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公元六百四十九年夏,唐太宗病重,朝堂内外人人都在私下猜测当今皇上还能活多久,朝堂内心思活络的人早就已经朝向太子李治门下,谁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外但凡有些学识的都开始担心现下刚刚过了二十多年的安稳日子会不会因为君王的更替带来不安定,但大多都不担心将来的新皇上会对百姓不好,都说现在的太子性格软的像糯米,跟他父皇的文韬武略比起来岂止是天与地的差距,但也就是这样的主子心眼儿好,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酷吏,酷法。
与这将要更替新君王的肃穆气氛比起来,皇城根儿下的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家倒是喜气洋洋的,虽说是郑王的后裔,但毕竟祖上就是郑王庶出的儿子,后来算算也就是扯得上个宗室关系打个祖上的名字不至于太被看轻了,在长安,随便扔块石子说不定都能砸到个皇室宗亲,所以附近的人家不知道底细的倒也不敢随便上门欺负。
到这年,这家也就只剩些牌位和在世的老爷老太太和少爷的遗孀,人丁算是稀少的很了。老爷现在还在朝中任职,只是官职不大,是个闲职,再过得几年,到了甲子也就要告老归田了。本来少爷年初也还在世,偏偏这位少爷又爱登高饮酒,大年一过完和朋友又去登高饮酒,一失足就让家里唯一的正妻成了遗孀。
本来是件丧事,家里请了高僧做足了水陆道场,少夫人一向是个柔弱的女人,夫君去世后天天不思饮食,人瘦下去几圈,先前家里人人伤心老太太也只是让厨房多烧些好吃的素食过去,可是到后来一进食就呕吐不止,家里的老仆人就上了心回了老太太赶紧请了好的郎中来瞧,果然是有孕两月了,这个喜事冲淡了大半家里的愁云。
道场一做完,老爷老太太也不让儿媳妇穿素服了,衣服上也填了些淡颜色,衬的瓜子儿脸的少夫人更是国色天香,如此小心翼翼的过了半年,到夏末的时候,已经有八九个月的身孕了,家里隔三岔五的请郎中来瞧,也请了稳婆来住,只因当年做道场时请来的高僧曾细细嘱咐过老太太,说少夫人怀的必定是男胎,远远望去少夫人身边似有五彩霞光,将来所诞之子必定大富大贵,但又隐隐看见似有黑气自西方来,所以不可太招摇否则福泽不长必定早亡,还说此子年少时定不服管教在母胎内也不安生恐会早产。走时连名字也取定了,叫李谦。老爷老太太是个极信佛的,所以唯一的孙子还没出世家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了未来小公子的名字,叫李谦。
而小公子也和高僧说的一样,让李家少夫人生生受了很多苦,除了睡觉几乎没有一时是安稳的,疼的李家少夫人又瘦了不少,到了夏天的时候穿两三层衫子还显得特别的单薄,而怀胎九月就已显临盆之兆。
这天特别的热,老太太坐在儿媳妇房内聊家常,热的身上的衫子湿透了也不敢叫把窗户支的太开,怕娇弱的儿媳妇伤风影响到生育,而少夫人也懒懒的斜躺在床上,支只手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婆婆说着话,实在是心里闷极了,才叫丫鬟小娇儿去端碗半凉的银耳汤来。聊了半日接近正午,老爷还没回来,老太太就让家仆做了几样小菜,每样装一小碗连着一小碗红枣糯米饭端进儿媳妇房内说看着她吃,少夫人本来不想吃,看见老太太都叫下人把饭放自己房里来了,也只好起身吃几口,也就才吃了几口饭肚内就剧痛起来,老太太连忙吩咐下人去唤稳婆,自己扶儿媳妇又躺回床上。这一忙就是整整半日,等得小公子出生时,少夫人已经死了一半过去,亏得小公子哭声大,硬是把娘亲从鬼门关里哭了回来。
那日傍晚老爷才从宫中回来,说皇上驾崩了。
本人是新作者,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本文有原型,有历史事件,但是,请不要从历史考究角度出发,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