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1) ...

  •   大央皇宫,百年难遇一次盛宴。
      初雪方降,皇宫的里里外外都染上一层银白。宫女太监们忙碌着把红绡挂上殿檐,在回廊摆好花景。
      匆忙的脚步声响起,随即尖锐的喊声传过小道:“九皇女来了,都给咱家悠着点!”
      摆着盆儿的太监慌慌张张拍去身上的土灰,挂着红绡的宫女也顺着梯子下来。
      宫里人来人往,都知道掂量地位。皇族九位子女,怕是这位尚且年幼的九皇女最得皇帝宠爱。如今这会儿摆花弄土的,万一把九皇女磕着、碰着,罪名可就难当了。
      转了个弯,温临晚缓缓看向回廊。
      太监宫女都低垂着头,瞧见那拖着宫裳而来的温临晚,立刻齐身跪下。
      “参见九皇女。”
      “起来吧!”温临晚越过他们,眸中微显恼色。
      身后的侍女暮禾忍不住笑起来,声音虽小,却被她听在耳中。
      “暮禾,你笑什么?”温临晚回头看了她一眼,稚嫩的嗓音带着几分不满。
      暮禾扑通一声跪下,连忙说道:“暮禾只是以为九皇女以此为趣。”
      温临晚看了她一眼,冷哼道:“我又不是书画里吃人的妖怪,怎么会看着有趣,书上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女儿家更是千金难求,这些人跪在我面前,都是要折我的寿么!”
      “奴才不敢!”跪在地上的太监宫女听了,更是惶恐,不由得连连磕头谢罪。
      久闻九皇女年纪虽小,却是脾气暴躁,私下里,大家觉得多半是她跟着早些时日浪迹江湖的八王爷久了,染上了这不知进退的性子。
      可皇族之人,谁又说得准。
      “八皇叔说过,拘小节者便无分寸,规矩虽然要守,但是也不能死板,下次见到我,通报一声便好,不用这么齐刷刷跪在我跟前。”温临晚说完,便朝前头走去。
      一张细致的小脸在宫裳的衬托下,也多了几分皇族的威严。
      暮禾起身连忙跟上去,跑了几步,才回头对着地上的人说道:“都起来吧,九皇女说的话,就当听过了,也别记在心里。”
      话音刚落,她也不顾后头人的反应,边跑边朝着温临晚喊道:“九皇女,等等暮禾啊!”
      宫人们瞧见那两道影子远了,才长舒一口气,慢慢站起来。
      “亲政王爷……”不知谁又推了谁一下,他们又看到面前站着一身杏色衣袍的少年,立刻又跪了下来。
      面前的少年眉目清隽,一副儒雅的模样,这便是刚承父职尚且十六岁的亲政王爷。
      白将离唇角带着微讽的笑意,看着远去的两个人半晌,才垂眸淡淡道:“都起来吧!”
      这处地方,是去主殿的必经之路,这群宫人一日便得停下数次,参拜来来往往的君臣,见到皇亲国戚,于他们便已是习以为常。
      不过按照以往……九皇女方去,亲政小王爷既然来了,这后头……
      为首的太监朝白将离身后看了一眼,浑身的汗又冒了出来:“奴才……参见崔妃娘娘!”
