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这是所有BEYOND歌迷都再熟悉不过的的一首歌了。1990年,这首向黑人领袖曼德拉致敬的作品不仅入选当年的十大劲歌金曲,还为家驹赢得了当年的最佳作词奖。
      不过,我相信奖项并不是人们对这首歌争相传唱的主要原因。正如家驹在91年的香港红馆演唱会所说的那样,这首歌是为了“更自由、更和平”而作的。包含在BEYOND音乐中的平等、博爱思想,还有真挚的赤子情怀,这些才是这首《光辉岁月》生命力的所在。
      第一次让我知道原来音乐的意义可以如此深远的就是这首《光辉岁月》。在我一开始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首歌是我一定要写到的。
      但是我把它留到了最后。我想,收尾的一篇是需要这样一点深度和力度的罢。
      刚开始听BEYOND的时候,第一批接触到的音乐里就包括了这首歌。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觉得我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听到过它了。鼓与吉他交织出的旋律从一开始就有着巨大的亲和力,那种力量,亲切而昂扬的,仿佛是一支嘹亮的号角。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家驹的高歌中,有沧桑更有坚韧。仿佛一只不屈的手,在风雨交加的夜色中顽强地伸向天空。
      都说人是生来平等的,但是对有色人种的偏见与歧视,直到现在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顽症。喊两句自由平等的口号是很容易的,但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情,没有真正“兼善天下”的热血,想来是不会有这首歌的。
      我不算是很关心国际上的政治风云,但是因为这首歌,我记住了曼德拉的名字。
      前两年听到新闻里说曼德拉辞去南非总统职务、退出政坛的消息,心里竟是忽然往下一沉。政治上的进退之道是我永远也弄不明白的东西,我只是知道,一个斗士的英雄时代宣告结束了。那时候忽然就会想到,如果家驹还活着,不知他听到了这个消息又会写出什么样的旋律和词句呢?
      可惜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事实就是,世间已无黄家驹,这样赤子情怀的音乐都成绝响。
      我不否认三人时代的BEYOND在音乐上依然有可圈可点之处,也不否认他们为超越四人时代的巅峰状态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是那种融汇在音乐中的博大胸怀和赤诚热血,终于还是随着家驹的离开而日渐稀薄了。当我在音乐频道的节目中听见家强和阿PAUL用生涩的国语强调他们现在的音乐都是为自己而做的时候,我忽然感到一种无名的悲哀。
      看淡市场、看淡商业效益,这种超脱当然未必是坏事。但是如果音乐只是为了自己的感受,只是局限在个人的小天地里,那他们对于自己过去的四人时代究竟是“超越”还是“倒退”呢?
      BEYOND终于来了。来的到底还是不是BEYOND?
      我不愿意去想这个答案。毕竟,这仍然是我最喜欢的一支乐队。对我而言,这支乐队和他们所象征着的精神力量,是永远也无可替代的。但是每一次聆听这首《光辉岁月》的时候,家驹高亢苍凉的声音总会让我感到阵阵唏嘘。
      属于BEYOND的光辉岁月,终究只是时光的甬道里被定格的一幅画面了。我只有希望它永不褪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