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6、 怡亲王胤祥薨 ...
-
十二月初三,我来到了柔宁的家,她自从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听到胤禛的御批:"令尔等前去将朕谕旨降与胤禩之妻,革去福晋,逐回外家。降旨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若有互相传信之事,必将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尔等回来后,再将此旨降与胤禩。嗣后,伊若痛改其恶,实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处。若因逐回伊妻,怀怨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与重罪。”
之后就住在这里,谁也不见,谁也不理,我来了好几次都被她的门口的守卫以她不见为由给挡了回来。我今天再来的时候写了封信,让看守的门卫交给她,过了没一会她眼含带泪的跑出来了,她才几年啊,就老了这么多,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加深了很多,她才四十几啊。看到我就抱着我哭上了,我们哭了一会后她带我进了她的院子,里面破败不堪,杂草众生,我想就是穷人的家也会比这个好吧,她给我倒了杯水,激动地说“蟾儿,你信上说的都是真的?”我点点头“那表哥他们?也....”我点点头,她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竟又哭了出来,“你这是怎么了?他们没事你应该高兴才对,怎么又哭了啊?”“我是高兴,高兴得哭了,蟾儿,谢谢你.....”我把药丸给她吃掉,等待着弘晖来接她重生。
雍正帝即位不久,讹传杀其弟胤禩,并将其同党发遣广西。诸人路过湖南时,传播雍正阴谋夺位事。曾殂闻悉,以清朝末运已至,遂筹划推翻清廷。闻川陕总督岳钟琪拥有重兵,不为朝廷信任,深自危疑,因派张熙投书钟琪,并列举雍正雍正帝罪状,力劝钟琪反清。钟琪即具折上奏。雍正帝派人拘讯曾静,供认不讳,被解京师,张熙也同时解到。此为雍正六年(1728)事。因曾静供词中,涉及吕留良著书事,雍正帝随命搜查吕留良、严鸿逵、沈在宽各家书籍,连同案内有关人员押解进京,亲自审问,曾静承认轻信流言,妄论国事,为留良等所误。
雍正帝始觉吕留良等鼓吹民族思想,具有广泛基础,而胤禩等人流言,实属为患非小。至于曾静,属于乡曲“迂妄之辈”,不足为大患。七年九月,雍正帝将与曾静问答之词,编为《大义觉迷录》,派大员带领曾静到江宁、杭州、苏州等地,进行宣讲,对留良、胤禩辈言论,进行批驳揭露。
十月,曾静、张熙被免罪释放。同时,大兴文字狱,将吕留全部遗著焚毁,留良与其子葆中及鸿逵虽死,俱戮尸枭示,毅中、在宽皆斩决,族人俱诛,孙辈发往宁古塔为奴。黄补庵常自称吕留良私淑弟子,车鼎丰、鼎贲曾刊刻吕氏书籍,孙用克、敬舆等私人藏吕氏书,都遭株连坐罪,死者甚众。
就因为这件事雍正又多了两个骂名,杀子、大兴文字狱。再者,大义觉迷录的发行,虽然他自己的意思是坦坦荡荡,没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可是当时的情况就让人觉得他如此为自己辩解,倒像真有其事似的,所以更加加深了在百姓心中“专横、嗜杀”的形象。
貌似当皇帝后他没有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每天都是唉声叹气的。六年七月二十弘墩按照计划死了。这次来送他的还是傲薇,我的绥恩已经是一个四岁的小可爱了,圆滚滚,胖乎乎的,看来傲薇他们养的不错。我几乎是错过了我的孩子们的成长,作为额娘我是一个不称职人,胤祥说“有得必有失,忠孝两难全,他让我想开点。我最后的一儿一女傲薇抱到杭州去了这次没有带来。
按照历史的记录七年的十一月胤祥就生病了。他知道还有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也知道大限即将到来,所以更加的珍惜陪我的每一分每一秒。
对朝事也是一样,前段时间帮助胤禛去选陵墓受了点风寒,休息在家也是不得清闲,常常是躺在床上手里要么拿的是书或者是要批阅的奏折。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我也懒得说懒得管,他每次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我陪在身边,我是一个一看文言文就头痛的人,所以每次都是躺在他的旁边看着他发呆,想想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成亲的时候,生孩子的时候开心的不开心的。后来竟然沉沉的睡了下去。
三月底的时候,我到了胤祐的府邸,虽然说跟他们不是很熟,但是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人,我一早就有准备去救他的,所以也让曲而达当初加上了他。曼云看到我来很是吃惊,自从五十一年他们为了明哲保身不再参加我们的宴会以后我们这次是第一次正式的见面。忽然间感到很陌生,我竟然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说起了。尴尬的坐在那里“你还好吗?”我打破了尴尬。
