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风华初露? ...
-
自那次之后,福全就经常和玄烨一起出入宸涵的后院,多数时候只是聊聊文章,说说故事,宸涵很是纳闷,那影视剧中很是厉害的孝庄太后怎么还没有发现端倪,还是说顺治爷闹出家闹得太厉害了,孝庄太后无暇顾及这些小皇子的生活?即使有这样的猜测,宸涵还是很高兴暂时的安逸,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欣慰,毕竟被孝庄盯上就如同被猎人盯上的猎物,宸涵在心里还是有点畏惧这个将自己祖先多尔衮“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老狐狸的,至于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是否如野史上所说的那样她就不考虑了,她坚信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其实除了玄烨和福全外,宸涵还见过玄烨的生母,不过是以新来的宫女的身份去的,那女人风韵犹存的样子,看得宸涵心里很是羡慕顺治爷的艳福,也理解了玄烨长得好看的原因,不过听到那女人很直接地说着董鄂妃的坏话,宸涵就在心里很不待见她,即便是嫉妒,也犯不着和个死人杠上啊。只是不理解这样没有心机的人怎么做上贵妃的,也许佟佳贵妃在外面是低调精明的吧,只是在自己的地盘就放肆了些。想到这里,宸涵就联想到了玄烨,很有抚额擦汗的冲动,这其中的原委还要从几天前的一件事说起。
话说两天前宸涵实在是在后院里呆不住了,当她很委婉的表达出自己想出去走走看看的想法时,小玄烨想都没想的说:“我还以为你对外面不好奇呢,这样吧,明天起你和我一起去无逸阁吧。”宸涵在心里恶寒一把,我是想出去玩,谁要和你去上课啊,哎…
第二天清晨三四点的样子,就有宫女来叫醒宸涵,说是三阿哥要去上课了,宸涵望望外面没有一丝晨光的天,在心里暗骂自己无聊找抽,明知道清初的阿哥们都是天不亮就去上课了,自己凑什么热闹,这边却很快的梳洗着。最终晚起的宸涵还是赶在玄烨的座驾出发前混入了随行宫女的队伍,小玄烨在轿子上看到宸涵站好位才对旁边的太监说:“走吧。”
宸涵在心里给玄烨小朋友发了朵小红花,不错不错,这孩子这么小就会体贴人了,难怪长大后妃嫔无数,连皇后都有三个呢。只是心里隐隐有些不快,怎么感觉刚才的玄烨很有阿哥的架势呢,平时和自己一起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宸涵并没能过多的探究这个问题无逸阁就到了,看着朱红匾额上的字,宸涵在心里感慨,这古人还真直爽,起名字也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到了这里读书,是真真的没有快乐呢。边想着,宸涵边跟着玄烨进入内室,然后立在一边做雕塑状。她偷眼看到一位夫子坐在桌后,看起来甚是年轻,猜想着这莫非就是陈廷敬了?还真是年轻有为呢。
上课还是老规矩,先是晨读复习昨天学得东西,然后才开始学习新的内容,宸涵觉得古今中国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多大改变,心下觉得无聊,尤其是夫子之乎者也的说着,听得宸涵昏昏欲睡,毕竟看古书是宸涵的一大爱好,但是听古书就是一种折磨了,看不到字,宸涵实在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正在和眼皮打着拉锯战,宸涵突然听见身边响起咳嗽声,她抬头看到陈帝师正用眼瞅着自己,一脸的嫌弃和不奈还有一些不屑,宸涵在心里大骂,你凭什么瞧不起我,我懂得可不比你少。
陈廷敬看见宸涵眼中闪着挑衅的光,很是光火,无知妇孺懂得什么?!竟然还一脸挑衅。陈帝师轻咳一声,对玄烨说道:“三阿哥,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读书的方法和境界,你有什么看法?”
玄烨略想片刻,对陈廷敬说道:“学生觉得,读书学习应以天下苍生为先,至于境界,学生浅薄,还没有想到。”
宸涵立刻向玄烨投去敬佩的目光,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小玄烨和周总理都是天下英豪啊,当年周总理年纪轻轻就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果然不世出的帝王都是这样的,而且都长得秀色可餐啊。宸涵的口水都快流成瀑布了,面部表情也色迷迷的。
陈廷敬郁闷了,这个新来的宫女怎么一副猥琐的表情呢?他浑身一颤,不自然的咳了一声。某人都这声咳嗽惊醒,心里大骂,咳咳咳,咳什么咳,送你个胖大海!发现陈帝师和玄烨小朋友都看着自己,宸涵尴尬的笑笑,说道:“奴婢听到三阿哥的说法觉得很有道理,心生孺慕,失礼了。”并略略一福,没办法,即使她想动作标准也得会啊,没人教难道要我自学成才?
陈廷敬发现这宫女谈吐不俗,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但他还是觉得下三旗的女子不可能有太多的学识,有些刁难地说道:“小小宫女也敢插嘴,你倒是说说,你对这读书有什么看法?”其实他对宸涵能回答出来是不报希望的,只是觉得被小女子挑衅却不让她说话不是君子之所为。
宸涵一听,好啊,我就是等着你问呢,想我堂堂现代人怎么会输给你个古人?!
