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梦魇 ...


  •   一
      混乱的产房,被丫鬟捧出的一盆盆血水,以及那传出来的一阵阵嘶声裂肺地痛喊,迎着还未落下的旭日,纠结人心。。

      “夫人,撑住,孩子还没出来。”一脸焦急的产婆对着咬紧牙关的夫人说道,汗水和泪水交集,滴满了脸,夫人美丽的容貌已然扭曲,从口中拼出一句话。。

      “保住他。”无论如何都要,在天黑前。已被咬破的嘴唇又滋出鲜血,疼痛折磨得几乎窒息,一个坚定的信念始终支撑着她,乾儿,娘定要保你平安。。

      官道上,策马奔驰的中年人,坚毅的脸上担心的神色尽显,风尘仆仆的往京城赶,正是驻守边关的秦将军,几日前收到妻子来信,近期将要临产,心中的不安却止不住,嘱咐好副将驻守边城,便策马赶回京,夫人为家已做了许多,只求再临盆当日能陪在身旁,莫让夫人再受苦了,只当多年来的补偿,那些离家的日子,不知夫人可安好,铁定被孩儿折腾怕了,回府待孩儿大些,须与他说说娘亲的辛苦,想起家,粗犷的脸上泛起温暖的笑,多想飞奔回府,与妻子相聚,突然紧绷起的神经,为将多年的的警惕,有人,从两边山谷突袭的黑衣人,手持大刀,直往马上之人要害插去,刀刀要人性命。

      “你们是何人?”一声怒斥,便抽出马鞍上的佩剑,开始抵挡劈下的大刀,马间的差距让黑衣人占不了便宜,战马的前蹄踢打着前来的黑衣人,踹出的人往山谷撞去,喷出血红的鲜血,暗黄的土地染上了点点红。黄马的护主,让让黑衣人近不了秦将军的身,便有一人一刀砍向黄马后腿,咆哮的黄马,及那蹦出的血红,惨裂地嘶鸣一声,颠簸疯狂的将将军摔下马背,随后便被劈成两半。

      全心全意对付秦将军,一击一撞的刺向身边的黑衣人,突地一阵头晕目眩,他们,是有备而来的,方才茶摊的伙计,茶有毒。。

      “到底是谁非要置我于死地?”一动气头越发的混沌,眼眼前蓦地出现多重人影,拔起剑,刺在闲置的左手上,一个血洞破出,思绪渐渐清明,阵阵刺痛刺激着神经····
      “将军,我们奉命行事,多有得罪。”叹息于真汉子的坚决,却无法违抗主上的死令。

      始终是敌不过药力的发作,“卑鄙小人。”挥起佩剑,像周遭的黑衣人捅去,两眼模糊地狂乱,不知从哪边传来的响声,肋下一阵刺痛无数血洞深深地被刺穿,顿时鲜血粼粼,乱刀捅下,早已血肉模糊,脑中越发清楚,你当真容不下我,夫人,始终不能陪伴你。。

      与此同时,京城秦府内的秦夫人心一阵刺痛,咬尽全力,拼死地把力往下压,痛彻心扉的感觉随着一声大喊,婴儿接触空气的大哭让她顿时失去了力。。

      “夫人,是位小公子。”欣喜的产婆将婴儿送到夫人手中。。

      看着未暗下的天空,妇人在心中轻声说了句:“乾儿,娘亲保住你了。”满足的微笑还未扬起却永远凝固了,仿佛感知双亲的逝去,婴儿的哭声持续不止,随着整府人的哀哭,一时间,秦府乱作一团。。

      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午,秦府少爷降世,一名乾,其母难产而死,其父遭马贼追杀,堕入山崖。上怜其悲,遂许入宫,瞩后照顾,封秦世子。。

      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晚,京城言府夫人临盆,得一子名荆,言府大人司管天文,为其子观天象,却见天上新生帝王星闪烁,盖住群星光耀,乃大骇。。

      振振有词:“荆儿,帝王星。该如何?”颓然走进产房,见夫人正微笑望着襁褓中的孩儿,褓中小孩儿恬静的睡颜,终究展不开笑,定定瞧着婴儿,却见发丝微微泛白,眉眼精致,更为惊恐。走至床边,轻拂妻子发丝,忧愁更深,我终究无力保佑你们安康,我能隐瞒到何时,荆儿。

      紧皱的双眉,本刀削般的刚毅的脸痛苦不已,本应带着战场厮杀的豪迈却带上了一丝的脆弱,爹娘,二十年前本应空白的记忆却如历历在目般,不断重现。

      梦境却霍然转变,荒凉的大漠,雁过的孤鸣,那人一袭蓝衣,独立在供驿客停留的亭子中,远望着大漠孤烟,那一刻的转身,带来那抹温和而透彻的笑,仿若嘲笑苍生,仿若看破红尘,仿若毫无··眷恋··

      荆,想起那时初见的微笑,想起那时战后的嘲讽,想起他绝望的脆弱,想起他怨世的痛楚,想起他离别时的孑然。

      难道复仇真的那么重要,真的可以放弃一切去追逐仇恨的渊源,难道不能与我商量,一定要自己背负,难道你不能放出点信息,让我知道你是生还是死。

      苦笑的英颜,原来我最担心的还是你的生死,真的不能出现吗?

