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2 ...
-
乔栎桥买了三两鸡胸脯肉,半斤的大青椒,一两的二荆条。二荆条就是细细的小青椒,比大青椒贵上不少,也辣上不少。上海人吃二荆条的不多,成都人多。
即使是到了上海七年了,乔栎桥仍然吃辣,而且很凶。其实最爱的还是成都街头的麻辣烫或是钵钵鸡,招牌上写着大大的“辣”字,带着四川人特有的得意与挑衅。这些年来到上海,各式的菜样也吃得不少,清淡可口或是偏甜的味道都可以尝尝,过后却还是觉得少了什么。总还是喜欢辣得鼻尖冒汗,老成都了,无辣不欢。
只是过了二十岁后,再吃的过于辣了脸上容易起小籽——不是青春痘,就是油油的小胞。为了皮肤好,乔栎桥这才又忌了口,但凡是到了高兴的日子还是忍不住做上一两个川菜。乔栎桥的手艺得了妈妈的真传,算是相当出色,却只做得来川菜。
回了合租房,乔栎桥淘米洗菜,切二荆条时差点忘了做准备,冲忙套了个保鲜口袋在左手上。
田李惠到家的时候二荆条正好下锅,“呼啦”一声,绕是乔栎桥早拿着锅盖做盾牌,还是被呛得咳嗽不止。田李惠进了厨房,只说:“好香!”竟对乔栎桥不管不顾。乔气得直接甩上门去,把田李惠直直撞出厨房。田李惠尖叫:“啊——”
好容易端菜上桌,田李惠抢着去端饭。
坐下,田李惠赔笑:“Darling,专门为我做的?”
乔懒得理他,只是吃自己的,过会儿却自己按捺不住了:“田,我进东晟了!”
原来是如此。田李惠大大的微笑:“激动吧?狂喜吧?”
乔故作镇静:“没有,我很平静。”说完却绷不住笑起来,从眉梢到眼角都是亮澄澄的笑意。
田李惠笑骂:“装吧,你就使劲装吧。”
田李惠也是成都人,与乔栎桥算是世交。
姥爷那辈,同时从山西出来参军,走过西藏,修过铁路,生生死死的走过来,最后来到安逸的蓉城,太平的天府之都,终于安定下来。
田李惠和乔栎桥从小在不同的小学,中学做了六年同窗,却有了个人的朋友圈子,因此并不算熟。乔栎桥优秀,但心思并不在学校活动上,课余时间多用来看书,自学了藏文梵文,研究文学史,和爷爷一起逛古玩市场……总之是拥有一个很不错的中学生活。田李惠那时显得严肃,偏胖,严谨,能力强,受到老师喜爱,忙于学生会的工作,成绩更是不出前三。那时候乔栎桥不太喜欢田李惠的严肃,田李惠也没有时间关心乔栎桥的天地,所以那时两人并不是好朋友,只是由于两家的交情互相都有了解。
后来两人考上了上海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认识的大学同学少有喜欢吃辣的,于是两人偶尔结伴出校门到成都老乡开的川菜馆子吃的满面油光的回学校。那是两人才真正了解彼此。乔始知田李惠的初中时代是自卑的,不敢推脱老师的任命才渐渐走入学生会,那时的严肃与冷淡大多是由自卑所致;而田李惠渐渐了解到乔栎桥的兴趣,竟有很多相似:譬如二人都从老人那里学得一手漂亮的中国象棋,譬如二人都喜欢一些暴躁而离经叛道的音乐,又譬如都拥有足以引以为自豪的阅读量。终于成了好友。
后来分别参加工作,也都辗转过几个公司。
某日田李惠闲聊到自己搬到市中心,租住了一套房子,一个人住显大。第二天乔栎桥就风风火火的搬了过去,吓了田李惠一跳,问她:“你公司是在城东啊?怎么想到搬过来?”
乔栎桥微笑:“这里离东晟很近。”
田李惠笑着摇摇头,帮她把几箱子东西搬进屋。心中还默叹:乔啊乔,你怎会还没有转醒?
她早就知道桥的小心思,只以为那是少女都有过的昙花似的梦,不想看她一梦千年。
然而一年后,乔说,她终于进入东晟。
田李惠看着乔被辣椒刺激红的双眼,微笑。或许有些人的梦是可以成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