“还行吧,怎么样都得活着不是吗?”“你们身体怎么样?我送来的药有没有按时喝”我问曼云,曼云显然是一愣,然后点点头。“七哥不在吗?”“你找他有事?”“也没什么事,跟你说也是一样的。就是四月初二是他的大限,我这里有可以起死回生的药丸,让他在那一天温水服用,即刻会呈现出假死的状态。我会叫人来接你们,有哪些人我不知道,具体的你们按照皇上的朱批来就行了。如果他不想继续活着再见到皇阿玛他们的话,那就请变了,你也知道你的爷是个倔脾气的人了。时候不早了,我先走了。”
很快的就到了五月初四,我让他的那些个女人都来见他最后一面。我则躲到了花厅里哭了起来,虽然知道这不是真的死,但是心里就是很难过,我让小顺子到宫里去跟雍正说胤祥的大限到了,让他快点来,因为历史记载雍正没有见到胤祥的最后一面。
风扬说王爷叫我,我把脸擦擦干净,挤出了一个笑容坐到了他的边上,他抱着我说“傻丫头,没事的,你也知道这是假的对不对?此刻的死亡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等四哥走了以后我们就可以过你想要的生活了,我天天的陪着你好吗?跟我成亲后委屈你了,直到四哥即位才给你大房子住,我知道你不在乎这些,我是一个没底的水瓢,害得你在刚过门的时候就开始管理烂摊子,为了我们爱新觉罗家的生活,你真的付出了很多,错过了我们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你自己却一句怨言也没有...此生娶你为妻是我胤祥最大的福分....我一直有一句话没问你,历史上我是一个对嫡福晋怎么样的人?”“兆佳氏深得夫胤祥(允祥)荣宠,已经到了极宠的地步。”
我哽咽的说出这句话,他笑着摸我的头说“耨儿,你说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真的做到了吗? ”“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我还想问你,你既然知道我的结局你还嫁给我,你是因为玉牒上吗?”“你就这么没有自信吗?是,我是知道你的结局,我是同时爱着你们三个人,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我心里的天平一点一点的像你倾斜,我对你的爱比他们的多了很多很多,那你说我不嫁你嫁给谁啊?”“也就是说....你是真的爱我才嫁我不是因为玉牒?”我佯装生气道“你啊,是个大笨蛋!这下明白了醋坛子先生?”
“好啊我临死了你还骂我,看我怎么收拾你!!!”然后就来哄我的痒笑闹了一会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我把药递给了他,他等了一会,胤禛还是没来真的是像历史上说的那样?
我叹了口气胤祥说“耨儿,算了,又不是见不到了。你...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多听听四哥的话....还有帮我看好四哥...他最近跟一个贾道长走得很近....如果可以,我想你进宫去陪四哥....就当是...替我.....”胤祥的药起作用了,他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完就去了,我像是疯子一样的扑在了他的身上,不知过了多久胤禛来了,看到我这样再看看胤祥他喃喃自语道“历史上....历史上是不是说我没能见十三弟最后一面?”
胤祥逝世,这对于胤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最爱的弟弟最得力的帮手,两人互相扶持了半辈子,终于也撒手人寰。此时的胤禛已经五十二岁了,已不再是当年的少年儿郎,他们俩的感情应该只有他们最清楚,记得以前胤祥的生辰他都是提早好久为胤祥操办。生辰当天也是他最后一个离开,胤祥有什么事情他总是冲在第一个,胤禛如此,胤祥亦然...
怡亲王允祥逝,雍正帝亲临其丧,谥曰“贤”,配享太庙。诏令怡亲王名仍书原“胤”祥。诚亲王允祉会怡亲王允祥之丧,迟到早散,面无戚容,交宗人府议处。议削王爵监禁景山永安亭,得旨削爵拘禁。
六月赐怡贤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上雍正帝把胤祥的功绩和品行概括为八个字,即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谥号里的字)亲自把这八个字书写匾额赐给胤祥。
胤禛还对这八个字一一作了解释:
胤祥的忠,是“公而忘私,视国事如家事,处处妥帖,能代朕劳,不烦朕心”。
胤祥的敬,是“小心兢业,无纤毫怠忽”。
胤祥的诚,是“精白一心,无欺无伪”。
胤祥的直,是“直言无隐,表里如一”。
胤祥的勤,是“黾勉奉公,夙夜匪懈”。
胤祥的慎,是“一举未尝放逸,一语未尝宣漏”。
胤祥的廉,是“清洁之操,一尘不染”。
胤祥的明,是“见理透彻,莅事精详,利弊周知,贤愚立辨”。
雍正帝说,在廷臣之中,做到“忠勤慎明”的不乏其人,而具备“敬诚直廉”的则很少,要众臣向他效法。
雍正帝在祭文中写道:“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
八月命怡亲王子弘晓袭封亲王,弘皎别封郡王,均世袭。建贤良祠,以怡亲王允祥功勋卓著而奉为首位。设立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