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其实很不喜欢平阳,她处处在模仿馆陶,只是可惜,画虎不似反类犬啊!馆陶送给景帝美女,虽是为了讨好弟弟,但是做得轻俏得体,随手送进宫里完事,举重若轻,十分大方。到平阳处,就下作了,变成十足十拉皮条,特意请刘彻到家来,隆重推出歌伎舞伎,当做一桩大事来做,直接就落了下乘了,甚至还有点儿可笑。比如卫子夫被宠幸,刘彻打算用完就走,可是平阳劝他把卫带进宫去,刘彻带了,随手一扔,就把卫给忘在脑后有一年多。客观地说,馆陶献美献了不少,那些美女也颇受宠,所以引起粟姬嫉妒,但却没一个出名的——这便是成功之处了,至少没有引起非议。且在皇帝的心目中,享受完了,也就是了,也记得姐姐的好处。而平阳呢,多次献美,有两次献得很成功,未央神话的卫子夫、倾国倾城的李夫人,都是走的她的路子,而且受宠得不得了,卫成功登上了后位,李也几乎宠冠后宫,卫李两家的亲眷们,也个个是鸡犬升天——武帝爱时,自然是好,一旦犯了什么忌讳,平阳得跟着受挂落——所以后来武帝诛杀戾太子一系时也不忘把平阳的孙子给算在里面——那可是卫长的儿子,也是武帝的亲外孙。平阳看似十分聪明、风光无限,但是到底落了下乘,做为公主,如果她像隆虑公主、南宫宫主一样安份,至少儿孙们不犯事,几乎都能善始善终——偏她的手伸得太长,想要做第二个馆陶,又没有馆陶的眼色,更不懂得激流勇退——馆陶在阿娇被废后,直接就收缩了势力。可是平阳,在卫子夫生子以后,手就一直不断伸长,见卫有失宠的状态(当时人家还是皇后,只是皇帝去得少了)就隆重推出李夫人——卫氏心里没芥蒂吗?李夫人可很厉害的,单看到死都能好好算计武帝最后一把,就知道绝对不简单,不过是死得太早了,若晚些死,可能后来的赵夫人都不用出场了,昭帝直接换人做了。再说平阳,等人家卫青得势了,就非闹着嫁给人家,还假惺惺不好意思,说什么身份不匹配,然后心腹给个台阶,她立马蹬蹬蹬下了,先去找卫子夫说项,让卫子夫去找刘彻,然后拖着徐娘半老残破之躯死皮赖脸嫁了卫青(史记记载: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柰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於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卫青真惨!平阳至少比他大十二岁不止,阁在古代,几乎都是两代人了,万户侯、大将军,马踏匈奴、收复失地,立下赫赫战功不说,还有姐姐正位中宫,还得被迫娶老阿姨,不能不说很可怜了(年龄可以推算出来,刘彻大约比卫子夫大三四岁,平阳是刘彻的长姐,就算其母特能生育、特别受宠、三年抱俩,平阳至少比刘彻大六岁,卫青是卫子夫之弟,而且两人还不同父,就算卫媪特有手段,生了卫子夫后,重新找个男人,总得要时间吧?卫子夫和卫青之间,两岁差距总是有吧,那么算来,平阳至少比卫青大上十二岁了,如果,王夫人和卫媪生孩子的时间间隔更长一点,那么,平阳只怕会比卫青大上十五六岁去了)——哪怕平阳贵为公主,卫青娶她这么一个三嫁之妇(在平阳侯死后,她还嫁过汝阴侯夏侯颇,后夏侯颇因罪自杀),也绝不是不委屈的,大太多了!而且,平阳又非要让自己的儿子尚主,所以曹襄娶了卫长,如果她有一个女儿,只怕非得使计嫁给刘据不可——不得不说,平阳的路看起来和馆陶很像,但是她的政治觉悟比馆陶低,手段也更显出劣掘,除了献美还是献美,然后就是两次再婚,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娶——三任丈夫都是娶了她几年后,就死掉了,包括卫青——人家可是战功卓然的大将军!不得不说,平阳的杀伤力真大!曹寿是病死的、夏侯颇是自杀、卫青亦是病死——简直跟约好了似的,结婚几年后都死了。像馆陶的对外联络朝臣、整合窦、陈两族外戚,对内则向景帝表示各种关怀(献美只是其中之一),同时平衡各路关系(比如窦太后、景帝与梁王间的关系与后来窦太后与武帝间的关系),平阳都做不到。对外,平阳就一条——再嫁(还不见得是为政治),对内,就是献美(献了李夫人,得罪了卫氏,当然,卫氏出自平阳府上,她也不怕)。到了后期,馆陶发现情况不对,立刻激流勇退,果断收缩势力。而平阳呢,明知卫氏一族坐大,武帝已经心怀芥蒂,还非要让卫青庶子卫伉继承长平侯卫(庶子无继承权),爪子越伸越长,也不看看自己吃不吃得下去,当然,武帝给她面子,让卫伉继承了,可惜——抢来的新娘过不了夜啊!不过短短四年以后,就失侯位,后又被巫蛊案牵连,直接死掉。纵观平阳一生,三个字——穷折腾!折腾来折腾去,三嫁均寡、独子早逝、孙子受巫蛊案牵连“完为城旦”——真看不出她得到了什么?幸福?没有!尊荣?财富?做为公主,皇帝一母同胞,已经够尊荣富贵了!人心不足的结局是——一切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