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节外生枝 ...

  •   甘城。
      铁桢正立在帐中,眼望地图,忧心忡忡,耶朵留下空城,率几万大军绝尘而去,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三弟和二弟所在的青城,以三万之众,迎八万之敌,胜算能有几何,虽相信三弟之能,却仍忍不住担忧。这时,阿罕进来道:“殿下,苏将军到了。”
      铁桢大喜,急道:“让他进来。”
      苏堂满脸疲惫,一身风尘,大步走进,青城离甘城有五天的路程,信本该早到,奈何路上遇到一群群匈国的逃兵散勇,为了避开他们,绕了许多冤枉路,直到今日,方才到达目的地。因想着丽君的嘱咐,不及歇息,就来见铁桢。
      铁桢向他笑道:“苏将军一路辛苦。”
      苏堂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殿下,张监军的信。”
      铁桢立起身,几步走到他身边,接过信,打开就看。看完之后,双眉紧锁,神情犹豫。
      “张大人要属下禀告殿下,只有将其它五城全部拿下之后,方能解青城之围。”苏堂道,心中极不情愿,但他为人耿直,自知此事关系战局,却不得不说。
      铁桢背着手,在房中来回打转,神情越来越忧虑。
      阿罕察言观色,知他心意,忙道:“殿下,张大人所言极是,眼下还有两城,尚未攻克,若此时回援青城,时机不宜。”
      铁桢心中不悦,却知他说的有理,回援青城,可能功亏一篑,但不及时施救,青城若有失,他又该如何。回想这几日,每每想到身在青城的三弟,心中便如刀割一般,食不知味,夜不安枕,她若有事,他必痛惜一生。
      如今之计,只有尽快攻下最后两城,便付出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铁桢回到书案前,挥笔写下书信,递给阿罕,道:“阿罕,你速将这封信送给张大人。”
      苏堂抢先一步,接过信道:“殿下,让属下去吧。”
      铁桢笑了笑,道:“不可,苏将军一路辛苦,不如到帐中歇息几日,送信的事,让阿罕去即可。”
      “末将比阿罕更熟悉路径,还是让末将前去送信。请殿下恩准。”苏堂语气坚决。
      铁桢沉默片刻,笑道:“也好。你去吧,一路小心。”
      “告辞。”苏堂转身离去。铁桢招手唤来两个侍卫,向他们道:“暗中保护苏将军。”侍卫领命离去。
      阿罕走到帐前,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默然良久,回身向铁桢道:“殿下,这是为何?”
      铁桢唇角露出笑容:“校场比武之后,我命人暗中查过他的身世,十年前苏科一家被海山联合木颜,诬以谋反罪名,满门抄斩,只有年仅十三岁的独子苏尧被管家和忠心苏科的老仆拼死救出。去向不明,我和父亲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他,没想到他就在佑民寺的一处禅房中落脚。而他从前的管家已经剃度,做了佑民寺的僧人,法号戒空。”
      “即是忠良之后,自然不能有失。更何况他与海山有血海深仇,正可为殿下所用。”阿罕面露喜色。
      “只是不知他和三弟是如何相识的。”铁桢喃喃低语,见阿罕疑惑地看着他,很快扬声道:“传骠骑将军许知远。”
      不一会,许知远穿着盔甲走了进来,向他拱手道:“末将在。”论辈份,他本是铁桢的表哥,亦是他的大舅子,但因着皇后和太子两党的关系,彼此并不和睦,这点他心里也明白,这次铁桢派他领五千人袭拢敌军,幸未出差错,否则定会军法处置他,此时又唤他来,定是为攻城之事。
      果然,铁桢拿起桌上令牌,向他道:“许将军。你率三万军,即刻启程,五日内攻下安城。”
      “五日?”许知远震惊不已。安城守备坚固,且有两万敌军,五天的时间,怎么攻得下。
      铁桢并不看他,语气忽转严厉:“五日内攻不下安城,提头来见。”许知远虽归属海山党派,却是大将之才,颇有沙场作战之能,将安城交给他,又有军令在前,相信定不会负他所望。
