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不久便要进入腊月,这几日正是阖府最忙的时候,中午饭罢,薛宝钗与丫鬟婆子到王氏的明禧院来顽儿,宝钗进去时,地下正有一个媳妇在回话,只见她二三十岁的年龄,身量高大,穿着一件油青色的皮褂子,看起来很精明干练的模样儿,见了宝钗嘴里连连称赞,宝钗因不知道她是谁,只扭头望着王氏,王氏笑道:“你没见过她,自然不认得,这是咱们府里专管量体裁衣的有胜家的,她夫家姓黄,你只喊她黄大娘便是了。”
薛宝钗喊了一声,引得有胜家的嘴里连道不敢,又拉了身后一个还未留头的女孩儿过来说:“金莺,快来与姑娘磕个头罢。”那小丫头一点也不怯,听了她娘的话,立时朝着薛宝钗磕了个头,嘴里又说了许多吉利话,王氏见了笑道:“这丫头倒是生得一副好齐整的模样,嘴巴又很伶俐,怕是以后你们两老还要享她的福呢。”
有胜家的笑着说道:“甚么福不福的,还不是全凭主子们做主。”王氏笑了笑,又说道:“我倒是极喜欢这小丫头呢。”有胜笑的笑眯眯的回道;“能入太太的青眼,才是这丫头的福气。”
说罢,宝钗身旁的星雨已将小丫头搀了起来,又有王氏房里的一个丫鬟名叫做红豆的抓了一把果子给她,宝钗打量着那小丫头,见她虽然脸还未长开,却生得眉清目秀,上身穿着水红绉纱面子的掐腰小袄儿,底下是一件杏黄色绣着百合花样的簇新裤子,颈上戴了个银项圈,显见家里也是极看重的,才刚听到有胜家的喊她金莺,又听王氏说她姓黄,顿时明了这便是原著当中宝钗身边的大丫鬟黄金莺,后改名叫做莺儿的。
王氏问有胜家的:“这孩子几岁了,你们俩口子平日又忙,都丢在哪里看管。”有胜家的笑着答道:“过了年便满七岁,原先公婆在时,有他们看着孩子几个,去年公婆到庄上去了,她又最小,我不忍心她离的远,便每日府里当差带在身边,好在她还算听话,并不需人时时看顾着。”说罢,有胜家的顿了一下看着王氏说道:“如今她也到了当差的年龄,太太最会调教人,要是不嫌弃这丫头生得粗笨,收在太太院子里做个粗使丫头倒是她的福份。”
那王氏听了有胜家的话后,又转细细打量着金莺,见这孩子生得乖巧,说道:“我院子里的人都已满了,倒是钗儿院里去年走了个丹若,一直还未添上,过了年让她直接上晓春院里去伺候钗儿,先领个四等丫鬟的月例,且再看她日后的造化罢。”
有胜家的听了顿时喜出往外,虽说如今只是个四等丫鬟,只是以后她肯争气,得了主子的青眼,成个一等丫鬟,二等丫鬟倒比在别处还体面一些,便是进去了,吃穿用度都是一等的,又不用做粗活,个个养的倒是跟正经主子一般,等日后长大了,也算能有个好前景儿。
有胜家的向王氏跪下磕了一个头,嘴里欢喜的说道:“多谢太太的抬爱,这孩子也不知道修了几世的福气能来伺候姑娘,回去了必定会好好教导她以后专心当差,忠心主子。”
有胜家的再三谢了,王氏开始细问起阖府主子们过年裁衣的事议,有胜家的连忙正色回道:“仍是按照家里的老例,两位老爷与两位太太们各是新衣二十四套,小爷和姑娘们房里新衣十二套,几位姨娘房里新衣三套,各房有体面的丫鬟的衣裳亦早先的规矩,一等丫鬟一人两套裙袄,二等丫鬟一人一套裙袄,三等丫鬟一人一匹棉布,四等丫鬟一人三尺棉布。”
王氏听后说道:“前几日常武家的来回话,说裁衣裳的银子早已支出了,怎的还不见衣裳送来,可别耽误了。”
有胜家的慌忙回道:“大老爷与太太的差不多都已快完了,只是有一头,如今二老爷和二太太还未家来,裁衣不比旁的,必得量了才好做,因此还未裁出来,二老爷并二太太的不曾做,底下小爷姑娘并姨娘们的也不敢先做,因此还未报上来了。”
王氏听了,便笑道:“你也是个糊涂东西,往常二老爷二太太在此,守着规矩是正理,如今他两人还未归家,你只管不知变通,到时再赶在一处该迟了。”
有胜家的陪着笑回道:“我原先也是如此想的,只是家里有规矩在,不敢随意变动,因此今日才来讨太太一个示下。”
王氏说:“这几日,你将紧要新衣先裁出来,好在二老爷这几日便要家来,等到时他们回来,少不得你还要领着几个得力的媳妇赶一赶才是呢。”
有胜家忙答应下来,又与王氏细细说各房主子们新衣是甚么款式的,薛宝钗听了半日无趣,又转头看着坐在一旁的黄金莺,只见她乖乖的站在有胜家身后,一点也不认生,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宝钗,那有胜家的说她过年了便七岁,宝钗看她大概还不到五岁,宝钗向金莺招招手,金莺走了过来,宝钗明知她姓名仍故意问道:“你叫甚么名字?”
