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刚上完诗与电影的课,老头儿给我们看了1994年意大利的《邮差》。片中主人公是渔夫的儿子,身世普通平凡,在做邮差的过程中结识了被流放到该地的一个有名诗人,阴差阳错他们成为了好友。诗人教会了主人公很多不一样的生活情致,甚至是写诗,主人公想都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用诗来追求心爱的女人。就这样,诗人给主人公的影响很大,后来离开了那个地方,并承诺会给主人公写信。但后来除了一封处理事务的信之外,主人公没有盼到他的回音。主人公盼望他回来,盼望他记得自己,然后就用想尽方法录当地的各种自然声音,包括老婆肚子里孩子的心跳声。可是等诗人回来,主人公已经死了(打这番字挺折磨人的,本来觉得电影无聊,看到最后才触景生情)。
    就像花花一样,他等来等去,不是心上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寂寞,就是有情敌在前面挡路。等啊等,等啊等,变成了白骨,明白了干等没用,于是开始各种腹黑。
    人不是天生腹黑的,却被自己的思念教育了一番变成腹黑了。
    等待令人绝望,让人断肠,所以觉得,死是生命对人的一种善,因为生命告诉你,你可以光明正大地不用再等下去了,不用再煎熬了,你可以停止去休息了。
    等待对方的友谊,等待不会回来的恋人,还有父母等待夭折的还没长大的孩子再投胎回来做他们的孩子。
    我们因为情成为了人,殊不知,到最后干脆想当初不如不相识比较好。如果说这扩展了人生命的深度,那也是无可奈何的哲学安慰。
    到最后,伴一盏青灯死去也好,能跟老伴一起离开也好,都是各自的命。但其实,有好命就也有坏命,这辈子的好命会不会是上辈子的煎熬换回来的,不得而知,我倒不会觉得真的有人在看着你苦,替你不值得,然后帮你下辈子安排好点的命运。还有就是,什么是好命?只要是多愁善感的人,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好命的,正如叔本华由头到尾都觉得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悲观的一样。
    最后用一个日本漫画家的话来结尾,这也是最近地产大亨王石在读完哈佛接受采访时说的:“人的幸福不在于他身处光明,而是他看见光明,然后向光明奔去的那些路,无比充实,这才是人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