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成亲 ...

  •   沈凝华用手轻轻的抚平有些凌乱的衣袂,向刘启微微颔首致意,在他通报之后,便独自进入了书房。

      进去之后看到易士英和宇文同护都在,她顿住脚步,静静的站着。

      “既然沈姑娘过来了,那末将便先告辞了。”宇文同护见着沈凝华已到了,便向易士英作了个揖,先行离开。

      “嗯。”易士英点头微笑,又吩咐丫鬟奉上了茶,转眼看向沈凝华,“沈姑娘不必拘礼,请坐。”

      听到他的话语如此客气,沈凝华垂下眼帘,似不可闻一般轻叹一口气,问道,“不知易郎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你住在府上也有数月了,可还习惯?我见着你很少在府中走动。”

      “多谢易郎记挂。我还好。只是前些日子天气烦闷,便少有出门。”

      易士英一边若无其事的望了一下窗外,一边轻轻开口,“我看着今日天气很好,沈姑娘不介意的话,可愿意随我一同去城中走走?”

      没想到他会这样说,沈凝华似乎有些愕然,但转瞬便恢复了平静的浅笑,点头答道,“也好。”

      虽然沈凝华住到府上已有些日子了,但二人还是第一次一同出门。见到他们一同出去,且没有带随行的下人,府里的小丫鬟都有些惊讶。

      “我还以为将军不喜欢这位沈小姐呢,没想到今日居然会独自带着她出门。”说话的小丫鬟着一身藕色衣裙,一双大眼睛很是机灵。

      “胡说什么,沈小姐是将军的未婚妻,当然是将军喜欢的人。”染翠听她出言无状,低声喝道。

      珠玉眼珠子一转,分辨道:“可是府上不是还住着一位……”

      还未待她说完,染翠便狠狠瞪了她一眼,语气更加严厉,“这些话是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可以说的吗!”

      叫珠玉的小丫鬟吓得连声应诺,不再多言。

      此时已是初秋时分,天气日渐凉爽,易士英与沈凝华在城中随意的边聊边走,气氛不再如同之前一般生硬,显得融洽且轻松。

      二人闲闲的走着,转过一个街道之后,眼前突然出现许多正在新建的房屋,旁边还有些房屋明显有被火烧的痕迹,沈凝华的神色微微一滞,看着那些被烧毁的房屋疑惑道:“这是怎么了?”

      “这些房屋都是上次僰人与元军里应外合制造暴•乱时被烧毁的,段大人已下令重修房屋,但因为情况所限,虽已过去半年了,很多房屋都还未能再修建好。”他说着又看向那些蜷坐在街角的百姓,眼中流露出一丝悲悯,“这些百姓,有的不仅在这场暴•乱里失去了自己的家,还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他说完便侧过头看着沈凝华,见她的神色似乎微有变化,他沉吟了片刻轻声道:“走吧。”

      “嗯。”她也不再问,垂下头,跟着他继续向前走。

      “其实有件事,我有些想请问姑娘。”易士英似是无意的问道,说话间并不看沈凝华,只是注视着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姑娘可是曾与蒙古人相识?”

      虽然是问这样一个问题,但他的声音却是温柔且平缓的,让人没有一点压力。

      “我确与蒙古人相识。”沈凝华并没有因为他的问话而觉得惊讶,如同早已料到一般镇定的回答,“当年父亲调任随州不久,便遭遇元军攻城,后来……父亲死在那一场战争之中,家中数人只有我一人活了下来。”

      她说到这里忽然凄楚一笑,“我一个人在外流落这么多年,自然遇见过蒙古人。说来易郎或许不信,我曾被一个蒙古人所救,但其中的缘由我不愿再提及,还望易郎不要介意。”

      听完她的话,易士英沉默片刻,略带自责的说道,“对不起,让你想起了伤心事。”

      沈凝华轻轻摇了摇头,低声道:“我知道易郎你的疑虑,说来还是我不好。”

      “是我冒昧了。”

      仿佛想起了往事,沈凝华双眼有些迷蒙,继续柔声说道。

      “从你提亲当日到现在,一转眼都快十年了。不知易郎可否在意过,凝华虚岁已经二十六了。”她说着似是自嘲一般轻笑一声,“已是老姑娘了。”

      易士英突然觉得有些尴尬,不知该作何回答。他近来忙着处理军中事务,甚少想到关于沈凝华的事,就算偶尔想起,也都是想的她的身份与立场。

      本来今日是想着带她出来走走,看一下那些元军和僰人对凌霄城造成的伤害,借机会询问她关于蒙古人的事,没想到现在却听见沈凝华如此感叹,倒是让他措手不及。

      见他沉默,沈凝华低下头,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袂,“或许易郎会觉得凝华不知廉耻罢,这种事怎么能说出口,但我真的想知晓,易郎可还是一如当年一般,愿意娶我?”