“我叫金莺。”黄金莺笑眯眯的回道。宝钗对她说道:“我以后喊你莺儿吧。”
金莺年纪虽小,却已知道眼前之人便是她日后要服侍的,因此点点头回道:“姑娘爱叫我甚么,我就叫甚么,待我回去跟我爹妈说,叫他们以后喊我莺儿罢。”
宝钗见她果然机灵可爱,又问道:“你家住在哪里,也是在府里么?”莺儿摇了摇头回道:“我家并不住府里,在后街葫芦巷里,门口有棵大槐树便是我家。”宝钗自穿越以来从未出过府,虽然非常想见识外面是甚么样子,只是想来王氏也不会答应,因此好奇的问道:“那你平日跟邻家的孩子顽甚么?”莺儿说道:“我妈不让我跟他们一起野,说女孩儿应该规规矩矩的才是,每日妈妈进府里当差,我跟着一起来,近日正跟我妈学打络子呢。”
原著当中,莺儿善长打络子,又会编花篮,有一回是她给宝玉打络子,说起颜色的搭配让宝钗印象颇深,现在听她小小年纪已学着打络子,便追问道:“你如今会打甚么花样儿的?”
“我才刚学会打梅花结。”莺儿说着从荷包里拿出一个五心攒梅的活络结子给宝钗看,宝钗接了过来,见那络子因小孩劲小打的有些松,只是纹路却一点不错,笑着说道:“过年后你进府了,也来教我打络子好么?”
“那有什么难的。”莺儿笑着说:“我妈说我学得快,等我回去叫我妈教我多打几个新奇的花样儿,等过年进府了就来教姑娘。”
宝钗与莺儿正说着话,便听外面传话说是有福家的来了,如意打起帘子对着王氏说:“太太,有福婶子过来了。”
王氏心道必是因薛二老爷家来的事情要回,连忙叫她快进来,有福家的应了一声说道:“前面爷们儿递了话过来,说是二老爷已过接官亭,不过半个时辰便要家来了。”
王氏连忙叫有福家的细细说清,因已进入腊月,在外的薛府二老爷薛译自是要赶回金陵,原是早早打发人送了信回来的,薛谦与王氏每日算了日子,正是这几日便要到家,王氏拿了一个馏金缕空的怀表来看了时辰,又问有福家的:“不是说还有一二日,怎的这么快,打发人去叫老爷回来了没有?”
