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断断续续看完全文,我对文中主角的终成眷属欣慰的同时,对番外里的两个人物亦产生了兴趣。
全文设定很好,一场爱恨纠葛如同命运织就的网,剪不断,理还乱,父债子还,血债终究还是血还,还不完,就算还完,也已是惘然。
裴幼屏想报仇,想寻求心灵的安慰,他也不知道,那所谓的心灵的安慰最终有没有效果,他像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这稻草并不救命,但他不得不抓,因为他除了抓住它,在他的生命里,其他的事情已经失去了意义,被仇恨的蒙蔽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引导,他遇见了梅家母子,开始了他一生的劫。
或许从更早开始,他的父亲卓真亦遇见梅寒湘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一场劫难。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感受,他们身上都有仇恨,有的人不相信,有的人放下了,有的人无所谓,还有的人执着一生。
从一个棋盘的一角观察两颗棋子,从而蔓延到整个棋局,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的。
假如卓真亦不曾遇见梅寒湘,假如裴幼屏不曾打动梅清下山,假如庄云卿不曾去救余燕至,这一切,就不是现在的模样,没有任何的爱,只有恨的世界,或许会更简单一点。
爱是简单的事情,恨也是简单的事情,最复杂不过是爱恨,爱恨交织,我想靠近你,我却不能靠近你。
意愿与理智相左的时候,矛盾由此产生。
裴幼屏不是虚伪小人,他若不曾遭遇此劫,定会成长为一个风采卓然的大侠,就像人人称颂的余景遥,就像日后的童佳。
人的际遇是说不清的,他还是失去了父亲,遇到了梅清。
他没有必要为梅清操心,也没有那个心,他直觉自己不喜欢梅清,但是,行动总是快了想法一步,生病时的照顾,落雪时的关心,我不相信那是一种单纯的敷衍,像裴幼屏这样的人,若不是带了三分真心,那敷衍不会次次都是“安抚”,为什么要安抚,为了离开,为了报仇,也是因为,当下,梅清是真的病了,天真的落雪了,你病刚好,当心再着凉。
这是他的弟弟,他原本该是不会排斥他,他对他天生没有敌意,但是他怕他,这个弟弟实在怪异,但若是梅清如果是卓清,或许会肯乖乖听话,他的心底,还是有一丝期望的。
人一旦有了情就会变得软弱。
这话每次浮现时,必定是裴幼屏心中自相矛盾时,这话中的“人”已分不清是梅清,还是自己。
有一种爱是永不相见,是毫无所觉。
他一走十五年,他从走的那天就从未想过回来。
他逃避的是人还是一种生活?
再相逢,虽是四年未见,却还是仿若昨日才别。
我不承认爱着你,我心里没有想过你,你站在我面前,我依旧不知你羁绊在我的心底,被我封闭,不想触碰。
爱恨交织,恨占了上风,久别重逢,经历繁杂人事,爱恨已浅淡,只留下对于忘川花海那段生活的排斥与抗拒。
梅清与忘川是一体,在他眼中,梅清与忘川密不可分,所以他从未想过使梅清离开忘川,也从未想过任何可能,仇恨与后来对心灵安宁的渴望,让他一次次无暇顾及心底的私情。
这情由何而生?是初次的肌肤相亲?还是那人偶然的弱态?还是这时日的点滴生活,潜滋暗长。
心里的阴影让他对感情都有一种不信任,不敢轻易交付,一直到苏无蔚死前,到苏挽棠重伤,行动总是如此直白,一如多年前的那块桂糖糕,若是卓幼屏与卓清,卓幼屏依旧会塞进自己嘴里。
似乎只有对梅清的时候,他才会七七八八地想起许多,他想自己从未见过这人真心的笑,也未见过这人哭。
他需要利用他,必须安抚他,必须关注他的喜怒哀乐,除了初次的震惊于厌恶,却从不曾流露一分鄙弃与嫌恶,甚至会上心,若不是带了真心,怎么会演得如此逼真,他又不是天生戏子,他原本该是一位大侠。
——
往事犹如过眼云烟,一幕幕闪现脑海,最后停留的是夜色下孩童天真无邪的笑容。
裴幼屏忽然有些明白,卓真亦虽恨梅寒湘下情盅……然而……
——然而,他还是爱上梅寒湘。
就像父亲一样,他虽然恨梅清的束缚,然而,他同时也是爱着的。
爱与恨可以同时并存,这种情已经很难理清,爱恨同样是情,这复杂的情只能是由纠缠产生。
——
少年双脚落地,不及站稳便向前奔去……
“幼屏!”少年开心叫道。
前方空无一人,只有茫茫荒野。
——是谁说他不爱裴幼屏,爱恨有何区别?假若这不是爱,那这世间的爱,便都要换了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