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觉得生活很不让人能接受的真实性,我只对喜剧爱情类的电影情有独钟。我接受不了悲剧,不喜欢悲剧,因为看过之后会让我很长的时间心情抑郁。
《特洛伊》不是我钟情的类型,但我也一直想领略一下《伊利亚特》这部在文学史上无法让人忽视的著作,其中纠结复杂的外国人名让我理不清思绪,甚至失去看这部著作的激情。有机会观看《特洛伊》,还是期待了一下。
开篇的画面不被我理解,一个浑身伤痛的人躺在一处,一只狗跑过去舔舐着他的脸,我不知道这是谁,也不明白这与题材为战争的《特洛伊》有什么样的联系,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想起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陈清扬和主人翁之间的事情也同样不被我理解,也许这就是著作?不被大众一眼看透。
还是要耐着性子看的,也许后面就会看明白。阿基里斯的饰演者是布拉德•皮特,这是我熟悉的演员,让我有了亲切之感。第一次知道布拉德•皮特是他出演《史密斯夫妇》,在我看来是很不错的爱情电影,结局完满,俊帅的布拉德•皮特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阿基里斯以前曾听过,被母亲于冥河中浸泡的身体刀枪不入,却有致命的“阿基里斯之踵”。一直以为阿基里斯应该是《伊利亚特》和《特洛伊》中当之无愧的主角,整部将近三小时的片子看完,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故事是有所改变,但是大致没有脱离原有的主体线路。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带走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弟媳海伦。这是一件或大或小的事件,于墨涅拉奥斯来说是夺妻之恨,于阿伽门农却是可以上升为对于国家的侮辱,借此机会,展露自己长久的野心,因此发动战争。
阿基里斯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拥有盛世的名誉,天生的战争武器,怎能错过这样绝世的战争,带着表弟和侍从,一样踏上去往特洛伊之城的侵略之路。
其间的战争是真正的看点,战争胜负并不关键,几次事件的起伏吸引着我。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的不合直接影响着希腊军方的成败。两个自负的人,彼此不相妥协,让很多无辜的人失去生命,成为政治的祭葬品。
我觉得整部片子就是一场悲剧,最后的战争没有胜负,希腊军方占领特洛伊城,但是阿伽门农却被一名女祭司杀掉。阿基里斯也在特洛伊城中寻找到女祭司之后被帕里斯用箭射中脚跟。希腊似乎不是胜者,但特洛伊人被迫离开家园,同样没有赢。这就是悲剧性的结局,而悲剧的导火索却只是因为一个小王子的“为了爱情”。太多的人为此付出代价,小王子帕里斯从这其中长大,开始担负责任。
小王子帕里斯是幸福的。
赫克托是小王子帕里斯的哥哥,也是特洛伊城的第一勇士。看着赫克托,会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无奈,就像因太阳落下而不得不停下的舞步。赫克托明知道弟弟帕里斯做的不对,作为哥哥,仍然挺身保护弟弟。在帕里斯与墨涅拉奥斯决斗失败退缩的时候,用剑守护自己的弟弟。赫克托知道父王的命令不正确,不得已还要去执行,而最终的代价,因为误杀阿基里斯的表弟而被阿基里斯杀死。
赫克托在奔赴战场的时候说:“信仰神明,保卫国家,守护妻子。”赫克托最大的信念就是保卫国家,不论敌人是多么的强大。这样的赫克托与为名誉而踏上征途的阿基里斯相比无疑高大了很多。
阿基里斯因为赫克托杀掉表弟而愤怒,寻求复仇。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到可笑的荒谬,难道死在阿基里斯赴往名誉之路上的人们就不无辜了吗?当你的表弟出现在战场上,连你的亲从都认不出来时,如何能让赫克托对侵略家园的你报以宽容?这就是人的劣根性,我以旁观者的姿态不屑阿基里斯的做法与愤怒,但是当局的阿基里斯完全陷入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却也没有反思自己曾经让多少的父母失去儿子,多少的妻子失去丈夫,又有多少的孩子失去父亲。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平凡的人只是掌权人的铺路石。
帕里斯不是英雄,即使他杀掉了阿基里斯。因为他的不负责任,陷国家于战火,父亲、哥哥、还有战士失去了生命,整个国家的子民失去了家园。
特洛伊的王不是英雄,他作为国家的主人,全称子民的国父,却只记得帕里斯是自己的儿子。
阿伽门农不是英雄,即使他几乎建立庞大的帝国,将领土统一也指日可待,却也是牺牲四万的战士只为攻下特洛伊这座城,为自己的政治生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基里斯不是英雄,在平凡的活和伟大的死中做出把生命先给最有意义的时刻,却还是让众多的人为他书写血染的功勋。
赫克托才是英雄,即使他沉睡了。独自一人出城面对阿基里斯的怒火,致死守护着特洛伊。即使他没有像阿基里斯一样被呼喊着名字,即使在死后被阿基里斯拖着尸体绕城三圈。但是夜晚在特洛伊王乞求阿基里斯归还赫克托的尸体时,阿基里斯流下泪水,这便是对赫克托最好的祭奠,赢得对手的尊重。
特洛伊的子民于山中回望自己燃火的家园,火光映照着他们并不绝望的面庞。只要活着,就是希望。
英雄沉睡于心中,总会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