      宫里有些奇奇怪怪的事儿,说不上真实,却又有几分扑朔迷离。就说这亲政小王爷又遇着身处深宫的崔妃,便是一件稀奇古怪的事。
      “亲政王。”崔妃是小国比龄和亲的公主,如今眉眼间的风情尚在,却早就不如当年的风华。她朝白将离颔首,眸中闪过一丝怜爱。
      “崔妃娘娘。”白将离朝她一辑,然后微微一笑,少年的清朗浮现在眼角,“九皇女方才离去。”
      “我知道,我只是想……”崔妃语气间隐藏着几分黯淡,若不是情到心底,倒还真没人能听出来。
      为首的太监岂是平常人,听崔妃的语气,冷汗冒出额头,总觉得这事情还是不对头。崔妃娘娘是九皇女的母妃,平日里不见娘娘同九皇女亲热,倒是遇上亲政王,话还多了些。
      “崔妃娘娘怕是关心九皇女,才如此匆忙,将离也不敢打扰娘娘,请娘娘先行。”白将离话中客套,听在崔妃耳中,神色却变了几变。
      这表情都入了白将离的眼中,他忽然柔声道:“天气寒凉,崔妃娘娘保重凤体。”
      “好……好……”崔妃听了这话愣了愣,随即眸中湿润起来,她低头看了手中绣着女儿家喜爱的花纹的小坎肩,又看了眼白将离,面色闪过几分不自在,手指紧了紧,这才朝他点了点头,与他擦身而过。
      “礼总管,你说崔妃娘娘是不是一心为了九皇女?”白将离忽然走到为首的太监面前,轻声问道。
      太监浑身一震,结结巴巴的开口:“崔妃……崔妃自然是为了自个儿的骨肉。”
      “骨……肉么?”白将离把这两字在唇边念了几遍,恍若觉着什么好笑的事儿,缓缓弯起唇角。
      “亲政王,奴才什么都不知道,奴才只是一时嘴贱,您可别往心里去!”太监心里一惊,连忙磕了个头。
      “起来吧,冬日里寒,礼总管可别落了病根。”白将离淡淡说道,然后从他身边走过。
      等着脚步声远去,太监才瘫软下来,抹了把脸。
      “礼总管……您……您……”他身后的小太监看了他一眼,忽然惊呼一声。
      “作死啊,这么大惊小怪的!”太监没好气的拍了一掌他的头,才颤颤巍巍的爬起来。
      御花园的花还没摆上,他也得去看看,想着这些烦心事,太监又白了那小太监一眼,然后拍拍衣摆离去。
      小太监抖着手指,依旧瞠目结舌。
      奇怪,礼总管方才还白净的脸上,怎么就愁出了两个眼袋?
      傍晚时分,皇帝大臣和席海国的使者已经都入了座。
      席海国多以游牧,隆冬时节都是篝火满地。皇帝为了安抚这些使者,便吩咐在大殿外燃起熊熊篝火。
      火光照亮了天空,倒也把外殿熏得暖和起来。
      皇帝看着席海国献来的舞姬,乐呵呵的把坐在一旁的温临晚招了过来。
      “小临儿,你跟父皇说说,这下头的舞姬,哪个最美?”
      温临晚拖着长裙,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皇帝身边。皇帝拉着她的小手,任她蹙起秀气的眉,打量着下头。
      “该是中间的那个。”温临晚看着那女子眉间妩媚,约莫着二八年华,正是少女风华正茂的时候。她又看了眼自己的父皇,轻声道:“听闻席海国美人如云,父皇可是动了心思?”
      话被这么个小人儿说出来,皇帝忍不住大笑:“父皇怎么会是如此三心二意之人?”
      下头的大臣连忙附和着,暗地里都擦了把冷汗。
      这九皇女,实在不知分寸,说是童言无忌,可这面子上……
      为人母妃的崔妃坐在不远处,却对着这一切丝毫没有反应,她面色惨白的盯着那个舞姬,十指紧握,涂着丹蔻的指尖狠狠的陷入掌心。
      “临儿,日后朕替你在席海找个容貌俊美才华横溢的夫婿,让他入我大央皇室可好?”皇帝越看越喜爱这个女儿,嘴上忍不住逗弄几句。
      “皇上!”崔妃这话倒是听见了,她心里一惊,蓦然起身间打翻了的案几上的酒盏。身旁的侍女手忙脚乱的为她拭去酒痕,她却只是紧张的看着皇帝。
      “怎么大惊小怪的,坐下吧,朕就是随口说说。”皇帝瞥了她一眼,眉间冷淡下来,却还是拉着温临晚的手,朝着跪在下头的舞姬说道:“都起来吧,礼庆,打赏她们。”
      礼庆领着宫女走上前,把玉盘里的上次一样一样给了。等到中间那位舞姬抬眸看着他,礼庆腿蓦地软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就冒了出来。
      “我的祖宗,您怎么就来了……”他嘴里喃喃,抹了把汗。
      主位上的皇帝没有看他,只是慈爱的看着温临晚,问道:“小临儿不要夫婿,那以后你想做什么?”
