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相见 ...
一早上醒来,杨庭看东方还在入睡,就轻轻起来,到得庭院,看不戒和尚在做早课,于是就在平一指家中逛了起来,进了平一指的药房,才发现里面各种各样的药都有,想起要配置润滑油和一些事后止痛清凉的药,药店卖的自是不放心,看着现成的药,就着手配了起来,想起润滑油里面也可以添些动情的药,又多配了几种,一忙就忘了时间。
屋中东方醒来看到杨庭不在,以为是去准备饭菜的,可谁知在房中等了大半天还是不见人,于是就到厨房找人,可里面竟没人。这可是以往没见过的,东方虽然着急,却也不担心,要知杨庭的武功一般人是伤不了他的。
平一指的家又不是很大,在院中站了一会儿,也能听到有一间房中乱哄哄地,推门进去,里面站的不是杨庭还是谁。但里面的杨庭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药上,自是不知东方已经进来。杨庭配了好多,但仅有的几个小瓶子都被他用完了,暗道:今天还得出去买瓶子啊。
一回头,才看到东方站在门口,问道:“什么时辰来得?站了多久?”东方摇了摇头,看到他手中的瓶子,也大概能明白几分,心中又是高兴又是紧张,两人出来看到桃谷六仙也起了。杨庭早就发现厨房中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东西了,于是道:“东方,今天我们就出去吃如何?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一行人到得开封第一楼,虽还不是午时,但人却不少。六仙早已吵着要一间包房,叫掌柜的快些,掌柜的眼尖,看到杨庭和东方穿着打扮不似江湖中的草莽英雄,早就招呼着一行人上楼。与东方选了靠窗的位子,六仙吵着小二将你们的将招牌菜全都上来,不戒还要好酒好肉,其实第一楼驰名的是小笼包子,被称为“中州膳食一绝”,到这来不吃包子是一遗憾。
小二也是最先上了一笼包子,众人只见外形美观,小巧玲珑,吃了一口皮薄馅多,灌汤流油,真当味道鲜美,清香利口。后面上了几个菜都是各处可见,与包子比起,倒也显得平常。等到酒上来,杨庭为众人到了一杯,向不戒和尚与桃谷六仙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下和各位聊得盛欢,但今日后,在下和夫人就要回黑木崖了,再次相见不知是何日,在下先敬各位一杯。”
桃谷六仙原是吵闹着争包子的,听了这话六人一下安静了下来,桃根仙问道:“杨总管,以后你们不在下黑木崖了吗?”杨庭摇了摇头,说最近几年应该不会了,然后桃干仙道:“那我们以后兄弟六人向你们了怎么办?”
东方看了六仙一眼,道:“你们是想庭弟做的菜,还是真想他的人。要知道若是没有本座,你们以为你们可以吃得到庭弟做的饭菜。”六仙听了这话,立刻又要嚷开了,不戒叱道:“你们以后可以去黑木崖找杨总管和杨夫人,现在吵什么。”
杨庭与东方看众人都十分伤感,不戒和尚更是如此,杨庭道:“不戒大师,你也有我教联络用语,以后只要是我教酒馆、客栈你依旧可以使用,而且也是可以带着六仙到黑木崖的。但是你带着六人游历时帮在下注意各地分坛有没有我教中人扰民的,若有,希望你可以通知在下一下,以及看看江湖中没有没人打着神教的旗号看些为非作歹之事!在下先在这谢谢不戒大师了。”
八人不再谈这些伤感话题,专心吃了起来。但不一会儿,就听到楼下小二的吆喝声,杨庭原本没注意,但东方却在桌子底下踢起他来,眼神示意他注意外面,杨庭朝窗外看了一眼,原来是一个五岁般大的孩子正在被小二拎到外面,看那小孩子手中还拿着几个包子,若有所悟,应该是那个孩子在一楼看到别人吃剩的就给拿走了,看小二的那个架势,小孩子应不是头次了,东方朝杨庭唤道:“庭弟,那个孩子很像当年我全家被杀时的模样,若是他也是父母双亡,我们就领养他如何?”