      情景仿佛变好了,那一年和他对酒言欢,把诗对峙,还记得他那愉悦的笑靥,把酒的惺惺相惜,仍是如此清晰。

      冶间二十四年,边域城楼。

      坐着一人身着浅蓝衣袍,脸相温和,显得温文尔雅,站着另一人则身穿暗黑衣裳,五官刚毅却不突兀,身形挺拔而削瘦,坐着那人乍看温和无比,嘴角亦噙着微笑,却让人捉摸不透,徒生心伤。只是那时谁也没想那么多。

      塞外风景壮阔,蓝天孤云,偶尔飞过几只大雁,叫声凄切,却是在这塞外的些许声响,或许那好看的便只有黄沙卷起的戏剧,似飞舞,似玩弄,让你永远捉弄不得,风声呼呼作响,却又难见他的存在,使得这塞外更为荒凉,也使得这塞外更为壮丽,并不是只有江南细雨绵绵的才是美景,也不是只有繁华热闹才是胜地,边塞的热血厮杀,人烟寂寥更是自然的造化,人的意念。

      正如岑参诗言:“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Ⅰ”浪漫却孤独。

      “秦将军,你站着不累?”声线清朗,却是毫不在意。

      秦乾但只笑一声,“又如何?你心疼?”

      那人却哼了一下,“秦大将军也用得着人心疼,世人皆言,北齐秦将军犹如战神入世,屡战屡胜。”

      “屡战屡胜何尝不是有军师相助,还得多谢军师呢?”狡黠占满脸上,却是合情合理。

      言荆砰的站起,身形确实消瘦,“秦乾你,好,听说将军文武全才,在下不才,不知可否见识下文才武略。”

      要是你还不才,那么世间还有谁能称得上有才能呢?轻轻一笑却带着些许无奈,以及些许的宠溺。

      “那你要如何见识呢?”

      “自然是咏诗做对就以这边塞为题,如何?”笑容仍是那抹笑容,却又似加入了什么,更为让人心动。

      荆,你还是以前那为了恨可以草菅人命,依然谈笑风生,却在遇见血色尽显脆弱的那个人吗?放下恨多好,可以平平淡淡的过一生,看着眼前的人微笑,却没想到原来恨于他是如此难放下,已经深入骨髓了。

      “ 咏诗还行,但别做对子,这我不在行。”即使这边域充斥着厮杀,但我们都能好好活着,不要卷入官场的斗争了。

      那人随手拿了笔墨纸砚,研墨提笔,“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Ⅱ”此景正映黄沙如天,以及冬天那冰封万里的严寒,总言边塞的凄苦。

      秦乾夺过毛笔,在爽利挺秀的柳体旁继续题上,“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正是言荆的后一句,场面偏向壮阔。

      好,继续,我就不信你这么厉害。“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Ⅲ”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紧接下去的另一部分。
      慢慢的,好像变成了斗诗……

      “岑判官的诗是不错,以浪漫瑰丽的手法将这边塞写的如诗如画。”浅言道这岑参诗之特点。
      看来秦乾对这边塞诗很是了解,那换一种玩法,“将军好才学,在下想不如边塞之事吟一首诗,由他人加以点评如何?”

      又换新难题了,“古有李太白曾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Ⅳ’,我等不如饮酒作诗。”说着便掏出一坛竹叶青,像是早有预谋。

      “好,在下先来。”说完便倒了一碗酒慢慢饮尽,提笔写道: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Ⅴ”

      此诗还真道尽对战争的厌恶,“上半写深秋平沙日落的边塞荒凉之境,下半则痛斥历来战争白骨成丘的惨景,极言战争的悲惨残酷,以及百姓对战争的厌倦和痛恨。”

      言荆淡淡一笑,说道:“将军所言极是,百姓常言‘《太平广记》:Ⅵ’而今却是十足的乱世,若君王还贪图享乐,百姓该如何存活。”

      “军师甚是,我敬军师一杯。”说完便将一碗酒全数喝尽。

      言荆也将碗酒喝尽,果真好酒,脸也微微红了些许,“将军,到你了。”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Ⅶ”

      “此诗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是以险象环生的局势来描写将军的英勇无畏以及对将军的凛然可敬。”刚说完便反应像是在夸秦乾,有点呆楞。

      秦乾伸手揉揉言荆微红的脸,笑的无比流氓,“军师,你可是在夸本将军。”

      本来有些悲感的场面因这些话语变得轻松,场面还在进行……

      梦却醒了,秦乾刚毅的脸上划过一滴泪水,荆,你到底在哪?

      与梦冲突的是他不在。

      Ⅰ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Ⅱ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Ⅲ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Ⅳ李白《将进酒》
      Ⅴ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Ⅵ《太平广记》
      Ⅶ李白 《从军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梦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