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后宫风波 ...

  •   古时的厨房可不像现代,通上电和煤气,再把厨具搬进去就万事大吉。

      实际上,西汉还没有火折子。火折子,说白了就是用很粗糙的土制纸卷成的紧密纸卷,用火点燃后再把它吹灭,这时候虽然没有火苗但能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的燃烧,就象灰烬中的余火,能保持很长时间不灭,需要点火时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复燃。

      当时用火的办法是在厨房中间挖一个坑,里面续着火种,经常添置柴火使之不灭,满足每日造饭点灯的需要。万一家中火坑的火灭了,还得向邻居借。古人常说往火坑里跳,大抵就是由此而来的。

      圣旨已下,选址起灶祭祀灶神这些活儿立刻由下等宫人完成,倒是厨房份例、用具食器上颇令李嬷嬷头疼。

      宫内上至帝王妃嫔下至仆从宫婢都有额定的份例,每天几顿,一顿几个菜,多少两肉,均有明确规定。王美人虽然得了特殊恩典,私设了小厨房,可份例是绝对不能超出的,蔬菜肉类一样都不能多,否则就坏了后宫的规矩,是犯禁的事儿。同样,什么等级的人用什么样的餐具也有讲究,美人这一级别的,只能用十六件单色漆器,多出一个汤匙来都是大不敬的罪名。

      然而,麻烦就麻烦在陛下经常在王美人处用膳,虽说御厨房随时备好了菜送去,可几乎全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如果不送,那么御厨房养的上下所有奴才就成了吃白食的,在皇家玩忽职守绝对不仅仅是解雇那么简单,一不留神脑袋就要搬家。

      明摆着陛下喜欢王美人贡的新菜,如果短了材料,触怒了龙颜,又逃不了一死。只好按照皇帝的份例办,将各种新鲜的蔬果肉类不停地往区区美人的小厨房里送。

      宫里就属消息走得快,已经有不少娘娘明里暗里表示不满,她们不能到皇帝那里去闹,便把争风吃醋的火全撒在了御厨房的奴才身上。李嬷嬷能避就避,躲不了只得陪着小心,把自己的命说得比黄连还苦。

      这不,眼瞅着栗姬的贴身婢子宝珠又一脸不满过来,李嬷嬷立刻躲进里屋,差遣机灵的宫女迎上去应付。

      “宝珠姐姐,哪个胆肥的招惹了你?来杯清茶,消消火。”

      “免了! ”宝珠并不领情,她来了好几次,都没见到李嬷嬷的人影,已经知晓御厨下的人玩的什么花样。她冷笑一声,嗓音尖刻:“夫人命我把菜遣回来,让我带句话给李嬷嬷:李嬷嬷侍奉两朝天子,劳苦功高,这两年听说身子不爽利,对后宫违禁的事儿难免有心无力,夫人有意为嬷嬷分忧,不知嬷嬷意下如何。”

      这意思是要吹枕边风了。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堂堂夫人换个厨子还不是难如登天。

      “唉……”李嬷嬷叹气。

      后宫生存就怕牵扯进这些妃嫔争斗里,她活了这么些年头,从一介宫女做到今天的位子,怎么会看不明白呢?

      归根结底,还是做豆腐的方子,要是御厨房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对陛下对诸位后宫娘娘就都有了交待。至少,她能够暂时恢复平静。

      渴望平静的不仅仅是李嬷嬷,还有倍受景帝喜爱的栗姬……的宫女。

      她们的主子从景帝踏入王美人院子起就没有气顺过。

      栗姬为景帝下了三个蛋,自诩高王美人一筹,这些天听着下人间的闲言碎语,只能眼睁睁看着各色宝物流水一样送进王美人的院落,心中火气是越烧越旺。

      王美人受身份见识的限制,走的又是朴素温馨的路线,对皇帝赏下来的宝物看上两眼便收了起来。反而是有心比较暗布眼线的栗姬对她的财产了若指掌。

      貂绒狐皮,是自己提过陛下忘了的。

      羊脂玉佩,是自己把玩过陛下没舍得给的。

      开小厨房,是自己没想到陛下更是没主动赏赐的。

      栗姬拧着手帕:王娡,你就是要和我对着干是不是?哼,咱们走着瞧!

