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人生如只如初见(一) ...
-
宪康四年,九岁的我作为官家女子的代表,我与两位与我同样年龄的女孩从此踏上了一条看似繁花似锦的不归路。那样的年纪,在寻常的殷实人家,我们都还是不是人间烟火的孩子,可以嬉笑、玩闹,可是在这样的家庭,谁都没有办法选择。临行前一晚,父亲把我叫进书房,对我语重心长。
“阿蕖,明天你就要入宫了。父亲希望,作为云公府的嫡长女,你身上的责任你应该明白。父亲知道,你还这样年幼,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我看着父亲,就如同当年母亲难产生下我那对龙凤胎弟妹奄奄一息时,我看着母亲,眼神里满是坚毅,答应母亲。
“父亲,女儿明白。女儿会的。”
父亲看了我一眼,叹息着让我回去休息。后来我才明白,父亲眼神里满是对我的愧疚和怜惜。
站在皇极门前,我看着从轿子上下来的喻姐姐,我知道,原来都是一样的。到时那个爽朗可爱的段小姐没有忧愁似地,那样的笑,母亲离世后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脸上。
“喻姐姐。”
“芙蕖妹妹。”说完对我报之以一笑。
我知道,那一笑倾覆了太多的无奈。
“两位姐姐好,不知如何称呼。”那位笑得如此明媚的女孩过来询问。
“在下明喻,这位是官芙蕖。”喻姐姐知道我一向不怎么搭理外人,我也不好失礼与人,对她微微一点头。
“段梓琅,你们叫我楼兰就好,父帅都是这么叫我的,父帅说我出生的季节正好是他攻破楼兰的时候呢。喻姐姐和官姐姐,可以这么叫你们么?”
喻姐姐爽朗一笑,我知道,她和我一样,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率直的女孩,因为我和她,即使是在彼此面前,都不曾真正卸下过面具和心防吧。
“看来,楼兰妹妹确实比我们姐妹二人小了些月份,那我们就冒昧认下你这个妹妹了。”
“是啊,我和喻姐姐就认了你这个小妹妹了。”
说话间,有位年长的姑姑已经走到面前,“三位小姐安好,老奴宁青,是正德太妃身边的婢女,奉命前来接三位小姐。”
我们三人自小都知道,在正德太妃身边的姑姑,都是这后宫的举足轻重的,“宁姑姑安好”。三人齐齐道安。
“三位小姐,辛苦了,请随奴婢来。太妃娘娘早已盼着三位小姐的到来了。”多么滴水不漏的话啊,谁都知道皇上三岁丧母,出生就被过继在先皇后的名下,一直都是在正德太妃膝下长大,虽无太后之名,却有太后的实权。正德太妃膝下只有一位公主,早已下嫁。
走在长长的永巷,即使是六七月份的天,也不觉得热气,突然一声尖厉的长嚎划过,一行人吓得停下来脚步“三位小姐别怕,定是哪位不知死活的奴才犯了错,正受罚呢。”说罢回头对着深厚的宫女吩咐,“去,看看是谁,再多打二十大板去。惊扰了太妃的贵客。”说完不动声色的继续走着。我们只得跟上,砚月和墨雪吓得瑟瑟发抖,我知道,这里已经不再是云公府,面对的不再是那几个无所出的姨娘,这里很可怕。
转眼到了太妃的颐寿殿,宁姑姑让我们先行在外等候,过了很久也没有出来。我知道,刚才永巷的那一幕只是一个小插曲,让我们在烈日下等候是为了给我们下马威,认清自己的身份,分清是主是仆。
“三位小姐里边请,太妃娘娘正侯着呢。”
“有劳姑姑。”
踏进太妃的颐寿殿,一股股淡淡的檀香味浸透过来,微微皱了没,速来不喜用香的我更是难以忍受酷夏的这股味道,即使是在满是冰块的颐寿殿也觉得异常奇怪。
“臣女拜见太妃,太妃万福金安。”
“快起吧,让哀家看看你们。”我们抬起头看着太妃,皇上十三,太妃也不过四十不到,看着却一场憔悴。“来,让哀家人人你们是哪家的女儿啊。”她看向喻姐姐,眼神柔柔的。
“臣女明喻拜见太妃。”
“嗯,明相的女儿长得颇具其父的风采啊。”
“臣女多谢太妃谬赞了。”
“臣女段梓琅拜见太妃娘娘。”
“没想到这镇国大帅的女儿长得这样娇俏啊。”边说边看着宁姑姑。“回主子,是啊,奴婢也挪不开眼了呢。”
太妃点了点头,笑着看向我,“想必就是云公府的小姐了,是叫芙蕖吧,常听安阳王妃提起她家的外甥女当真担得起“绿波出芙蕖”的美誉啊。”
“是太妃娘娘和姨母的抬爱了,小女当不起。”我福了福审,太妃的眼里对着我一直都是冷冷的,看得人发颤。
“青,先带她们去安置一下,晚点过来再陪哀家用膳。”
“是,奴婢知道。”
“臣女告退。”
离开正点,我们三人被带到了偏殿安置,我们被安排在三间相邻的屋子,从家中带来的侍女早已等候在那。一直都很庆幸的是,即使在这里,我们都不曾是奴婢,我们被称为小姐,称呼自己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