杨庭又往下瞧了一下,实在看不出他怎么就和东方像了,于是道:“好啊,你喜欢就好。”让小二将孩子带上来,也这时杨庭才看到小孩的眼睛,才五岁般大的孩子为何会有如此狠戾的眼神?
招来来人,杨庭看小孩子虽小,却不卑不亢,也没有面对生人的胆怯,看东方也对他很是满意。小二将要说什么,杨庭立即就将小二给打发走了。
那小子看小二哥走了,问道:“不知客人叫小的过来所谓何事?若是想看小的表演,今天不赶巧,小的得回家照顾弟弟和妹妹。”
杨庭问道:“我问你几个问题,若是你回答的好,这十两银子就是你的,如何?”原本还面露为难得小孩问道:“客官想问什么?但小的时间确实不多,希望客官能快些问?”
杨庭还没问,东方就开口道:“小兄弟,你的父母呢?家住何处?”
那个小孩看着东方答道:“我的父母亲早就去世了,哪里还有家。客官,小的已经回答完了,可以回了吧。”杨庭看了东方一眼,道:“小兄弟,这十两银子就是你的了,光包子够不?要不要再带点菜什么?”
杨庭也是发现那个小孩从一进来,就一直盯着桌上的饭菜,于是招呼着小二用纸包了点烤鸭肉给他,看到小孩子离开了,问小二这个小孩来自何处?现住在哪里?古代小二百事通的名号确实不是虚传,回答道:“那个小子也是开封人士,听说父亲在这当码头工,有天被压死了,他的母亲听说此事,一病不起,过不几天也就跟着走了,徒留下三个小的。听说他的叔伯娘婶一直在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就是惦记着他家的几亩田地,现在大人们都走了,正好合了他们的意,逼着几个小的离开了家以乞为生。”
小二润了一下嗓子,杨庭给了他二两银子,才又接着说道:“他们啊,现在就住在第一楼后面的一间破城隍庙中,那个小的也是硬骨气,从不让他的弟弟妹妹出来讨食,好了,客官,小的得下去招呼客人去了。”
小儿出去后,桃谷六仙一直在喊为何要给他二两银子啊,够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开销了。不戒大师只说施主宅心仁厚,必长命百岁等等。杨庭一直应付着他们,看东方一直在想那个小孩的事,道:“既然你一见如故,我们就领养他们如何?三个正好。”东方笑着点了点头,又吃了一点就放下碗筷了,杨庭知道他还在惦记着三个小娃,于是让另七个人接着好好吃,他们两个就离开了。
到了城隍庙中,才发现里面有好多乞丐,杨庭和东方进去简直格格不入,不断有人向他们讨要银子的。杨庭不是圣人,东方就更不是了,杨庭看到那些年轻力壮的根本连理就不理,给了几个年幼和身体老的人几两银子 ,却看到几个年幼的乞丐正被那些年轻力壮的围攻,杨庭忍无可忍道:“你们几个大汉,知不知廉耻二字该如何写?为何爷看到你们,不想搭理你们?你们又不是年老体弱,像你们这样年轻力壮的身子,到外面随便找一份活计,也好比当个乞丐强。”
那几个大汉也是不好相与的,本来看到杨庭不给他们银钱,心里早就不痛快了,又看两人穿着,以为是富家公子哥,俗话说两手不敌四双手,于是哼道:“说得容易,现在官欺民,各种苛捐杂税,而地主又强取豪夺,你们这些不知世间艰苦的富家子弟,根本就没说我们的权利。再说当乞丐怎么了,我们丐帮弟子遍地满天下,走到哪吃到哪。”
杨庭懒得理他们,带着东方到刚刚那个小孩身旁,发现他的弟弟和妹妹正在吃他带回来的东西,杨庭一阵心酸,看着小男孩问道:“小兄弟,愿不愿做我的徒弟?”
