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新人欢笑英雄迟暮 ...

  •   好容易喜宴过去了,云澜松了一口气,看向小使女阿夕笑道:“总算忙完了。对了,一天不见阿梧,他人呢?”

      “大娘子可是问对人啦,大郎君带着一群小郎君们去闹新房看新娘子了呢。”阿夕抿嘴一笑道,“夫人让奴婢过来看看大娘子,说不可太累了。她说大娘子一定没想到歇一歇。”

      云澜笑了,阿梧就算喜欢热闹也会有分寸的,“不过是招呼小娘子们,怎么会累呢?我这就去歇一歇,也不知道阿懋今天有没有哭闹呢,走,去阿母房中看看阿懋去——”话音才落,便见一小厮捧着一只盒子跟着阿草过来了。

      “这是什么?”云澜有些好奇,怎么有人给自己送东西?

      “回女君的话,这是宇文四公子让递给您的,说是什么药书?”小厮皱眉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名字来,只得这样说了。

      云澜心头一动,接过了盒子,打开一看,乃是一本略微发黄的《金匮要略》。云澜想到之前不过稍微提过自己喜欢读医书,没想到宇文邕会如此有心。收起盒子,云澜对着小厮笑道:“你去门房看看,若是宇文四公子还未离开的话,就替我说声多谢,转告四公子,就说……”本想告知宇文邕,让他想法子尽量同宇文护诸子打好关系,但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这个时候多言,无疑不是生事了,况且人多嘴杂,传出去了反而替谢家惹来大祸。遂改口道:“就替我说声多谢了,他日一定回四公子这份厚意了。”

      待小厮去了,云澜这才同阿草阿夕一起往褚氏屋中去了,才进了屋子,便感觉道屋中气氛有些不对。忙看向面色沉郁的褚氏道:“阿母,这是怎么了?”

      褚氏面色一整,勉强舒缓表情道:“阿澜,我都听红香说了,你招待那些小娘子们没有出一丝的差错,真是阿母的好女儿。”

      云澜可不相信真的什么事情都没有,忙扯着褚氏的衣袖软语求道:“阿娘,到底是什么事情啊?阿澜知道了也能想想法子啊。”

      “你可不能再想什么法子了。阿澜,虽然我们全家回长安不全是因为你之前的举动,但是总有些牵连的。本以为大公子遣你阿父回长安是暂时的,却不知道大公子已经决定将你阿父迁出宜州及宁都郡公属下了。”

      云澜一惊,忙开口道:“那阿父外迁至何处?难不成是长安城中的职位?”若是如此,真得一番打算了,因为宇文泰一死,长安城中也将是多事之地。

      褚氏摇了摇头道:“自然不可能留在长安城中的。宇文大公子已经出镇外藩,长安城中的官吏不可能留他的属官的。你阿父是被迁到四公子的帐中了。”

      云澜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宇文邕比之宇文毓,目光看来,前者的情况更要好上几分的。“阿母,您别担心了,阿父若是跟在四公子面前效力,其实比大公子跟前更加胜一筹呢。四公子身边得力之人不多,阿父只会更被重用呢。”

      褚氏点了点头,却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忧愁之处来,即便谢宜被宇文邕重用,但是宇文邕非嫡非长,所镇外藩定比宜州还要偏僻遥远,自己一家人跟着去,阿澜还好说,两个儿子的读书求学该如何解决呢?

      云澜不知道褚氏的心思,否则定会失笑的。就凭她也能交给两个弟弟认字读书启蒙的,时日长了,才延请名师就是了。至于宇文邕将来会登基之事,看样子也是不能告诉给阿父了,免得他吓着了。

      不说外间的大事,只说谢贞同新婚妻子洞房花烛之后,便携妻子入了正厅见谢宜一家人。

      “兄长一家人极好,你不必太过生分了。至于长辈,家母至今还在江南,虽然见不到,今日也要随我向着南方磕头……”谢贞对于新婚的妻子李氏柔娘轻声叮嘱着。

      “夫君放心吧,我知道的。”李柔娘垂眸低声应了。她出身并不低,但是父兄皆亡,同唯一的弟弟依附族人而过活。族人做主同谢氏联姻,她并没有反对,不管如何,谢贞都比她想象中的对象好了许多,出身不低才学不俗,更为重要的是,品性不差。所以嫁给了谢贞,她是高兴的。

      云澜看见谢贞同李氏携手进了来,眼中有了笑意,叔父有了妻子,在长安城中也不会每日里郁郁寡欢,若是有了子嗣之后,也不会一心想着南归了,也许就不会英年早逝了。偷偷看了眼父亲母亲,也是满脸笑意,在看端正站着的阿梧,和要自己站着的小胖子阿懋,云澜心里乐开了花。