有福家的回道:“才刚接了外面的信,我男人已去接老爷回来了,此刻只怕该家来了。”王氏又对身旁的如意说:“你快打发人去学里接蟠哥儿回来。”
因薛译往常在家住在府里西边的永晖堂,王氏想着哥儿姐儿都大了,将后面连着的嘉晖堂一并打通了,两边俱都清扫干净,又有拨去十几个婆子媳妇伺候着,此时,王氏命了家人去大厨房看准备的是甚么晚饭,一一都备好后,王氏进了里屋换了件衣裳,又命人时时等在二门。
又说薛谦自接了有福传来的话便立时赶回家来,回来时薛蟠亦刚好从学里归来,薛谦又训斥要薛蟠好生读书,等二叔回来不许领着弟妹淘气,薛蟠一一都应了,并留在大门外陪着薛谦一起等二老爷薛译回来。
申时一刻,薛谦身边的小厮打马赶来,远远的下马奔过来,一脸的喜色说道:“老爷,二老爷家来了。”
果然,远处有尘土扬起,一个黑色的人影扬鞭打马飞奔而来,亦是在远处便翻身下马向这边疾步走来,薛谦见了仍立在原地不动,只摸着胡子点头,那来人自然便是薛谦胞弟薛译,他穿着一件半新的青色绉绸的袍子,脚下登着一双双鱼鳞缎的厚底油靴,外罩一件八宝锦绣云鹤氅的髦衣裳,奔到薛谦面前,先是单膝跪地拜道:“不孝弟弟迟归,劳阖府大小牵挂。”
薛谦扶起薛译,此时已是双眼含泪,嘴里只说:“回来便好,一路可顺遂。”那薛译亦是满脸泪水,两兄弟相扶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倒是薛蟠见到离家许久的叔父,双膝跪地对着薛译磕头:“蟠儿拜见叔叔。”
薛译受了薛蟠一拜,又将他扶起对着薛谦说道:“可见我确是离家太久,如今蟠儿已长这么高了。”
薛谦道:“即是如此,过了年便不许外出,只留在家里就是了。”薛译摇摇头说道;“哥哥莫劝,天下十亭的景致,我连一亭也不曾走到,自见识了外面的世界,越发明了我不过是井底之蛙呢,我已打算好了,明年要往那云贵之地去。”
薛谦假意瞪了他一眼,说道:“别人都做井底之蛙,唯独你最清醒,你倒是领着媳妇儿自在外面逍遥,我与你嫂嫂在家倒要时时为你们挂念。”薛译面上带了愧色,对着薛谦说道:“我也知劳动家里牵挂,如今家里的一应的事务都要哥哥照应,我只承哥哥的情便是了,下辈子只罚我来做长兄罢。”
薛谦笑骂了薛译两句道:“你如今在外面跑了几年,越发贫嘴了。”这薛谦深知胞弟脾性,亦未再劝,只看着薛译来的方向问道:“你一人在前面打马回来,如何也不等着你媳妇儿与哥儿姐儿一起回来。”
“我自进了城便心急回家,那后面东西带的多,我不耐烦陪着他们走,先打马回了,回来时正遇到嫂嫂打发来接人的婆子们,想必等会子便回来。”果然,不过一会子的功夫,只见远处有一二十辆车子入了尺永街,为首的的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那车到了薛府门口从西南的一个角门里直接牵进府,进了府又换了几乘小轿抬了进去。
又说王氏与宝钗这头,自打发人等在二门,不过一会子便有个媳妇满脸堆笑的来回说:“回太太的话,二老爷与二太太家来了。”
果然,那几乘小轿进了门,一个扶轿的婆子打起帘子搀出一个年轻媳妇,正是薛译之妻冯氏。
只见她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石人物纹金攒珠,又插着一支玛瑙佛手形蜜蜂金簪,系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丝绦,上身穿着一身玄色五彩金遍边葫芦样穿花罗袍,下身是一件立式水纹八宝立水裙 ,脚下是一双八宝缎子白绫平底绣花鞋,外披着银白底色翠纹织锦羽缎斗篷,又看她杏面桃腮,眉如弯月,果真生得秀丽端庄 。
冯氏娘家是金陵本城人,家中是世代书香门第,冯氏见了王氏盈盈一拜,喊了一声:“嫂子,经年不见,家里一切可都安好。”
王氏上前扶起冯氏,笑道:“都好都好,老爷跟我在家里日夜牵挂,总算是把你们给盼回来了。”说着相携进了内堂,此时薛谦与薛译亦进来,四人坐好后,小一辈的又相互磕头拜见了,因舟车劳顿,彼此都未诉衷肠,薛译一家只洗漱一番,简单吃了夜饭便都歇了,一应的事都等明日再说。
古人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因此薛译向薛谦下跪拜见是可以说得通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