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实验 ...
-
之后的几日,刘禅在宫中果真没见着黄叙的身影。想起廖樱樱那件事,她只觉得心里发堵,找姜维旁敲侧击的问过两回,奈何这人嘴巴严得很,只字不肯透露,反倒还不咸不淡的嘲讽了她两句。
刘禅倒也不气恼,背着手,哼着曲,站在院前,眯着眼道:“姜伯约,你此刻笑得开怀,就不知等我登基那天,你是该笑?还是该哭了?”
“你——”姜维听她这么一说,若有所思想了一阵,发觉话中含义,脸色立时难看起来,“刘阿斗!你休想威胁我!”
“那你应该对我客气点。”刘禅冷笑道,又说,“以前我任你欺负,是不愿同你计较,可现在我心眼小的很,那就未必不找你的麻烦了。”
姜维闻言,气血上涌,狠狠瞪了一眼刘禅,握着拳头道:“你尽管来,看我姜伯约会不会怕你!”
“怎么?还想动粗不成?”刘禅挑挑眉毛,望着边上干枯的老树,语气微微有些失望,“姜伯约,你跟在丞相身边五年,便只学会这些玩意?”
“不是……”姜维颇想反驳两句,奈何呼吸一滞,不知从何说起。
刘禅负手,在院中缓缓踱着步,宽大的衣袍在地面轻轻刮过,发出细碎的响声:“年尾一过,丞相便入古稀之年了罢?”不待姜维回答,她又顾自说道,“你以为,丞相这些年为何事事都要问过你的意见,又为何去哪里都要带着你,对你百般照顾?”
“我……”姜维哑然。
“丞相对你寄予厚望,将你视做接班人,才多加关照。可你呢?自以为跟着丞相学了点皮毛,便来我面前耀武扬威?”刘禅眸光幽冷,摸着老树凹凸不平的枝干,轻蔑的扫了一眼姜维,“不说这些了,我只问你一句,你可知做臣子最重要的一点的是什么?”
姜维微怔,他记得丞相曾经说过——“是忠”。
“你忠于谁?”刘禅冷冷看他,“忠于我父王?抑或是忠于大蜀?”
刘禅眸光落在姜维微微发青的面容上,稍稍一顿,又转开,慢慢说:“我希望你能自己想明白。”
姜维这时早已没了脾气,怔怔站在宫门处,神情呆滞。
刘禅长长叹了口气,“姜伯约,你并不笨,甚至可算的上聪明了,但不知为何,你们偏都要跟我过不去?你们莫不是忘了,我是大蜀的储君,就算不受我父王疼爱,不为他所喜,将来也是要登基做帝王的人。只要我登基,你们的生杀大权便握在我的手中,到时我若真心想报复,谁能逃得过?”
话音落地,是一片长久的沉默。
半晌后,姜维闭了闭眼,半弓腰,朝她一拱手,“是伯约糊涂了,小主公对不住。”
刘禅虚扶他一下,又踱着步子道:“你既肯叫我一声小主公,我便大度一些,前尘往事一笔勾销,不再与你计较。”
“多谢小主公。”
刘禅“嗯”了一声,又问他:“你可知居上位者,第一要学会的是什么?”
姜维一愣,随即答道:“丞相说过,喜怒不形于色,要让人摸不透心中的真实想法。”
“那便是了,你该好好想一想日后该如何学着做个好丞相了。”刘禅提醒他。
姜维面色如常,眼如沉潭,已看不见什么波澜,他微微颌首道:“多谢小主公点醒,伯约有如醍醐灌顶,感激不尽。”
自此以后,即便二人多么合不来,姜维再也不曾主动挑衅过刘禅。
而刘禅也没想到,游说姜维会如此容易,她本以为要很久的,毕竟姜维对她的厌恶也算根深蒂固。
.
许久后,黄叙就此事问过姜维。
只看姜维无奈道:“那日我若不认错……她恐怕会一直念叨下去。”
一不小心路过的刘禅:“……”
.
因着路上秋雨不断,赵云的行程比预先估计的,要晚上那么几天。
待回蜀中见刘禅时,已近九月半。
多日未见,赵云消瘦了许多,俊朗的眉眼间满是倦意,他看了刘禅,立即忍不住上来拥住了她:“小主公,听说你前些时日病的厉害,好些了吗?”
扑鼻而来的男人气息,刘禅略有些不适应,她稍稍挣开了些,才不太自然的答道:“早好了。”
赵云察觉到怀里她抗拒的动作,心里一沉,颇有些失落,然而也只是一瞬,他便松开了刘禅,垂袖立在一旁:“东阳县的形势很不妙。”
“怎么了?”刘禅微惊,“可是陆逊攻城了?”
赵云轻轻点头,随即道:“不止如此,吴军好似洞悉我们的一切行动一样,次次都能扰乱我们的部署。”
“莫不是王山那几人通风报信?”刘禅猜测道。
赵云摇摇头:“他们尚在牢里关押着,等候小主公回去发落。”
“可有漏网之鱼?”刘禅又问。
赵云道:“五十人,一个不少,应当是没有了。”
“那可怪了……”刘禅喃喃。
赵云垂眸,剑眉微皱,看着她俏丽的面容道:“在末将看来,会出现此等情况,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军中出了——”
奸细。
刘禅沉吟一瞬,便道:“先莫声张,待我同你回去后,再想办法把那内鬼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