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巧遇 ...

  •   二月,本是个春寒料峭的月份,可偏偏今日阳光耀目,空气中到处都是暖意。

      董钊一大早就打发人对湘如说,今日是她祖母唐太君的生辰,她该去凉山寺进香,为祖母祈福。

      湘如有些意外,往年祖母生辰,都是何夫人领着两个妹妹去庙里进香,为何今日父亲却非要自己去呢?

      疑惑归疑惑,父亲的话却是一定要遵从的,昨晚起,房中的几个丫头就忙着收拾出门的衣服和一应物品,清早起来,厨房又送来了香粳米粥和腊肉小包子,她只吃了半个包子就搁下了。

      咏琴进来回到:“小厮们已经在二门外备好了马车,姑娘可以启程了。”

      湘如来到二门外,只见一辆崭新的四轮马车停在那里,帷幕全部以绿绸制成,赶车的小厮掀起门帘,垂着头,不敢多瞧她一眼,她上了马车,咏琴和诗意也随后上去。

      凉山寺是京城第一大寺,香火极为鼎盛,几乎所有的豪门望族的家眷都爱去那里烧香还愿,所以通往那里的道路修的十分宽阔平坦。

      马车毫不颠簸地缓缓行驶着,湘如因为从来没有到过这一带,就是不是掀起轿帘观看道路两旁的风景。

      春天还没有降临,路边的草木依旧一派凋零景象,因为地处京郊,人烟颇为稠密,每隔里许,就有村落人家茶舍饭馆可见。

      湘如眯起眼睛,正在眺望路边村落后的梅林,马车突然停住了。

      咏琴急忙跳下车来问那小厮:“小石头,怎么不走啦?”

      小石头尚未答话,湘如就探出头来,看见前面围着一圈人,挡住了马车的去路。

      咏琴心中好奇,就拨开人群去瞧。

      原来是两个村妇在那里为争一团蚕丝而吵闹不休,其中一个是磨铁卖针的,连头发上都沾着亮晶晶的铁屑,另一个则是熬糖卖糖的,一件青布衣衫上满是斑斑点点的糖渍。

      只听那卖糖的妇人大声对众人道:“我走街串巷卖山芋糖,听说这条路通往凉山寺,繁华热闹,便来着里招揽生意,随身带的蚕丝却被这女人诬赖成是她的,还要动手来抢,这与强盗有甚么分别?还请诸位来评评这个理!”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我刚弯进这小饭馆,到王大嫂家讨了碗水喝,只把蚕丝放在王大嫂家门前的石碾上,被你捡了去,就说成是你的了!你分明是个贼!”那卖针的妇人也不甘示弱。

      那卖糖的妇人冷笑道:“随你怎么狡辩!总之我的东西,你休想拿走!”

      卖针的妇人对众人说:“我老吴在这条道上几个村子里卖针卖了十几年,诸位可曾听说过我偷拿过别人家一草一纸?”

      人群中一个壮汉叫道:“吴嫂子!你是个规矩人大家都晓得!可如今这事,你们都无凭无据的,叫我们向着谁好呢!”众人纷纷附和。

      两个妇人怒目相对,眼看就要厮打起来。

      湘如坐在马车里,将这场争执听了个清清楚楚,她眼珠转了几转,突然想起以前读高中时,语文老师在古文课上讲的一个清官断案如神的故事,便灵机一动,招手叫道:咏琴,你过来!

      咏琴回到马车边,湘如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咏琴听了,连连点头。

      围观的众人此时正准备拉架,却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都给我住手!”

      大家仔细一看,只见说话的是一个十五六岁亭亭玉立的闺女,月白对襟袄,翠蓝缎子裙,一双眼睛清澈有神,看打扮,应该是大户人家的使女。

      咏琴来到两个妇人面前笑道:“一大早就听见二位在我家姑娘的轿子前面吵闹不休,害的我家姑娘的轿子都过不去。”

      那老吴忙道:“姑娘!都是我这老货不好,拦住了你家姑娘的道儿,只是这人实在可恨!”

      那卖糖的妇人见老吴如此说她,正要出口嚷嚷,咏琴却道:“罢了!今日之事,我家小姐若不出来调停,料你们吵到天黑也吵不出个所以然来!

      人群中一个老妪道:“你家小姐?此事,她却又如何调停?”

      咏琴微微一笑:“我家小姐却有个办法,能断出这团蚕丝到底是谁的?”

      两个妇人急忙问:“什么办法?”

      咏琴对小石头道:“石头!劳烦借你的马鞭一用,我要亲自拷问那丝团,要它自己告诉大家,到底谁才是它的主人!”

      众人听了,越发不解,难道丝团还会开口说话不成?