      听了她明确的提出成亲之事,易士英一愣,神色一瞬间变得极其复杂,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沉声道:“此事是我忙于军中事务而疏忽了,我会安排的,你别多心。”

      他虽然知道她方才的话仍是有所隐瞒,但是她既然是他的未婚妻,如今又无依无靠,年纪也已经不小了,他又怎能推说不肯娶她。

      但一想到要成亲,他的神色却又忽然有些黯然。

      ——

      “听说易将军要和那位沈姑娘成亲了。”

      似乎没听见他的话一般,舒澈继续练剑,并不答话。

      “哥,你最近有点奇怪。”舒灏一边往嘴里扔着糕点,一边若有所思的打量着正在舞剑的兄长。

      “什么日子?”舒澈终于放下手中的剑,反手擦了擦汗,走近舒灏身边,面无表情的问道。

      “好像是下个月初五。”

      “我去一下将军府。”

      他说完话便走了,留下瞠目结舌的舒灏在那里苦苦思索,自己兄长似乎真的是有点奇怪呢,最近这段时间哪里都不去,那个朱姑娘过来看他,他也总是避而不见,怎么听见易将军要成亲了就突然急匆匆的赶过去了。

      舒澈到了将军府,先是去恭喜了易士英。道贺之后,他便提出想顺道看望一下王祈依。

      王祈依与映荷正在收拾衣物,听刘启通报说舒澈过来了,正在偏厅等她,有些讶异道:“舒公子怎么过来了?”

      她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去了偏厅。

      舒澈见了有些消瘦的王祈依,眼帘微垂,掩过了眸中的神色,淡淡的开口问道:“王姑娘可还好?”

      “我很好,舒公子是过来给易将军道贺的吗?”王祈依脸上仍旧挂着一抹浅笑,声音平静。

      他点点头,抬眸看着她,并不说话。

      二人都是不善言谈之人,沉默了好一会,舒澈终于开口打破宁静。

      “方才听说王姑娘不日便要搬出将军府了?”

      “嗯。”王祈依不好意思的笑笑,“易将军要和沈姑娘成亲了,我一个外人住在这里成什么样子。”

      “那姑娘准备搬去哪里?”他说话的神情依然淡漠,但话语中却不经意透露出些许关切之情。

      “先去客栈住段时间罢,我也不想再叨扰其他人了。”

      “嗯。到时再去看望姑娘。”舒澈顿了顿,似乎有话要说,犹豫片刻,开口却是道别,“那么,在下先告辞了。”

      待他走后,原本一脸笑意的王祈依忽然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虽然方才提到关于易士英与沈凝华成亲之事,她看似很平静,但其实手却在发颤,完全是硬撑出一副平静笑容。

      成亲。是的,他们要成亲了。

      那日她果然是做了小人,她怀疑沈凝华和蒙古人有关联,但人家转眼便要与易士英成亲了。

      听说他们要成亲之后,她倒是再也不生气。当日她气得近乎失去理智,事后再回想,也知道易士英不会是这样是非不分之人,既然要成亲,看来之前真的是自己误会了沈凝华罢。

      自从那日之后,她和易士英便再也没有见过面。只有她提出要搬出将军府时,易士英专程派人过来看了她,安排了相关的事宜,之后,便是再无牵连。

      虽然在同一个府邸,二人似乎都有心躲避,竟是真的没有再见过。

      这些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保持着理智,人前人后,不敢流露出一丝不应该有的情绪。

      只是自己的那颗心,却是半点不受理智的控制。

      ——

      十月初五。

      天朗气清,惠风庆云。正是一个吉日。

      早在九年前,易士英与沈凝华便已经行过纳采、纳吉、纳征等礼节。如今情势所限,一切从简,加之沈凝华就住在将军府上,又无亲人,便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

      所以成亲这日,只是简单宴请了客人,在将军府上摆了酒席。

      王祈依赶到时,只见府上张灯结彩,门上贴着刺目的大红喜字,门口陆陆续续还有前来的宾客,脸上都是一派喜庆之色。

      她忽然想起第一次来将军府时,见到的也是类似的场景。腊月二十八,她应邀来赴团年宴。跟着前来引路的仆从一步一步走进府里,当时的她虽然略有紧张,但心中却还是有欣喜的。

      如今也是一步一步走进府里,却是每走一步都艰难无比,每走一步都让她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