小男孩看着杨庭道:“那你们会照顾我的弟弟妹妹吗?让他们不愁吃穿,不用看人脸色?”杨庭暗道:也是个护食的娃啊,点了点头,道:“但你们可是会被我改名字,可答应?”男孩点了点头,杨庭一手抱了一个娃,原本东方要抱的,被杨庭拦着道:“我抱吧,你牵着他(指了指小男孩)。”
不顾一帮乞丐的眼色,看着刚刚那几个大汉所作,也知小男孩在这过的也不如意。从洪武以后,因为国家动荡,服役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充当“流民”,“逃户”,成化年间,虽然政府对流民逃户实行了变通政策:有条件地允许他们在当时所在地附籍,即允许他们可以不再应承原籍差役而在当地纳税当差,但依旧不能改变什么,因此倒也不担心三个。
带着他们离开后,杨庭问正在吃东西的小丫头,和蔼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呢?”
那个小女孩也不怕生,细语道:“大哥哥,哥哥问我叫妹妹,爹和娘问我叫丫头。”
到是东方在与小男孩谈道:“那你叫什么呢?”
小男孩回答道:“我叫杨阳。”
杨庭接着道:“好名字,虽然与你父亲取名涵义不一样,不过倒也不用改了。”
东方斜了他一眼,领着小男孩先走了,杨庭在后面与那两个小的接着道:“丫头,我可不是你们哥哥,以后问我叫爹爹,问他叫娘亲,知道不?”没想到后面两个到是一对龙凤胎,那个小的女孩道:“爹爹,为何你一下变样了?”
杨庭听了这话,才想到三岁大的孩子能懂什么,于是接着道:“以前的爹爹有事得离开你们,怕你们会想他,让我过来当你们爹爹的。”
“那爹爹,那个爹爹到哪了呢?他不是说最疼爱丫头的吗?”
杨庭哄道:“他定是最疼爱丫头的,要不怎么会叫我过来找你们呢?难道丫头不喜欢我这个爹爹。”
前面东方听了杨庭的胡搅蛮缠,有些好笑,问那个男孩道:“杨阳,你可愿你弟妹当我和庭弟的孩子,你也看出我不是女人,自是生不出庭弟的孩子,所以你不用担心弟弟与妹妹。你呢,可愿当我与庭弟的干儿子,要知道我第一眼看上的可是你?”
杨阳也是有条件的,就是不能阻止他们兄妹三人每年父母忌日时前去祭拜,这个杨庭与东方当然不会拒绝,于是收养孩子也是很顺利。到了一家瓷器店铺,杨庭对东方道:“我进去买点瓶子,你带着他们三人去旁边买点糕点吧。”这话别人听不出什么,东方可是知根知底的啊,顿时弄了个大红脸,然后不等杨庭说完,就领着三个孩子离开了。
两人一路买了不少东西,就连衣服也是帮三个孩子买了几件,回来时发现平一指也回来了,六仙看到三个小孩,非得要他们陪着他们玩,被东方打发了,让平夫人带着小丫头去洗洗,两个小的自己去洗了,等到三人出来,到是让杨庭感叹:果然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三个就像金童玉女一样,平夫人更是对丫头不放手,被东方好几个眼刀子才不甘心松了手。
到了吃饭时,三个小的吃了一天本就不是很饿,杨庭就带着三人回了屋。饭后东方与平一指谈了一会儿,才回来,一进屋就看到杨庭陪着三个玩闹,暗道:庭弟果然是喜欢孩子的。丫头看到东方进来,唤道:“娘亲,娘亲,丫头要你抱。”
带着三个小的上路,一路上欢笑不断,走的也都是官道,自是听了不少关于太子久未回京的消息,而东方换回女装后,丫头更是黏上他了,两个小子倒是不敢与他太亲近。杨庭与东方说道:“看来徒弟遇上困难了,不过怎么不见他上我教去求救。”
东方顿了顿,不在意道:“也许他还是不相信神教,要知道越是处在高位之人,越是不易相信别人。”
杨庭也颇有体会,点头道:“反正我们也是一路北上,要不顺路帮帮他。”
此刻的朱祐樘倒也不是十分狼狈,只是躲得十分艰难,不知到底有几批人在追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又有哪一批人在救自己,于是干脆还是几人上路,不留一丝记号给别人。神教倒是想过,但总归是不熟悉的人,倒也不敢轻易找上门。
那边杨庭与东方商定主意后,自是传信给总坛那边注意陌生人的动向,要知河北那块可是日月神教的老巢。这时也不会走官道了,虽然有时也会多多锻炼三个小的,教他们如何花钱、如何买车和马、如何与人打交道等等,基本的都教了不少,有时看到神教分坛,也会教他们如何辨别是哪个分坛(有风雷坛、青龙坛等)?
