到还未能来得及向家人告别,还未来得及向那个绝情之人问上一句便觉得有一丝怅然。然而这一丝遗憾马上被震天的呐喊声掩盖了。他整了整衣袍,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奔波的小儿子一眼,步伐沉稳地迈上了城楼......耳边似乎传来小儿子的呼唤,但他没有回首,当他转身的一瞬间他已卸下父亲的责任,他只是一名滑台太守,一位十二年的父母官而已。他有他面对且必须要面对的事,这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他再次挺起脊梁......
多年以后,当滑台百姓于纳凉闲聊时说起这一段都用惊心动魄来表述。当夏太守稳稳地把全滑台百姓的安危保护在身后,直面朔军的时候,久受强大压力的城门终于被击开了。
汹涌而入的朔军在接下去短短的千多丈的路途上发出了比冲进城时更为激励的叫喊声,伴随着呼叫声他们或倒或扑或摔,前一批人成了后一批人的垫脚石,而后一批人又成了后来者的垫毯,然而谁先入府衙谁得大赏的刺激使士兵们刹不住奔涌向前的步伐。于是成千的将士永远留在了滑台的城门之下。在足足半柱香的时间里竟没有一人冲过这千丈路。后来这段路被称为“阎王道”。
当所有人的目光齐聚于此的时候,朔军忽然停止了进攻的号角,原来高高的城楼上同时出现了朔燕两国的官员,不知燕国的那位衣冠楚楚的大臣对夏荇说了一句什么话,夏太守竟缓缓倒下了。
转眼之间,飘扬在滑台城城头的旗帜变换了颜色图案,此后该称朔国的滑台了。人们悄无声息地注视着被抬下来的夏太守,自动让出一条道,在这一刻,仿佛周围都是背景而躺着的夏太守和城头的旗帜成为流动的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