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记忆之后的萧哥略无齿啊XD
要补充一下王鉷其人,百度百科上只含糊写了其因事而死,而搜搜百科上只有一句“王鉷,唐朝大臣,因弟弟户部郎中王焊和邢縡谋反而被赐死”,《资治通鉴》上说王鉷其弟王焊“凶险不法”,更招来术士问“我有王者相否”,王鉷害怕事情传到皇帝耳中,将术士和知道这件事的人杀了。不久王焊密谋好友邢縡四月十一日作乱,与龙武万骑谋杀龙武将军,欲趁此掌控禁军“杀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但这件事两天前被人告发了,唐玄宗将信将疑,当着王鉷面将告状给他看,让他逮捕作乱的人,王鉷为了保住弟弟就先派人把弟弟招来身边,四月十一日,果见谋乱,王鉷与杨国忠引兵而至,混乱中邢縡乱军喊道“不要伤害了王鉷大人”,杨国忠他手下一听,就告诉杨国忠“乱贼有口号,不可战”,邢縡一边打一边逃到皇城南隅,遇到高力士率四百飞龙禁军,将邢縡杀了,余党一网打尽。杨国忠就拿混乱中听到的那句话告诉皇帝,说王鉷跟叛军有勾搭,皇帝不信啊,京兆尹王鉷手握重权深得皇帝信任,怎么可能背叛他?就让杨国忠试探王鉷,王鉷不忍心弟弟死,皇帝就怒了,杀了王鉷,儿子亲戚流放的流放杀的杀,京兆尹这官职就落到的杨国忠手上。后来杨国忠更是拿王鉷说事儿,把老狐狸李林甫拉下水,自此杨国忠权势滔天,《资治通鉴》形容他“既为相,以天下为己任,裁决机务,果敢不疑;居朝廷,攘裾扼腕,公卿以下,颐指气使,莫不震慑”,就是说这个人刚愎自用,谁也不放眼里,天下事都他说了算,为了拉拢人心他还到处封官,不管人家有没有才能,对于不肯跟他同流合污的人都被他排挤出朝廷了。
本文并非严格的历史小说,与历史必定有些出入,比如说历史上其实没有礼部侍郎谢子桥,而金吾卫大将军肯定也不是萧日影,但鉴于这些背景,对人物的命运肯定会产生影响,比如清流一派的谢子桥成了被杨国忠借王鉷作乱扫清异己的炮灰,比如四月十一日原本在宫门巡逻的萧日影听闻混乱赶到……等等,请各位不要深究XD
谢风闲自然知道萧日影没有杀掉他的父亲,当年那场大火是父亲所放,他稍加推断也就明白了,但他看见传旨的人是萧日影,萧日影更是参与了四月十一日那场谋乱,父亲的死真的就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前文所说谢风闲十四岁变已入谷,十四岁之前在书院度过,万花谷的生活是怎样的?清静无忧,没有烦恼,更没有人世间官场上勾心斗角,因此他学得医术返乡探亲,突遭恶变,纵使聪颖,对一个从不过问朝堂事的闲散人来说,他又能知道真相多少?反观萧日影,自与谢风闲分别后便子承父志,受到父亲及其他世家臣子推荐入宫当了禁卫军,一路摸爬滚打,升至金吾卫左将军,对于人情世故官场险恶不知比谢风闲谙熟了多少,在谢风闲注意不到的情况下,他已经真正地成长并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