几个小的学了不少,杨阳惊讶问道:“爹,娘亲,你们到底是何人?为何到了每个地方都有你们产业?”杨庭卖关子道:“自是厉害之人。”弄得最后想实话实说时,杨阳根本不予理会。期间竟然又收到曲非烟的信,信上言明:十分想念杨叔叔与东方叔叔,希望他们两人能快些回来。让三个小的十分好奇,问道是谁?杨庭说是我教曲长老的孙女,也是你们的姐姐(不过比杨阳小些),以后你们见了也会喜欢。
一路上杨阳充分体现了小男子汉精神,因为有时杨庭还会在车里陪东方一会儿,马车就是杨阳赶的。路上顺便让几个小的见识到了一下什么是绿林好汉,什么是真正的江湖,念及几个年纪还小,倒是未见血。
终于到了河北境内沧州,去分坛打听才知有一批人到了兴济(今河北青县),还有几批人就在沧州,不过这时他们倒都是商人打扮。杨庭看了消息,与东方说道:“要不要让几个小的先回崖,我与你两个再前去护送太子。”
东方摇了摇头,道:“现在好不容易与几个小的搞好关系,再说送到黑木崖,他们人生地不熟的,难免不会害怕,就让他们跟着我们两个,以我俩的武功,那些宵小自是靠不进我们半步。而我也打算让他们多经历一些事情,以后才能成长的快些。”杨庭点了点头,几人又接着上路了。
朱祐樘在兴济已经几天了,原来那天他们一路到这儿来,又饥又渴,被两个上完学堂的小童给领回了家,这两个小童就是日后明孝宗的皇后张氏的弟弟张鹤龄与张延龄,张鹤龄是成化十一年(1475年)出生的,张延龄是成化十三年(1477年)生的。这时两人淳朴厚道,带着众人问他们是不是遭到打劫了,不过他们这边的治安倒是不错,所以不用担心。张氏,闺名芊芊,看到弟弟们回来,出来迎接,却没想到弟弟带回这么一帮人,朱祐樘也没想到会在这个小地方见到如此美貌之人,且自己又是一副狼狈模样,顿时十分尴尬。张氏见有外人,立即进了里屋,两兄弟直道姐姐面皮薄,叫大家不要见怪。
最后两兄弟的母亲金氏出来招待,过来一会儿张氏才带着面纱出来,一家人和乐融融地招待众人。朱祐樘怎么说也是太子之身,浑身贵气,举止优雅,且又学富五车,再怎么落魄,也能让人看出他的不凡。金氏也是有眼见的,顿时对他十分满意,要知女儿出阁也就这两年了,但却一直未遇到满意之人,暗自计较要多留他们几日,让老爷好好看看。于是多方打听朱祐樘的家世以及是否婚配等等。
而朱祐樘也有意要多了解一下张氏,就这样住着,连何鼎催促也不理,直到等来了杨庭与东方……
又看到有人提Y这个字,原本打算不改的,但想想还是改了的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相见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