      只见咏琴将那团蚕丝绑在路边的一棵柳树桩上,然后从小石头手中接过马鞭,便开始用马鞭不停地抽打蚕丝。

      几十鞭子下去,地上居然落下了不少铁屑,咏琴停下手,对众人说:“你们过来看!丝团说话了!”
      大家忙纷纷去看,咏琴从地下拈起一点铁屑,来到两个妇人面前,对那卖糖的妇人伸手去:“大婶!你们家的丝上怎么会有这许多铁屑?”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咏琴聪明。

      咏琴得意地一笑:“这是我家小姐的主意!凭我,可想不出来。

      那卖糖的妇人登时羞得无地自容,满面充血,挑起糖担子低头急匆匆地走了。

      卖针的老吴则欢天喜地地收起蚕丝,一边合起双掌直念阿弥陀佛,你家小姐如此伶俐,将来定能找个好婆家,一世幸福美满。

      路上的人这才纷纷散去,咏琴转身正要回马车,就听见身后有人叫:“这位姐姐且慢!”

      ,此时咏琴才注意到,对面还有一顶蓝呢轿子,看样子是早起上完香后往回赶的。轿子前站着一个丫头,正满面含笑地望着自己。

      咏琴问:“姐姐叫我有事?

      那丫头上前几步:“敢问一下,你家小姐是否是到凉山寺上香的?”

      咏琴点了点头,那丫头又说:巧得很,咱们家夫人来京城客居时间不长,正想到闻名天下的凉山寺游览一番,不知贵府小姐可否愿意给咱们带个路,结个伴呢?

      湘如从车里探出头来,见那丫头干净俏丽,衣着不俗,心想,这一家肯定是大有来头的人家,倒是要见识见识,便招手叫咏琴:“既然这位夫人远道而来,咱们理应给人家引一引路的。

      那丫头见湘如答应了,便喜道:我叫露珠,多谢姐姐了!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驶到了凉山寺。

      湘如下了马车,就静静地立在大门一侧,等着蓝呢马车中那位神秘的夫人。

      那个叫露珠的丫环跳下马车后,就从轿中扶出了一位衣着精美华丽的妇人出来。

      湘如仔细向那位夫人瞧去,只见她年纪大约五十开外,肤色白皙,面相雍容,那一脸怡然的微笑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湘如上前施了一礼:“这位伯母,敢是第一次上京吗?”

      那夫人忙伸手扶起了她:“不敢当!我上京几次了,不过这凉山寺可是第一次来,否则也不用姑娘带路了。

      “我也是第一次来这寺院呢!听说这里的萨提树已经有千年寿命了,来此的人不可不看。”湘如答。

      “看来,还是京城的大家闺秀幽娴贞静,不像咱们家那几个山野丫头,整天往外跑!”那夫人扭过头,笑着对露珠说。

      湘如听她说话口音,虽然是官话,却略带吴侬软语,便笑:“江南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乃天下第一繁华富贵之乡,哪里称得上山野之地。

      两人一边聊一边进了寺中,早有接待的僧人应了出来问:“敢问小姐可是董尚书府中的家眷?

      咏琴上前说:“正是!我们管家昨日已将贡品送来了,如今我家小姐是来上香的。”

      那僧人满脸是笑地将知道将她们一行带进了一间静室中。

      接过小和尚奉上的香茶,那夫人又开腔道:“原来是尚书家的千金,我说呢!这通身的气派就是不一样!

      湘如嘴里谦让了几句,请她上座了。

      那夫人又说:姑娘不出闺门,却听的出老身的家乡语音,莫非你去过江南?”

      湘如笑了笑,前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扬州人,那普通话里夹杂着扬州土语的说话她再熟悉不过了,于是答道:“晚辈家中乳母,就是江南人。”

      那夫人又道:“敝姓赵,扬州府人氏,小姐若不嫌弃,就叫我赵伯母吧。”

      赵伯母此次上京来,是探亲吗

      赵夫人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咏琴就进来回道:“姑娘!陆家小姐也在寺中上香,请你过去一叙。

      湘如一怔,暗想,陆家小姐,那么陆家少爷也在这里吗?

      赵夫人见她神情,忙笑道:“董小姐还是先去会客吧!我自己去游览一番便好。”

      “既然如此,那晚辈就告退了。”

      露珠,你看这小姐怎么样?看着湘如远去的窈窕背影,赵夫人若有所思地对身边的露珠说。

      露珠点头赞道:“这董小姐很美啊!模样儿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叫人看了打心底里舒坦。”

      “谁要你说这个呢!咱们江南,绝色美人儿难不成还少了?但是我那侄女就比她生的好,”赵夫人笑嗔:我是叫你说,这小姐的言语为人如何?

      露珠不假思索地答:“当然是聪明得很了,就看方才在道上替那两个大婶断案,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

      露珠见夫人脸上的笑意越发深了,露珠心念一转,忙笑问:“夫人莫非是——想到咱们家四爷了吗?”

      赵夫人定了定神:“现在想,还为时过早,说不定她早就许了人家了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