关于读书的境界,宸涵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说法,不过她觉得这个高深了些,小小宫女能背大段大段的宋词确实少见,不过会些经典的诗句还是不奇怪吧。
沉吟片刻,宸涵说道:“小女子认为,读书的境界可分为三,其一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三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一是说,读书做学问的人要能静得下心,要能“甘做十年冷板凳”,其二是说,读书人要能和书的内容融为一体,这样才能透彻的理解书中的意思,其三是说啊,当读书到了一定程度时,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加深,常人自是不能比的。”
陈廷敬心下了然,原来也是读过些诗书的女子啊,面上缓和不少,微微颔首说:“说得不错,有点见解,不过…”
“不过陈师傅,我刚刚想到了一个更好的说法,这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境界一,境界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高的境界是…”
宸涵停下不说了,她好笑的看着有些惊愕呆滞的陈廷敬,微微一笑说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陈廷敬折服了,如果说这宫女最初说得读书三境界只是境界,那最后她说得就是读书做学问的灵魂,因为她不单说出了读书人该有的态度,还道出了做学问者凄凄切切,上下求索的心境,这是多么的不易啊,只有大彻大悟者才能领会总结出这样的感悟。
陈廷敬对宸涵深深一揖,无不动容地说:“廷敬刚刚冒昧姑娘了,姑娘的学识真是令人叹服啊!”
宸涵微微一笑,很是淡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也只是互相学习罢了。”
陈廷敬连连称是,心下却对宸涵不卑不亢地态度和广博的学识很是赏识,这女子有如此气度,却又深藏不露,真是迷一样啊!
玄烨也直直地看着宸涵,心想着宸涵还有多少惊喜要带给他。他很庆幸自己当初救了她,还把她留在身边,她总是给自己带来惊喜,还有自己从来不曾感觉过的温暖。只有她会由着自己的性子,从不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在自己做错事情或者出丑的时候,她会对自己包容的笑;在玩得开心时她会放声大笑;在自己骑射进步的时候她会为自己鼓掌呐喊;晚霞布满天空时,她会让自己依偎在她怀里,任晚风吹散她的长发,然后她那如缎的黑发会将自己轻轻怀抱,这时她会对自己淡淡的笑,晚霞为她的脸庞镀上神圣的金黄色。
宸涵并不知道玄烨和陈廷敬心里已经转了九曲十八弯,她只是在想,王世友的学识可能还是没有王国维高呢,现在想想就理解当时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极力推荐大家看≪人间词话≫了。
想到这里,宸涵发现玄烨的学习内容里根本没有时事政治,当初自己高考前还抱着时政的小册子足足背了一周呢。
某涵心里不平衡了,同时虚伪的对自己说,她这样想也是为玄烨好,毕竟他也快当皇上了,怎么能不懂时事呢?
宸涵露出一个很谦虚的笑容,对陈廷敬说道:“陈师傅,我对明朝末期的文人们很是好奇,你能和我说说忠诚正直的东林党人吗?”
陈廷敬本就是汉人,听到有人对汉文人大加赞扬很是高兴,滔滔不绝地说起东林党人的事迹来,还兴致勃勃的咏诵了东林党人的诗作来,宸涵在心里大翻白眼,跑题千里外了,看到陈廷敬完全没有刹车的打算,赶紧打断他说道:“我听说东林党领袖人物顾宪成先生在东林书院曾写下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问师傅何解?”
陈廷敬回道:“这是顾老先生提倡读书人不光要读圣贤书,还有忠君爱国,以天下苍生为重!”
这厢陈廷敬说得慷慨激昂,宸涵心里也乐开了花,鱼上钩咯。
宸涵立刻跪下说道:“既然顾老先生都提倡天下读书人关心天下之事,三阿哥身为皇子皇孙,是不是更应该做天下人的榜样,关心朝堂之事呢?”
这句话说得十分明显,陈廷敬连打太极的机会都没有,他知道,他上当了,这女子是想要自己教给三皇子朝堂之事,妄论朝纲可是杀头之罪啊!
玄烨自然也听明白了宸涵的意思,虽然自己的确有解救天下苍生之志,也对朝堂之事很是好奇,但他也不敢如此直白的表达出来啊,宸涵的心意他明白,但他也为宸涵捏一把汗,若是被好事之人知道了,她会小命不保的。
想及此,玄烨撩袍同宸涵一同跪下,对陈廷敬说道:“请师傅成全徒弟忠君爱国之志吧!”
陈廷敬觉得自己被逼上绝路了,背后是妄论朝纲的死罪,面前是不忠不孝的指责,横竖都是死,他是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他强烈怀疑宸涵和玄烨是不是串通好给自己下套的,连台词都对好了。只是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主意,如果是那女子,此女子必不可留,否则牝鸡司晨不无可能;倘若是三阿哥的主意,那这位小皇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志向,以后一定前途无量,说不定…陈廷敬不敢再想下去,这谁为储君的问题对于他而言并不重要,他现在要面对的是面前的这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