      知他言出必行,表哥和大舅子的身份亦救不了自己。无奈之下,许知远双手接过令牌,躬身退了出去。
      铁桢又扭头吩咐阿罕:“点齐三万骑兵,我要亲自率军攻取阳城。”
      阿罕大惊,慌忙出言劝止:“殿下,阳城亦有两万守军,城高河深,殿下千金之躯,不可涉险,不如另派其他将领。”
      铁桢笑着摆手:“自入北地以来,我一直坐镇后方,只司指挥之职,并未上过战场,长此以往,如何降服军心。今日我要借夺取阳城之战,为我军助势,让这些将军心悦诚服。”
      阿罕犹豫道:“殿下说的虽然有理,只是……。”
      铁桢挥手打断他的话,穿戴衣甲,大步出帐。帐外,旭日东升,放出万道霞光。
      青城。
      我穿着一身便服,在少华的陪同下,巡视各处城墙,每道城门内都镶以铁板,以铁条加固,门内挖有一条十米宽,几十米深的暗沟。就算敌人侥幸攻进来,也会掉入暗沟,被沟底的利刃夺去性命。
      粮食、布匹、木炭按人口配给,我和少华也不例外。城墙上竖着许多稻草人,用来采集敌人射过来的箭支,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已经守了十来天了,城中三万军伤亡惨重,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不过一万人而已。
      我在城南辟了一座专门的军营,用来看护受伤的将士,城中医疗条件简陋,没有什么止血治伤之物,我将自己在学校所学救护包扎之术悉数传给军医和一些临时调拨来帮忙的老百姓。
      城外响起阵阵战鼓,敌军又开始攻城了,领军的首领是耶朵王子,匈国的王位继承人。这是他们回国的必经之路,无论如何都要攻下,所以攻势之猛烈,无法想象,我命士兵用蘸上火油的弓箭,烧沸的开水,石块,所有可以用上的守城器具,全部用上,连城中青壮丁也一同上城守卫,大家同仇敌汔,共御外敌,看城中景况,还可勉强坚持数日。只是送信去的苏堂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让人忍不住担忧。
      匈军大营。
      苏堂悄悄行至营地外,见一个士兵出来,急忙跃身上前,一剑抹了他的脖子,又将尸体拖至树后,换上他的衣服,这才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迎面有说话声传来,苏堂急忙闪身躲到帐后。两个士兵从他前面走过,说的是匈国语,苏堂凝神静听,里面屡屡提到郡主二字,语气十分暖昧。心中疑惑,悄悄跟上他们,到了一处雪白的大帐前,贴在帐外偷听。
      “滚,都给我滚。”一个盘子扔到帐布上,溅起一片油迹,苏堂顿时呆住了,这女子的声音他好生耳熟,象在哪里听到过。
      两个匈国女子打扮的丫环从里面匆匆走出来,到了帐外,掩嘴笑道:“这位姑娘的性子,可真让人受不了。二王子为何要把她掳了来?”
      另一女子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听大王子的意思,要用她逼青城守将投降呢。”
      先前的女子疑道:“不过是个女人,青城守将会同意吗?”
      另一女子压低声音道:“这件事,我只告诉你知道,听说这位姑娘是□□的郡主,还是率领□□军队的大将军铁桢的未婚妻。大王子说了,明日若还攻不下青城,就要把这位郡主绑起来,在城门外示众。”
      先前的女子道:“中原人的性子都很犟,而且把名声看得很重,恐怕不会答应大王子的要求啊。”
      另一女子笑道:“大王子说,若不能逼张好古投降,就要用他交换这位姑娘,他们中原人即然这么讲义气,眼见郡主在前,不怕他不答应。”
      先前的女子沉默了一阵,忽然噗哧笑了出来:“阿茵姐姐,你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是不是大王子私下告诉你的啊。”
      “死丫头,胡说。”另一女子娇嗔道。随后传来两人的笑闹声,渐渐远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