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为什么要写历史。一百个作者有一百个想法,也可能有的作者根本没想法。
    可能的答案,比如单纯的花痴,有野心一点的想以古鉴今,文艺一点的渴望寻求一些岁月的诗意与情怀。
    一。花痴,单纯也深刻。讲故事归根结底是讲人,看故事归根结底也是看人,看莎士比亚的“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其实花痴的是别人,更是自己,是那个做不来的“超我”——大概人们在学会masturbation之前就懂得YY了,这种YY伴随我们一生,如同超我与本我的纠缠,至死方休。
    二。以古鉴今的说法,最有名的当然是杜牧阿房宫赋那一句——“后人哀之而不鉴知……”可又如何呢,历史永远在重复自己中演进,而从小熟读二十四史的文豪,真的就比目不识丁的人们更懂得生活与做人的真谛?包括今天看文的你我,离开了屏幕,离开了纸张,谁又能说自己真的因为熟悉历史而预测到了未来?
    至少我是不大相信的。
    最有效的经验只能来自生活本身,生活所独有的凄苦和迷茫,欣慰与失落。即使今天我读懂了历史,也是因为我在它身上看到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的影子。
    我最喜欢的故事,一定是我自己的故事。它不会处处吓我一跳,而是平缓又剧烈的揭露一种早已蕴藏在我身体里,却并不为我所知的感情。
    这是历史的秘密,真相随着古人们消失,永远消失。你在史书上看到的故事,那薄薄的几页纸,它其实映衬着你自己的心。
    三.岁月的诗意与情怀,就像一句简单的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是历史带给人的最深刻的悸动。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恐惧和爱,历史上的人物都体会过,带着毫不逊色的鲜亮光彩。
    我们如此孤独,所以在历史中寻求抚慰。
    我们如此渺小,所以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感受着暂时的遗忘。
    读者永远是无可指摘的,但作者可以为自己的文章选择品格。其实历史很公平,你把什么样的目光投向它,它就会把怎样的情怀回报给你。我有很多的敬意给作者,因为她对历史严谨的考究,对文笔细致的打磨,以及选择这个故事这个时代的温情眼光。
    读宫女别传,或者是一萼红的其他文章,你从开头就知道这不是一篇沙发土豆文,你读它是需要多少动一动脑子的。
    我想起来不知道在哪儿看到的一段话,大概意思如下:如果你要创作需要读者动脑子的东西,那么你要么甘于寂寞,要么水平极高。
    就像变形金刚/金陵十三钗很多人都能拍得盆满钵满,但盗梦空间只有诺兰能拍得卖座。
    而时间会拣选一切,有些文章或许会做为一种“现象”而在文学史上留下名字,有些文字却能作为本身穿越时间。
    真心希望一萼红早日写出后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