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拨浪鼓.一蓑烟雨归还寂,道是无晴却有晴 ...

  •   3章拨浪鼓.一蓑烟雨归还寂,道是无晴却有晴
      当我再次响起时,离我上一次歌唱已经过了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前,他还是一个写文章的无名小吏,三十年后,他是名载史册的千古圣人。
      鼓声咚咚的响起,带着点迟暮的沉闷况味。生命的光华从他那已经看惯人世风霜的眼里渐渐干枯了。
      门外的梧桐在他成群的门生们跪地痛哭的哀声里落下了今秋的最后一片叶子,落在了我——从他虚弱的手里掉落到地上的拨浪鼓身上。
      几十年的风雨能把一个孩子琢磨成“圣人”,同样也能把我原来漆了红漆,绘了彩色牡丹的鼓面变得满目疮痍。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还是个孩子,家道中落,正要遣散仅剩的几个仆人。从小喂养他的奶娘用帮别人做鞋赚的钱买了我送他。他小小的沮丧的脸上,因为我的到来而重新焕发了光彩。
      “我要成为大官,以后给奶娘置一处最好的地。”他长躲在被子里对我说,握着我的手上是被笔磨出来的厚厚的茧子。
      然而后来,他终究没有成为大官,自然也再没见过那个奶娘。
      作小吏的日子匆忙而平常,而我也随着他的长大,终于被搁置在角落里了。再见天日时,他的第一个儿子已经出生。小小的孩子,粉嫩嫩的,软绵绵的,像露水一样晶莹的眼睛,一双小手握住我,咚咚地敲响,伴着一串咯咯的笑声,我觉得我空荡荡的胸膛里仿佛有了一颗跳动的心脏。
      快乐是不长久的的,柔弱的婴儿很快被一次伤寒夺去了生命。我的心也寂静下来,再也没有快乐的敲响。
      不知有过了多久,我再次被他拿起。油灯昏黄的光晕下,他已经不再年轻了。眼里是饱经沧桑的无奈与挣扎。他静静的端详着我,一整夜。我不知道他想起了什么,或是他倔强挣扎的童年,宦海沉浮有志难抒的压抑;亦或是带给他曾经温暖的奶娘,早夭的长子?终于,在天边泛起黎明的曙光时,他放下了我,推开了窗子,一种光明耀眼的东西从他眼底升起来,他的整个人仿佛都被照亮了。
      辞官。归隐。
      羊肠小道上,他像个玩疯了的孩子,咚咚敲响我,高声唱道:
      “归去来,归去来。
      邑外春山润如笑,
      陌上红尘覆碧丝。
      无忘杏花时。

      归去来,归去来。
      案牍莫污明镜台。
      箜篌弦涩曲重操,
      笑倚东风月。”
      从此,世上少了一个无名小吏,多了一个千古圣人。他以山为砚,以水为墨,以苍穹万里为纸,以青松翠竹为笔,书天地,写万物,针砭时弊,复兴百家......他像一只久居笼中的鸟,刚返回山林,就迫不及待地放声歌唱。于是乎,文思泉涌,句句悉为珠玑,篇篇皆是锦绣。
      我始终没想到,当生命的火焰燃烧到最后一丝火星时,他会想到我。彼时,他意识学富五车,弟子三千,名满天下的圣人。
      也许,被称为圣人的他,终究在乎的,不是那潇洒,那豁达,那济世,那苍生,那大道,那玄而又玄的人世。在他心中,始终有一处最柔软的渴慕,留给那些人世间最真挚,平凡的滋味。
      我的身上是承载了他一生的悲欣交集的。
      圣人原也至情。

      当人们尊敬恭谨的将他抬往荒野,去实现他以天为被,地为席的思想时,我静静地待在杂草丛生的庭院的角落里,微笑了。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他也有至情的一面,圣贤的名头将他世俗的一面永远遗落在了杂草中。
      至人只是常。-——这是圣贤的寂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拨浪鼓.一蓑烟雨归还寂,道是无晴却有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