      温临晚看了眼皇帝,又看了眼坐在右边的八王爷,稚嫩的声音扬起:“临儿自是想和八皇叔一样,自由自在……”
      “咳咳,皇上,临儿说着玩呢!”八王爷拱手道,看着皇帝有些落寞的神色,连忙打圆场:“九皇女这么想,也定是为了皇上。”
      “父皇,临儿听闻您曾说大央主商,日后若有机会,必然替父皇分忧。”温临晚朝着皇帝软声说道。
      皇帝听闻,心中激动起来,女儿年纪小小,便已经有如此的心思,真不愧……不愧是她的女儿!
      一把把这被自己疼入心坎的女儿抱上膝头,皇帝摸了摸她的小脸,又看着她身上的宫衣,皱起眉头对这一旁的老宫女说道:“去给九皇女拿件坎肩来,这天寒地冻的,着凉了怎么办!”
      话说完,他又冷冷的瞥了崔妃一眼,崔妃身子微僵,膝上的手松了松,那件绣了花的小坎肩悄悄的落在了地上。
      “皇上。”忽然站在中间的舞姬开了口,这声音柔软却不失力道,听到温临晚耳中,隐约有些熟悉之感。
      她忍不住看了坐下的崔妃一眼,发现她的目光复杂的看向那个舞姬。
      “使者请说。”皇帝拍着温临晚,朝着舞姬动了动手指。
      舞姬拜了拜,站直柔软的身子,轻声道:“席海不主商道,多年来依靠着小国比龄,如今有幸能与大央结为同盟,便是我席海之荣耀。”
      “朕早有此意,不过席海国后几番推脱,朕也不好多言。”皇帝淡淡一笑,看着面前眉目尚有几分眼熟的舞姬,又不着痕迹的望了一眼左边下方坐着的亲政王白将离,这才缓缓又开口:“如今使者前来,着实落了朕的心思,今日得此良信,怎能不举国欢庆呢!”
      “皇上圣明!”舞姬高声应道,然后舞袖微展,施施独行,“就请陛下赏舞一曲。”
      话音方落,鼓瑟吹笙,舞袖飞扬,竟然是一曲庆升平。
      皇帝抚掌而笑,随即摸着温临晚的头,笑道:“临儿,倘若这山河在你手中,朕也宽心了。”
      这话甫出,群臣皇子皆是面色一变。
      大央从未有过女帝,皇帝的意思,竟然想要置祖宗家法于不顾?
      坐在对面一直含笑看着主位的白将离,眸中讽色微闪,又望向一旁的大皇子。
      大央国训,非长子及幺子儿不可即位也。
      这话说出来,竟然是连大皇子的颜面也不留。
      可皇帝却丝毫没有觉得不妥,拉着温临晚,和八王爷一同谈笑起来。
      温临晚身子弱,早早有些疲惫,她分神看了在一旁候着的暮禾,却见她眼神总是不由自主的转向左方。她随之看去,就看到那一身杏色衣袍的少年,清隽温润的面容含笑望着她。
      “暮禾。”温临晚唤了一声,避开少年的眼神。
      “暮禾在!”暮禾立刻转回眼神,又是那一副机灵的模样。
      “你看这皇宫,虽是荣华富贵,却都是些繁文缛节,无趣的紧。倘若一日我离开皇宫,你也会伴我左右么?”温临晚这话带着童音,说起来半真半假,可是暮禾却忙不迭的点头,坚定道:“暮禾一定会誓死跟随!”
      暮禾这真性情,真是讨人欢喜。温临晚眉角微扬,笑了起来。
      两人的声音小,顷刻间被殿前升平的箫鼓埋没。
      一月之后,大皇子弱冠,长跪殿门不起,请求落发出家,常伴青灯。
      “小十出生,父皇亦有可靠之人,儿臣自然满心欢喜。”大皇子淡淡说道。
      皇帝一挥衣袖,冷声开口:“儿孙自有儿孙福,由他去吧!”
      从此,大皇子匿于朝堂之外。有人说,曾在席海国见大皇子讲道,亦是人世纷繁,不足考据。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