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四十八章 双喜临门(上) ...

  •   这天下午,听人说婉太妃进宫来了。
      先帝的婉妃沐清婉,寻常时候是极少进宫的。先帝在时,她自是荣宠一时,当时虽年纪不大,为人却极谦和有礼,处事也极老练。在后宫之中行走,非但没有处处树敌,反倒事事妥帖,甚至在先帝晚年,御前仗义执言,为嫔妃求情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后来先帝薨逝,她当然知道想要她为先帝殉葬的人大有人在,可她隐忍不发。直到最后一刻,凭着一纸诏书随儿子离宫建府,自此称病,韬光养晦。可以说,她这一生,不说事事皆如她心意,却也极少有行差踏错的时候。

      选在此时进宫,必然是事关重大。果不其然,随后传出消息,太妃这次进宫,是去泰和殿为王爷请旨择正妃的。太后已经允了,过不了几日就可以开始相看了。
      此时的婉太妃,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悬着的那颗心也似这回程的车马般七上八下的。当今的这位陛下,是在后宫众人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自小聪慧异常,只是心思颇为深沉。当初沐青阳得封了王爷,他还曾送过贺礼。这么多年来,沐小王爷闲散惯了,这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从年前开始,他就奉了今上的旨意,去江南赈灾,去兵部督察,去礼部帮衬朝贺事宜,更是在朝贺大殿之上献上了雪莲花,一时传为佳话。
      朝堂之上竟也慢慢开始有王爷颇具才干的言论甚嚣尘上,让婉太妃隐隐觉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让她怎么能不心焦。此番为王爷择正妃,必是要相看文臣之女,不论出身,只要温良淑德,为王爷安稳家宅即可。

      不承想回到府上,第一个不同意的竟然是沐青阳。

      “母妃,我还不想娶妻,您怎么能不跟我知会一声就进宫去见太后呢?”婉太妃看到行色匆匆赶到她这里的王爷,急急得开口,都忘了行礼,应该是一得到消息就赶着回来,额间还挂着汗,望望正月里还是有几分春寒料峭的天气,她不由得心里一紧,声音就不由得冷了下来:“跪下。”
      沐青阳至亲至孝,这点她还是知道的。所以太妃说完,他立时也就跪下了。
      “平儿,去给王爷倒杯茶来,要清茶,之前太后赏的明后的龙井去沏一杯来。”既点出了名目,又要皇家御赐贡品,这茶也就要上心,从水开到冲茶烫茶都得在旁看着,不能假他人之手,一点也不能糊弄。这就是要避嫌了,平儿对着屋里的使了个眼色,带着大家鱼贯下去了。

      看着跪在那里的王爷,太妃没说话,只是端了杯茶静静的吃茶。一时间小小的中堂里没了声响,只有间或几声轻微的碰瓷声。不过几口茶的工夫,王爷就开口了:“儿臣鲁莽了,今日出门出的早,还没来得及给母妃请安,请母妃责罚。”在这安静之中,跪在那的王爷就回过神来了,得到消息他的确一时心绪难平,急匆匆地跑来,也着实不妥。

      “过完这个年,你也十七岁了。风风火火的像什么样子,怎得出这么多汗,擦擦吧。”太妃不接他的话,递了块帕子给他。
      “是。”王爷拿过来,擦了擦额头的汗,嗫嚅着还想开口说什么,对上太妃的眼睛,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抬大轿,三媒六礼。我此番行事,可有行差踏错之处,你可有话说?”
      “儿臣,只是,只是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成家立业之事,也要先立业再成家,不急在这一时。”沐小王爷知道,太妃此次如此决绝,只怕是从别处听到了些什么,此时怕是也有了自己的决断。他惯常知道,这时候只能打感情牌,让母妃觉得自己是因为建功立业才不想娶妻的,大不了真走到了相看那一步,推脱自己都不喜欢也便罢了。
      “只是相看而已,成不成还两说呢,你慌什么?”太妃并没点破,只说了这么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那便全由母亲做主。”母子谁都没多说,却也各让了一步。
      “天色晚了,在我这吃了晚膳再出去忙吧。我让厨房加菜。”太妃态度也缓和下来。
      “是。”这边母子俩亲亲热热吃了一顿饭,各自回房歇下不提。

      此时的泰和殿气氛却有些不一样。太后慢慢的转着手上的那串十八子,半晌才轻轻的道:“婉妃这只老狐狸,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一如既往的这么谨慎。不过是小丫鬟一句玩笑话罢了,王爷也是大孩子了,去看个花灯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也值得这么兴师动众的找来。”身边的嬷嬷恭维道:“那还不是因为太后娘娘心慈,这么多年来,凡是求到您跟前儿,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没有不允的时候。如今择正妃这么大的事,可不得来求您呐。”
      “罢了罢了,那小王爷我也是看着长大的,如今眼巴前儿也就这件事没个着落。我就帮着她掌掌眼。到了日子可得嘱咐好身边的人儿,不能误了太妃和王爷的事儿,要不丢了我的脸,我可决不轻饶。”
      嬷嬷立即屈膝行礼,口中称是,万不敢耽搁了娘娘的事。