      另一边。

      “我要吃烤虾。”

      当下定决心的李嬷嬷来到王美人处的厨下时,还没进门,她听见的便是小皇子稚嫩的声音。

      刘彻最近活得很舒坦。

      要不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从来都不缺邀宠献媚的小人,原来“跟着皇帝走吃喝全部有”的口号不是骗人的。

      设置了小厨房后,刘彻和王美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食材零嘴点心一样不缺。王美人本来只有一套单色漆器,这套餐具是压箱底的宝贝,寻常都收起来,不会轻易使用,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充当门面。而如今,他们用的是边沿加以金银的彩画漆器,帝王专用,违版必究,任谁都看得出他们母子二人所蒙受的恩宠。

      随着刘彻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他发现老天并没有待他比前世刻薄。母亲虽然是第三者,却温婉守礼,对自己是全然的宠溺和爱护;父亲虽然是个工作狂,但偶尔会在用饭的间隙抽空教导几句;家里虽然不得自由,好在地方够大,短期内他可以借着年纪小到处游玩参观,不怕无聊;还有活泼又大胆的半夏陪伴,在刘彻的故意培养和纵容下,她越来越不像唯唯诺诺的宫婢,进退比普通婢子多了一份从容,不卑不亢的……有时候甚至有点奴大欺主了。

      “不成,”听见刘彻的要求,半夏非常干脆地回绝了,“美人说过鱼虾寒凉,隔天才能用一次。殿下难道忘了汤药的味道?”

      刘彻一本正经地说:“虾肉性温味甘,养血固精,益气滋阳,怎会是寒凉的?”

      半夏将信将疑:“鱼虾明明生活在水中……”

      “吃虾便要得病,太医令丞可没这么说。”刘彻对中医温寒的划分原理也不是很清楚,只记得虾肉是补肾壮阳的,眼珠一转,他吐了吐小舌头卖萌:“我们把虾肉剁碎了包成饺子,娘亲不会知道的。”

      站在暗处的李嬷嬷一听,脑袋里浮现出饺子的模样,将面擀成圆形薄皮,把馅儿放入其中,做成半月牙的形状。这道面点据说和豆腐一样,也是出自半夏之手,但李嬷嬷却不这么认为。

      “这……”厨房内,半夏还在犹豫。

      “我要吃嘛……”莲藕大小的手臂拉住半夏的裙摆,一阵摇晃,声音也变得糯糯的,像是掺着甜甜的米酒一样。

      被小脸上那双期待像是快溢出来的大眼睛迷瞎了眼,半夏投降道:“……诺。”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办法,呵。

      刘彻胜利地欢呼一声,一步一步地教半夏做法:“往虾仁泥里掺一些肥肉泥,这样馅儿不会散开,吃起来更爽滑。”末了还狡猾地补充了一句:“名儿就叫做‘水晶红玉’好了,省得父皇和母亲追问食材。”

      老天很快就看不过去他的得意了。

      “好一道‘水晶红玉’,半夏丫头的手艺越发精湛了。”李嬷嬷在刘彻和半夏震惊的视线中走了进来,将手中挽着放到地上,真心实意地冲小皇子行了一礼。

      “嬷嬷嬷嬷,给我带了什么好吃的?”刘彻暗骂自己疏于防范,竟然忘记了隔墙有耳这句老话,急忙补救,像一个小孩子那样缠着老人讨要吃食,抓起糕点就是一阵狼吞虎咽。

      “慢点吃。”李嬷嬷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半真半假地夸奖小刘彻的天赋异禀,道:“殿下必是个成大事的。”

      “咳咳……”刘彻被噎着,眼泪鼻涕都出来了。

      半夏有些迷糊,还没有从一老一小的异常表现中反应过来,她盯着小主子看了半响,暗自嘀咕李嬷嬷是怎么在涕泪肆流、满是点心碎屑的小脸上看出“成大事”的性格特征来的。

      老眼昏花了吧?半夏老同情了。

      “半夏姐姐,娘亲要你把做豆腐的办法告诉嬷嬷,你不正打算找她吗?现在嬷嬷都亲自来了,你怎么还在发呆呀?”刘彻给半夏使了个眼色,“提醒”道。

      这并不是临时起意,实际上就算没有被李嬷嬷看出门道,刘彻也早就决定公开做豆腐的秘诀。一来,随着“白玉豆腐”的名气在宫中渐渐传开,已经有不少别宫的宫女过来询问,一人吃独食会招来无数记恨,要是使母亲和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就不妙了;二来,就算别人知道豆腐的做法,也做不出21世纪天南地北汇聚一桌的新奇菜色,王美人这一边还是具有吸引贪吃爹过来的优势。

      “哦……我想起来了。”半夏这次还算机灵,立刻点头圆了谎。

      “多谢美人,多谢殿下。”李嬷嬷满足离去,这一行不禁圆满达成任务,还发现了小皇子不为人知的一面。她偷偷去找了一位素有交情的太医令丞。

      “石膏粉?虾肉性温?”陈太医一脸愕然,“我自诩饱读医典,行医数十年,却没有在任何竹简中读到过,如今真是长了见识,寓医于食,入药于膳,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你是受了哪位世外高人的指点?可否引荐一二。”

      李嬷嬷但笑不语,心里又是一番骇然与震惊。

      与此同时,半夏却觉得,现在就算是天上的玉帝王母要她下厨做豆腐,她都不会感到惊讶了。

      继真龙天子的表扬嘉奖赏赐之后,她竟然受到了后宫第一人、整个刘氏皇族地位为高崇的窦太后的亲自召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五章 后宫风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