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命运的转折 ...
-
80年代,中央的政策终于缓慢的,落实到了地龙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地龙村从古到今一直靠天吃饭,而且十年九旱。在实行集体农庄的时候,村民种粮没有积极性的时候,种的粮食根本不够自己吃,还得靠国家救济。实行土地承包,终于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只要交够国家,交够集体,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大家都积极得到村委中找村委王书记要求承包优质土地。
为了承包到好的土地,好多人都给王书记送礼。这个头,是谁开的,不清楚,不过当村东头王大虎家给当书记的二大爷送了两脸盆鸡蛋承包到了村里最肥沃的土地开始,人们纷纷给王书记送礼了。希望王书记能把还一点的土地分给自己。礼物有多有少有好有坏,承包到的土地也有好有坏。
王翠凤在知道要在开始实行承包土地的时候,她就找到了自己的二叔,因为自己是王书记的三弟的女儿,希望能有一些好的土地让自家承包,那时候,二叔就透露了希望能把他们家在□□时候保护起来的那个花瓶看看。回家后,她在晚上吃饭的把这个事给自己的汉子李大龙说了,几乎从来不发火的李大龙,当场就把碗摔了:“我爹还没死呢,你就看上了这个花瓶了,你要是在说这种话,我就打死你个臭婆娘!”李大龙的爹李元宝得到消息,拄着拐杖到了李大龙的家,对着李大龙就是一通打“我还没死呢,你就想着把我的瓶子送人?你把我当什么了?我说过要把花瓶传给你了么?你个死B崽子,敢把我们家的传家宝送人,你知道我在□□的时候,保护它有多难么?打死你个死B崽子!你爹我又不是只有你一个,我还有晓龙和玉兰呢!打死你省的我被你气死了!”“爹,我没说要把您的花瓶送人,不会的,一定不会的,只是翠凤说他二叔想要看看,我这不是没答应么。”李大龙跪下来任由李元宝打着,并没有他爹的拐杖落在自己身上,只是解释着,让他爹不再那么生气。
李鑫磊看到了全部过程,整个场面让他都惊呆了。他头一次发现,老实敦厚的父亲竟然会和母亲发火,向来和善的爷爷竟然会拿着拐杖打自己的爹。他哭了,哭得很大声,不知道为什么会哭,也许是害怕,也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王翠凤被自己的丈夫突然生气吓了一跳,又被紧接而来的自己的公公打自己的丈夫吓得愣在那里像一个木头桩一样不会动了。儿子的哭声惊醒了她,她也哭了,哭着护着自己的丈夫不要被公公打了,她没有解释,没有辩护,只是向公公认错“爹,爹,您不要打了,不是大龙的错,都是我的错,是我向大龙说的要他把咱家的花瓶送给我二叔的,大龙没答应,刚刚还和我生气了,您别生气了,别打大龙了,您看,都留血了,再打他的胳膊就断了!”
