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十四爷胤祯 ...

  •   关于胤祯,我也是极为欣赏的,但也觉得他心机很深。作为小儿子,胤祯小时候都很得康熙喜爱,尤其是弓马骑射很是了得。胤祯虽说和老四胤禛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又和胤祥一起长大,但却和“八爷党”的老八老九老十更为合得来,四个人是兄弟齐心为着老八谋求帝位。之前我不懂为什么胤祯要这样来,或许他是真性情而已,觉得和这几个哥哥一起自在。现在想想却觉得不是这么简单,从“八爷党”的内部成员构成来分析,老九是皇商,腰缠万贯,算是负责谋求帝位的财政委员;老十母家地位很高,在宗室中有一定影响力;老八是典型的善于人际交往,贤名远播。胤祯在兵部锻炼了多年,才干突出,更为重要的是他比其他三位都更得皇父喜爱。老九和老十在夺嫡中都有致命硬伤,竞争力不够。假使老八一招不慎,失去了夺嫡的机会,那其他两位也无法继承“八爷党”的势力,这个时候十四阿哥既可以合理地把“八爷党”变为“十四爷党”,又兼得兄友弟恭的好名声。事实也正是这样,“毙鹰事件”之后,老八被康熙整的生不如死,十四阿哥在康熙后期取代老八胤禩成了夺嫡的大热门。这其中固然有老八他的失误之处,十四阿哥的野心与计谋也可见一斑。
      康熙五十七年,漠西蒙古准葛尔部与西藏拉藏汉因宗教事宜反目,准葛尔出兵西藏,大清站在了拉藏汉这一边,决定出兵西藏协助拉藏汉平定叛乱。这个仗一打打到了乾隆年间,才算彻底告结束。乾隆皇帝下令沿着水草一片一片搜查,杀尽准葛尔厄鲁特人,妇孺不留,彻底灭了准葛尔,另外又给这片土地起名新疆,寓意“新的疆土”。所以现在的新疆很少厄鲁特人,只有一□□还是乾隆后期迁回新疆的土尔扈特部。所以,新疆也就是从清朝开始归属中国的。
      话说,这段新疆历史的开头便是刚刚提到准格尔叛乱,清廷派出了十四阿哥出征,康熙早年三次亲征,到老年实在动不了了才派了自己的儿子代父出征,封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大将军王”。到了雍正年间,接替胤祯成为抚远大将军的是赫赫有名的年羹尧。康熙五十七年之后,胤祯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代父出征,战绩辉煌。很多人都认为康熙最后属意的储君是胤祯,让他出征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让他树立威望,毕竟和几个哥哥比起来,胤祯资历上还是稍弱。之前我也这样认为,但很迷惑的是,为什么康熙不直接在生前就册立胤祯为储君,反而费心费力的寄托于遗旨?既然想立胤祯为太子,为什么还要轻易让他离京。事实上,胤祯出征大胜之后回京了几次,但都没有留太久就又返回军中。如果只是为了树立威望的话,一次胜利就已经够了,这个时候还让接班人远离京城就有点不寻常了。
      总之,不管是康熙真的传位给四阿哥胤禛也好,胤禛矫旨夺位也好,皇位上最终坐上的是雍正。十四阿哥这个时候的处境就十分尴尬,得到皇父驾崩的消息,千里奔丧回来,本来该是自己的位子上坐着自己嫡亲的哥哥,从人生的制高点狠狠地摔下,还被除了兵权,圈禁在景山为皇父守陵。雄鹰被折断了翅膀,关在笼子里,一关就是十五年。到底是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雍正没有对胤祯下杀手,好吃好喝地关了十五年。直到乾隆二年,乾隆皇帝把他这些个还健在的叔叔们都放了出来。胤祯被放出来的时候被自己的皇帝侄子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晋封多罗贝勒,十三年晋封多罗恂郡王。胤祯算是个心胸豁达的,活到了乾隆二十年,是他兄弟里面比较长寿的一个。
      有时候想想,他们哥儿俩个争来夺去,最后赢了的一方勤勤恳恳累死累活的当了十三年的皇帝,早早死了不说,还留下了一世骂名。输的虽说被关了十五年,但好吃好喝舒舒服服,活到六十岁还能生个女儿,这到底是谁赢谁输?
      最后在说说胤祯的名字问题。很多人把胤祯和胤禛分不清,这俩不仅是亲兄弟老对手,而且名字的读音一模一样。雍正是胤禛,登基之后为了避讳,他把自己兄弟们的名字中的“胤”都改为了“允”,因为十四阿哥胤祯名字读音也和皇帝的名字一样,就把十四的名字整个改为“允禵(ti)”。很多穿越小说没分清这个。九龙夺嫡中的九条小龙有一,二,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
      终于写完了,了了一桩心事,算是纪念我高三那段狂看穿越小说的日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十四爷胤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