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四爷胤禛 ...

  •   第一次知道九龙夺嫡还是看了雍正王朝,那时候比较容易受蛊惑,没有客观端正的历史观,妄自拥护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认为皇八子党则是一□□佞小人,是阿其那,是塞斯黑。
      我总是这样,喜欢以第一印象来定标准。后来因为超欣赏康熙,故而关注了下他那二十多个儿子,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穿越的不归路。我知道自己这样很矫情,很无趣,对这一段段妄想的虚无的根本不肯能的故事,明明知道历史的轨迹,明明熟悉他们每个人的结局,可依然放不下,千古一帝康熙之子究竟是怎样的掀起那样一场惨烈的夺嫡之战,这背后又有多少历史不曾书写的豪情、悲情、苦情、柔情。我始终坚信夺嫡的硝烟遮掩了他们曾经的兄友弟恭、曾经的风华正茂。
      夺嫡之争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可九子夺嫡人数之多历史罕见;从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夺嫡之幕正式拉开到六十一年康熙驾崩雍正即位整整十五年,时间之长历史罕见。这不仅仅是因为康熙儿子多在位时间长,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能力去夺。史载康熙一生共有35个儿子,排序的有24位,在他临终前成年的有14位。就穿越小说而言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是戏份最多的几位。
      好像废太子胤礽不太招人喜欢,大多数清穿小说里他都是暴虐好色之徒,只因是康熙爱后赫舍利的嫡子所以才备受皇父宠爱,最后伤透了康熙的心被两立两废圈禁至死。电视剧《皇太子秘史》里的主角就是他,不过角度完全不同。那里边的胤礽被刻画得过于多情,亲情爱情都是。其实在我看来胤礽应该是立于这两种角度之间的,他应该很优秀,毕竟是康熙手把手教出来的,如果他爹少活30年的话,我相信他即为会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然而太子之位他一坐就坐了30多年,再加上众多皇子个个优秀还形成了势力集团,面对重重压力他有些着急,马失前蹄。其实以康熙对他的宠爱程度来看只要他安安心心的当太子,不急着抢皇帝位子,康熙肯定不会废他。唉,只可惜他自己没把握住,失了圣心。
      四阿哥胤禛在清穿里大多是“外表冰冷,内心温柔”的那一型,可能是雍正皇帝的铁血手腕太过凌厉狠绝,故而作者们为剧情需要让他的内心展现出格外的温柔多情,尤以《尘世羁》《梦回大清》《步步惊心》这几部为最,个人认为《步步惊心》写的比较好,比较真实的描绘了胤禛与若曦纠葛不断的情感之路,可能是悲剧的原因,这部小说显得很悲情,每个人的情都让人感到痛。以胤禛为主角的小说都会对“雍正即位”这个清朝三大谜案之一有所解释,模棱两可也好,糊里糊涂也罢,总之雍亲王得位到底正不正谁也说不清。历史学家们对于胤禛在夺嫡期间的表现用了四个字来形容“韬光养晦”,无论历史的真相是怎样,四阿哥这一手干的漂亮,广结善缘韬光养晦,准备做的十分充足,这一点我特欣赏。至于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罪名我觉得说的有点过,他的手段是过于狠绝但这个罪名让他背似乎不太公允。记得上高中的时候王晓东老师曾经跟我们提到过这个问题,他的观点我颇为赞同,野史传闻大多出于读书人之口,而在古代读书人多为地主阶级,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等政策多是惠及穷苦农民,与地主阶级利益有一定冲突,所以读书人对他的评价不高,故意给他抹黑的也不少。个人觉得,经过九龙夺嫡之后无论是谁做皇帝,其他的几条龙下场都不会太好,毕竟夺嫡夺了这么些年,每个人多少有些势力,这些势力一旦联合,皇位保不保得住还是个问题,弄不好满人宗室内部一乱,南方反清势力反扑满人可能会被赶回东北去。总的来说胤禛是个不错的皇帝,“康乾盛世”四个字中似乎没有提到他,但他的作用却极为重要,康熙晚年过分追求“仁”之虚名,死后留下的很多烂摊子,雍正用十三年时间稳固江山打下盛世基础功不可没,其实我觉得他不必怕无脸见康熙而独埋清西陵,把江山治理好才是康熙选接班人的最终目的,他达到了这个最终目的,至于他是不是那个选定的接班人都不重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四爷胤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