事情是到底怎么结束的,李鑫磊不知道,他哭累了,就睡着了,睡觉的时候还哭得一抽一抽的。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人们都不议论这件事,而他家,就和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一样,和往常一样安宁和谐,除了李鑫磊娘的眼睛又红又肿,爹的背上手臂上都是红肿,有些出血。如果没有这些,真的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老实的李大龙一直等到了村里人差不多都把土地承包了的时候才找到了村委会承包土地,他承包的是离家里十里地的最远的一处农田,这片田几乎是最差的一个,不管是涝是旱,是否雨水充分,每年的产量都非常少,交了国家的集体的,留给自己吃的能够吃半年,就不错了。
李大龙去承包土地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个承包土地的人,张鹏飞。张家等到最后才来承包土地,是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村支书,他们家,几乎是最穷的,张伟诚的爷爷的葬礼,把家里的钱物都花光了,还欠了好多的外债和人情。没有礼物可以送也就没有好的土地给自己分,王书记几乎把最好的土地都留给了自己和给自己送礼会好最多的人,而没有礼物可以动的,就是最差的土地。留给张鹏飞的就是在村口的质量最差的那十一亩地。不管怎么样,不管土地的好坏,李大龙和张鹏飞都成报道了各自的土地,为期五十年。
说起山西的资源,你想到了什么?如果这样问你,你肯定毫不犹豫地说煤,或者和煤有关的煤老板。没错山西最多的就是煤炭资源。而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现代化刚刚起步,正是需要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的时候,有了能源,才能带动工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才有了大量的作坊式的挖煤的家庭式煤矿,富了一批煤老板。
李大龙和妻子在田地里劳动,非常辛苦的在耕地。很多人笑话他在做无用功,即使他挖的再辛苦也没用,因为这块田和张鹏飞的那块田一样,都是吃人田。人们累死累活的工作,并不能让这块田感动,给你更多的回报,它的产量,每一次都非常少,甚至可以用可怜来说。李大龙赶着家里的那头牛努力地耕着地,他感觉到,自家的土地好像和别人家的土地有很大的差别,自家的土地有些地方,有好多的黑色的石块,非常的坚硬,不好处理。他就把哪里的土地拿着铁锹铲了起来。铲了不到两米,他就看到了一个黑色的土层,他把努力的敲碎,拿在手里看了看,发现这个尽然是煤炭。他赶紧把媳妇叫过来,和他一起,把土地重新埋起来。回家商量怎么办。
回到家,李大龙的心情难以言表,又惆怅,又有喜悦,惆怅的是终于知道为啥这块地没啥好收成的原因了,喜悦的是,这块地里有很浅的煤,一挖就出,这该咋办?夫妇俩一夜未眠,讨论着突然来的馅饼或者是陷阱该怎么弄。
他们决定,偷偷地把煤炭挖出来带到里村里不远的县城里去买,卖掉了,能赚钱,卖不掉,自己烧也不可惜。
说干就干,第二天,李大龙就和媳妇王翠凤到地里挖煤去了,挖好以后等到夜深拿着麻袋赶着牛车带回家里,地窖中,隔天由李大龙带到城里去卖,王翠凤就一个人到地里耕地撒种。
李大龙为了早点到城里卖煤早上天还黑着就起床了。把地窖中的煤弄到牛车上,赶着牛车到了城里开始卖煤。城里人毕竟见过些世面,见到有人卖煤,数着价钱尽然要比市场价低好多,就有好多人都买了。没过中午,一车的煤炭,都卖完了。买了尽然有将近五十块钱的天价。几乎是一个农民一年挣到的所有钱了。
李大龙就这样一年都在卖煤炭,每天都有很好的销量,钱也赚越多。煤也挖的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广,为了不让人们发现,只好用木板支持,让土地尽量能还原平整。表层煤炭一天一天的减少,李大龙的钱一天一天的增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万元户,一个冬天赚的钱,这一年赚的钱的一半,即使这年的收成交完国家和集体的后,自己剩下的几乎没有,可还是让李大龙和王翠凤每天都了的合不拢嘴。这天,李大龙照例去县城卖煤,有一个经常买煤炭的人问他,你这煤是从哪里弄来的,怎么这么便宜?李大龙看他老顾客就说,自己挖的。“自己挖的?要是没有采矿许可证,可是犯法的。”
