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深秋已至,许都城中仍是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只有路边梧桐树上的黄叶不时落下,为这繁华添上一抹凄凉。城池中心的附近坐落着不少大宅,肃穆沉重的大门、面无表情的家仆都彰显着其所谓的庄严。然而就在那片平凡人难以触及的禁区之中,却有一个独特的小院。嘎吱作响的门扉、斑驳的灰色院墙与其他宅院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就在这时,一辆颇为精美的马车停在了小院的门口。从马车上走下一位中年男子,一手提着酒坛,另一只手轻轻抚平衣角的褶皱。身着的白袍上隐约能看见用玉白色丝线绣成的繁复花纹,布料亦是上好的蜀锦,显出此人的来历不凡。腰间还挂着一块和田白玉司南佩,雕工细腻,更衬托出几分儒雅气质。
“你不必跟来,在外等候即可。”那人对一旁的车夫吩咐道,随后慢慢推开了木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三间瓦房,庭院两旁栽种着些许花草,他顺着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而行,却没有进入正厅,而是熟门熟路的绕到屋后,叩了叩一扇半掩的门。
很快,里面传来了一声:“请进。”男子方才迈过门槛入内。
“荀兄啊,和你说过多少遍了,郭某寒舍任君来去,何必拘礼”屋内的书案后坐着一人,放下手中书简笑着说道。
“礼岂可轻废,若非知道奉孝你在此处听不见前院声响,彧也不会不告而入。”
那人刚想接话,便看见走近的荀彧手上提着酒坛,不禁朗声笑道:“文若果然是守信之人,这酒可算能解了嘉的酒馋了。”说罢劈手夺过那坛酒,袖袍一挥,将书案上的竹简尽数扫落于地。破开酒封后,一股浓郁的酒香喷涌而出,徐徐散发开来。郭嘉仔细地嗅了嗅,赞叹了一声:“好一坛陈年十月白!文若少待,我去取酒具来。”
荀彧看着翻箱倒柜的郭嘉,无奈的摇了摇头坐下。“奉孝,你身体抱恙,酒还是少饮为妙,也免得弟妹为你担忧。”
郭嘉的手顿了一顿,方从柜中翻出两只耳杯和一柄酒杓,复又转身坐下,一边斟酒一边说道:“文若兄此言差异,妇道人家怎知这杯中物的甘醇再者你也知道她前日带着奕儿回娘家探亲了,只要你我不说,她又怎会知道”
荀彧叹了口气,举杯轻抿一口说道:“罢了罢了,只怪当初不该应了你的赌约,真没想到你能说动主公出兵乌丸。”
“哈哈哈,这才是你的真正来意吧。”郭嘉清亮的双眸中露出几分狡黠,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其实那日我在堂上已经说过了,虽然此次出兵颇为凶险,但是绝不能因此纵失良机,放任袁氏兄弟做大。而且,文若兄请看,”郭嘉用手指沾了些酒,点在案台上,“这儿是许都,这儿是乌丸,千里袭人,兵贵神速,到了适当时机我会劝主公抛下辎重,率领精骑由卢龙塞直趋单于庭,敌人猝不及防之下,必为虏矣。”
荀彧微微点了点头:“计是险计,但若真能出其不意,倒是未尝没有胜算。依我之见,此战重在一个奇字,既然主公已经拿定主意,我明日便会暗中调遣粮草辎重至柳城,必不会使大军有后顾之忧。”
“如此倒要辛苦文若兄了,郭某敬你一杯。”
“这本就是彧职责所在,奉孝之言愧不敢当。”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同饮。
荀彧执杓斟酒,似是想起一事问道:“奉孝,此次行军途中恐生变数,还需一随机善变之人与主公同行,你觉得何人比较合适”
郭嘉自信地笑着说:“舍我其谁也”
“不可!”荀彧的手抖了抖,几滴酒水洒落杯外。
“有何不可”郭嘉疑惑地望着有些失态的荀彧。
“奉孝,我并非怀疑你的能力,但是你也应该考虑下自己的身体,”听闻此言郭嘉的脸色略显不自然,“乌丸地处北方苦寒之地,这次突袭又是一路奔波,你如今染疾,如何去得”
“文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北伐之计本是由我提出,此其一,至于其二——”郭嘉犹豫了下,“我的身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怎会这样!”荀彧失声问道。
郭嘉有些黯然:“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可恨老天不能再给我两年,让我亲眼看到主公一统天下,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
荀彧皱了皱眉:“那你就更不能去乌丸了,奉孝听我一言,好生留在城中静养,未必没有转机。”
“文若兄不必安慰我,生老病死古来常理,与其缠绵病榻,倒不如亡于征途。我意已决,请文若兄成全!”
“你——”荀彧看着郭嘉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劝阻眼前之人,凝视了他半晌之后,慢慢阖上眼睑,“好吧,我不会将此事告知主公。”
“多谢。”郭嘉握住酒杯,“今日之后怕是无缘再与文若共饮,定要不醉不归。”
两人一边饮酒,一边畅谈往事,不多时,酒坛即将见底,酒量不佳的荀彧已显醉态。突然,郭嘉看见荀彧的身体晃了晃,连忙站起,一步跨过书案,扶住了险些倒下的荀彧。随后郭嘉跪坐在荀彧身后,一手搂住荀彧的腰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半醉半醒的荀彧不安地扭动了两下,嘴里嘟囔着:“你放……放手,于礼不……不和。”
郭嘉哂笑一声:“文若,你都醉成这样了,我一放手你岂不是要倒在地上”
“我没……没醉,你这浪……浪子,快放手!”荀彧仍是不停地挣扎。
郭嘉却是不管不顾,只把单手换成双手,还将下颔搁在荀彧肩上,叹息了一声:“文若,你还是这么香呢,只可惜我怕是再也无法闻到了呢。”荀彧听到这话身体一僵,终于不再动弹,却没看到郭嘉嘴角噙着一丝得逞的笑容。郭嘉继续轻声说道:“文若,当年你我在颍川初次相遇,将对方引为平生知己,后又得你推荐,方能在主公麾下施展才华,这些年来多蒙你照顾,临别前我赠你一言,也不枉你我相知一场。你须切记,他日主公如与你产生分歧,你勿要再谏,若觉不妥便辞官归隐吧,想来看在你多年功劳的份上,主公不会为难于你。”
“奉孝,此话何意莫非主公他——”
“呵呵,瞧把你紧张的,无需多想,你只当我酒后胡言便是。”
沉默了片刻后,荀彧忽然挣脱了郭嘉的手,踉踉跄跄地站起来说:“天色已晚,我先走了,你多保重。”
郭嘉亦随之站起,握住他的手臂:“我送你。”
荀彧没有拒绝,由郭嘉搀扶着出了院门。上马车前,荀彧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些什么,却终究一言不发的转身上车。待马车驶出一段距离后,荀彧掀开车帘向后看去,只见萧瑟的街道尽头伫立着一个人,一身青衣在秋风中舒展飘荡,在那如血残阳下眺望远方。
休言此去不复返,且浅斟来且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