      章程安排的很快,过了没几日,朝堂上下有适龄女子的人家都得了消息。和当初陛下选妃大家都有些战战兢兢的氛围不同,这一次大家大都表现得很是轻松惬意且踊跃。不管有没有希望也都愿意让女儿去试一试,就算选不上,都是适龄女儿家,露个脸也不亏啊。
      原因无他,嫁过去就是王爷正妻,执掌中馈,踏踏实实的王妃是跑不掉的,而且王爷才十七岁,一表人才,颇有才干,况且少年夫妻最是感情真,又有年轻有为的皇兄在此,此生做个富贵闲人岂不艳煞旁人!

      一时间京城的女孩家都开始找裁缝量体裁衣,去银楼打点首饰头面,采买好的胭脂水粉,黛墨口脂,绫罗绸缎竟也一时紧俏起来,价格也随着水涨船高起来,弄得京兆府也特意上了奏折言说此事,一时间前朝后宫都传为佳话。

      太后顾念婉太妃一番苦心,又爱重王爷,特意传出话儿来,出了正月就把此事安排下去,把相看的时日定在了二月初。
      大家都没想到此事竟安排的这样快,高门大户少不得又要急急的打点内务府,找几个得力的嬷嬷教授宫廷礼仪,行走坐卧都细细规整,争取在一众入选的女子中一举拔得头筹才好。

      消息传来的时候,倚柳特意把樊嬷嬷并喜儿几个大丫头叫到身边,有几句话嘱咐:“打今儿起,谨言慎行,王爷也是要娶亲的人了,之前花楹殿种种,大家便都忘了吧。为了免人口实,传我的话,听雨轩不得私下议论此事,要是让我知道有人在此事上招惹是非,一律送去太后娘娘那里问罪。”众人行礼称是,我留了樊嬷嬷说话。
      “陛下可有话嘱咐你?”
      “回娘娘话,陛下只叮嘱奴婢好好照顾您。”嬷嬷回答的滴水不漏。

      倚柳想问:“之前花楹殿的贵妃娘娘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话到嘴边到底没有说出口,怕知道了什么不该自己知道的。没想到樊嬷嬷接了话:“娘娘,陛下心里爱重您,有些事想必是您开口问的话,陛下一定会答的,您不如直接问问他。”她说的这点我自是知道,可是越是心里爱重的人,反倒不知道怎么开口的好,怕问了更惹得人心疼。
      到了相看那一天,各个府上少不得早早的备下车马进宫,宫门口多的是珠罗伞盖扎着各色帷裳的宝马香车,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也算是皇城根儿下一景了。

      只是任谁都没想到,嘉逸帝会去凑这个热闹。

      这段日子,前朝朝堂之上讨论的火热的无非就是开春的春闱了。因为之前嘉逸帝的一系列处置,朝堂三品往上大员都受到了波及,掌管六部之后,嘉逸帝只核准了六部尚书的人选,其他的一时之间配置不齐,暂时也无能为力。但是六部只靠尚书一人,运转起来,着实有些吃力,人手不足,加之接连有不少老臣上表因伤病致仕,导致朝堂之上人才凋敝,也空出不少位置.

      嘉逸帝这才决定重开春闱秋闱,只是他的旨意下的突然,更像是开了恩科。要求之前但凡通过了乡试的举子,都可一同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对于这次考试,嘉逸帝很重视,不仅明旨示下规程法度,更是昭告天下,增设白衣场。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入的京来,统一加试一次,考试内容同之前秋闱乡试相同,之后通过由科考出身在朝的大学士五人组成的科考官的考较,五人一致通过,推举出的贤得之人同样可以参加春闱。
      此次春闱意义不同以往,和之前历次科举考试不同,这次朝堂之上众多官职虚位以待,一旦通过,即可走马上任,立于朝堂之上,参政议政,一朝鱼跃龙门,光明前景近在眼前,任谁都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对逍遥王沐青阳来说,何尝不是个很好的机会。

      近来他频频和礼部接触,想把殿试以及后续簪花游街安排工作的主事权要到手里,即便要不到自己手里,能打好关系也不错。因着之前安排番邦进贡以及朝贺事宜的关系,礼部上下对他很是礼遇。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人手确实是不够,有愿意帮忙分担的,礼部尚书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往外推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