“犯法?!”李大龙脑子一懵,每天的收益,几乎把李大龙冲昏了头,他头一次意识到,自己在做的是一个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个意识让李大龙这个祖祖辈辈老实本分的农民吓坏了。犯法的事情,可不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做得出来的。做出来以后,是要杀头的。被吓坏的李大龙赶着没有卖完煤炭的牛车就往家走,走的时候还不忘把牛车上盖上布,以防被人发现。
后到家后,他和媳妇商量说,以后不能卖煤炭了,没有采矿许可,是犯法的事情。王翠凤比李大龙要镇定的多,她问,那把非法的变成合法的是不是就可行了?李大龙反应过来,才想到了一件事。
“那个买我煤炭的人说,没有采矿许可证是非法的,那我们办了采矿许可证就合法了。”
“这不是很简单么,只要我们去办理采矿许可,就好了呀。”
李大龙和王翠凤不再私自挖煤,也不再耕地,开始每天往县城跑办理采矿许可证。
找到了办理采矿许可的县里矿务局,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地龙村的一对农民夫妇要办理采矿许可证,虽然说县里的煤炭资源不少,地龙村经专家考察也有煤炭资源,但是地龙村的煤炭资源要是想开采,必须把离地面十多米深的图岑挖开,还要挖十多米深的岩石层,因为太过复杂,以当时国内的技术还达不到采伐条件,就没有进行开发。况且,给个人发放采矿许可证,也没有先例。
王翠凤了解到县里的政策,就到工商局办理了一个私人的有限公司,由夫妇俩和他爹李元宝合股,夫妇俩占股绝大多数。万翠凤又给了矿务局局长一些好处,终于办理了一张采矿许可证,采矿面积,包括全村的所有角落,共二十平方公里。夫妇俩在划分采矿许可证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研究,只是随便那么一划,却没有想到,他们几乎把县里甚至可以说省里最好的最优质的储藏量非常吩咐的的一个大型煤矿都囊括在内了。这几乎是命运之神的眷顾,上天把命运的天平向他们家倾斜了。
命运的天平向某一方向倾斜,就要将另一方向抬高。
王鹏飞家的情况却是另一种光景,王鹏飞努力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种,叫着妻子,努力地耕种着,因为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拿到贫瘠土地的人,而且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耕种,上天一定会给自己好的回报的。但是,上天将命运的天平都倾向了李家,李家在上天的眷顾下,得到了一个聚宝盆,优质煤矿,而他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家里家徒四壁,空有一些在□□时候保存下来的书籍,什么都没有,自己一年种的粮食甚至不够交国家和集体上交的部分。
当李家拿到了采矿许可证,开始每天都能专注地挖煤的时候,王鹏飞在晚上他们吃饭的时候找上门了。
“李大哥,你们家现在都在忙着挖煤不是?”张鹏飞走到了李家不好意思的开口了。
“张兄弟,你咋来了,可不是,挖煤可是个来人的活,累死我们了。”王翠凤看到了张鹏飞,马上接话说道。
“嗯嗯,我倒是知道挖煤是个技术活,不知道技术的话,怪累人的,嫂子,你们家这几天忙着挖煤,我想知道,你们家的地是不是不种了,我想借,我们家的地打的粮食连上交国家的都不够。”张鹏飞向李大龙夫妇俩说明来意。
“张兄弟,你也知道,我那地不是不像租借给你种,就是白给你种都可以,可是你也知道,咱村土地差的处理你的,就是我的了,你种了也不一定能有啥好收成,说不定拖累你,要不,你来帮我们挖煤吧?你帮我们挖煤,叫你媳妇一起过来帮我们也可以,给你们工钱,一个月一结。要是我们给你们的工钱不满你的心意,不帮我们也可以,那时我们就把我们的地给你们,叫你们白种。”王翠凤也向张鹏飞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嗯,也行,那我就到你家矿上帮你们忙,地啥的,叫秀莲和宝儿弄着吧。有点收成中是好的。”张鹏飞思考了一下,爽快的答应了。
这一年是1986,当时的人们还不能像现在这样,明明白白的雇佣工人。张鹏飞以帮忙的名义,去了李大龙家的煤矿工作,这一做,就做了好多年。张鹏飞给李大龙帮忙,妻子儿子种着他们两家二十多亩的地,上交国家和集体后,还能剩下不少。而且张鹏飞的工钱每个月给的不少,几年下来张鹏飞家成了村里的比较富裕的家庭之一。
机遇对于人们都是平等的。不是说你有比较好的浮现于表面易于发现的条件,就能有好的发展,更要在于能够在困难的境地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式。现在看来,李家和张家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响应国家的号召,向着富裕的生活,大踏步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