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初试锋芒 ...
-
揽月关过了便是卧虎关,阎铁带着暮雪,特意先去踏勘了地形。
回到大帐之中,阎铁问手下诸位对于卧虎关的想法,大家都不说话,连季子林都一言不发,端坐一旁跟佛似的。
暮雪明白这是给自己机会,当下站起来指点着军事地图讲出自己的想法:
卧虎山地形甚为独特,我的想法是命人在山前将枯草铺在地上,洒上火药,以炮响为号,等收到信号一起发火箭。然后这边,敌人惊慌失措之下必会向这条小路逃走,安排五百士兵,在这边山涧水口处,将口袋装满沙土,将涧水堵住,待敌兵到来,放水淹他。若逃过山涧,在这边的夹山道上安排人预备滚木擂石,砸他个天昏地暗,嗯,我就想到这些。
暮雪说完,颇为不安地看着阎铁,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如何,却不知他一言既出,有人已惊得呆了。季子林自诩从军多年,深谋远虑,也不曾想到这三步,那山涧之水,季子林也想到要利用上,这尚且不算什么,可是想到用水之后再安排人伏击,这就需要一定的经验了,至于之前暮雪首先想到火攻一计则是季子林也没有想到的,季子林心中不由暗叹,这暮雪的心机委实是了不得。
殊不知这三条计策能够出炉,那也是暮雪苦思良久的,虽说阎铁是三军统帅,他让自己来做参谋好似也不算什么大事,可是人心各异,倘若自己真的一无是处,别人便当面不说,私下里免不了要议论的,所以暮雪一心想着不要丢脸,不能丢脸,事前先和阎铁用千里眼反复观察过地形,又将兵书所讲一一对照,暗自在内心筹谋许久才说出来,心下颇为忐忑,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
阎铁面带微笑,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反而看向季子林,子林说呢?
此计甚妙,我们先让韩烈将军去引卧虎关总兵出来,至山前,之后一切依夫人的意思行事,不过最后须得安排一员将官带领兵士埋伏在此处,如果尚有残敌逃出便一举成擒。
好。阎铁当即点头,就是这般,韩烈你去引卧虎关的总兵出来。呼延东你带五千兵马埋伏在最后,谭震平,王肆你二人带三万精兵,人含枚,马衔铃,悄悄埋伏在卧虎关附近,待韩烈引了卧虎关总兵出来,你们便深入腹地,给他来个斩草除根,让他有家回不得。
暮雪的计策经过季子林和阎铁的补充,圆满了。
众将纷纷领命而去,只待晚上行动。
话说当夜,韩烈领了若干兵马来到卧虎关“劝降”。
那卧虎关总兵名叫封华的站在城头破口大骂:“无耻贼子,投降变节,尚有面目来此说项么?”
韩烈就怕他不骂,从从容容地把暮雪之前准备的演讲稿背出来:“南楚令狐国主,兵甲精锐,气势如虹,兴仁义之师,近征逆命,眼看收功于指日,但不忍生灵肝脑涂地,所以命我前来劝降,识时务者,速速开关纳降,可饶你一命,否则杀进关去,鸡犬不留。”
封华暴跳如雷,骂道:“无耻小人,背节叛国!人人得而诛之!待我亲自砍下你的狗头!”
随即命人放下吊桥,点齐兵马,杀出关来。
俩人刀来枪往杀了个难解难分,韩烈觑着时机,虚晃一招,引着那总兵向卧虎山而来,封华身后副将看看不对,劝道:“前方恐有埋伏,将军小心为上。”封华稍一迟疑,韩烈便在前方大喊:“良臣择主而侍,我转投明主乃深明大义之举,你固步自封就好比釜中之鱼,看看待死。”
封华二话不说,催马追上,挺枪便刺,韩烈与他交手几回合,拨马又逃,边逃边喊:“前面我早设下埋伏,你敢来便死在此处。”封华更不答话,只管催坐骑穷追不舍,刚到山前,只听一声炮响,天摇地动,火炮火箭齐发,点着地下火药和枯草,烈焰腾腾,烧得士兵哭爹喊娘,乱成一团。此时哪里还有韩烈的影子,封华眼见中计,慌不择路,带了手下残部往小路逃窜,忽然半空中一声巨响,一道银线从空而至,越来越近,终于化做波涛滚滚而来,封华眼见人随水滚,战马也立脚不住,慌忙下令回兵,可这时哪还有人听他的,大家慌不择路都往谷口跑,封华只得跟上,于是又进入了第三道防线——被石头砸个正着。
此战阎铁大获全胜,活捉了卧虎关总兵,着人押送回京,顺便报讯,而卧虎关,从此就归了南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