      “元正多谢兄长与大嫂数年来的照顾之恩,请受元正同李氏一拜!”谢贞掀袍子欲跪倒,谢宜忙拦住了他。

      “何须如此?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何须说两家话?同舟共济并就是应该的。你要拜谢的并非我同你嫂子,而是尚在江南的伯娘。你们成亲都不能受你们一拜,如今就只能对着东南方三拜而已了。”

      谢宜的话说完,褚氏牵着李氏的手道:“你大伯说的正是我要说的,入了咱们谢家的门,就是一家人了,千万不要太过生分了。弟妹若有什么疑难之事,尽管告诉嫂子我,没事呢,也常来我们这边坐坐,你这侄女侄子都很喜欢你呢。你呢,多和孩子们接触啊,也好早日生下一男半女的,咱们女人盼的可不都是这个?”

      褚氏的声音虽然轻,站在她身后的云澜可是听清楚了的,暗自撇嘴,女人可不是只会生孩子呢。不过阿思,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他会不会提前从李家婶娘的肚子中到时间来呢?

      谢家的家风一向旷达,但是也重孝道,而谢贞尤甚。他听谢宜的话,也不多争辩,携了李氏的手出了屋子,来到院中已经备好的香案前,对着东南方行了三拜大礼。

      云澜一直在偷偷打量李氏婶娘的神情,见她面上神情温婉,羞涩中带着一点拘谨,眼神明亮璀璨,站在温雅如玉的叔父身边,并不失色。她知道,叔父这个妻子娶对了。

      待用完饭,谢贞携李氏离开,云澜笑着腻到褚氏身边道:“阿母,叔父这个婶娘娶得真好啊!”

      褚氏捏了捏云澜的鼻子笑道:“你这个婶娘虽然父兄都不在了,但也是陇西李氏的女儿,并非寒门小户出身,教养和见识自然是好的。不过,和你叔父的日子到底过得如何,也要看日后了。”

      云澜点了点头道:“这个自然了。对了,阿母,昨日独孤七娘子说要再来我们家拜访呢。还有那侯莫陈家的娘子,我一时气愤驳了她几句话,也不知道她是否会记恨。至于四公子使人送给我一本医书,倒是小事了,我只需回份礼物给他的便成了。”

      褚氏的手一顿,片刻后才道:“侯莫陈家的姑娘,听说是个炮仗脾气,她同独孤家的娘子最是不对盘,说的话不好听应该也不是针对你的,莫要担心了。至于独孤七娘子来咱们家拜访之事,也只怕是说说罢了。听说独孤家同杨家的婚事已经近了。倒是那四公子的事情,我可不认为是小事。阿澜,你之前同四公子相交我并没阻止,一是你年龄尚幼;二呢,阿母以为是小孩子一时好玩而已。以后,同四公子等人相交,可不要太过亲密了。他以后是你阿父的主公,你更是不能随便了。”宇文家毕竟掌一国权柄,谢家女儿同宇文家的公子相交太过并非好事。

      云澜知道母亲的疑惑,也不多言,应下了。至于宇文邕,以后能够出言提醒一二,自己也不会吝言的,就当是回报他的好意了。

      褚氏笑道:“你明白就好了。虽然说你阿父要跟着四公子外镇,但是到底什么时候动身也不清楚。所以阿梧的功课,你便要多多留意了。”

      云澜笑道:“阿母你就放心吧,阿梧是个懂事的孩子,每日里的读书习字从不懈怠呢。”想了想便道:“其实我倒是觉得该请个武艺骑射的师傅,来教授阿梧一些功夫了。咱们家的先祖建谢氏高名,当年的淝水之战功不可没,先祖安石公、幼度公,乃至灵运公,都精通兵法身负武艺。即便不从军,习武学骑射也能强身健体。阿母,您和阿父说说吧。”(谢安,字安石;谢玄,字幼度。)

      云澜哀求道,其实她也想跟着学一学,世家女子会骑射功夫的不在少数。

      褚氏眼中闪过了然,“你以为你阿父没有想到么?之前阿梧太小了,如今还不确定什么时候离开长安。等定下来了,便会请骑射师傅的。而且他还说了,到时候,你也跟着学一学。”

      云澜闻言大喜,不管将来如何,此时多学点本事,也多了几分自保之力。等云澜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弟弟阿梧时,他也高兴极了。

      “阿姐,骑射师傅什么时候来呢?我现在就想学呢。”谢梧虽然生就谢家人俊秀的样貌,但是品性中却染上了几分北方孩童的豪爽之气。

      “不用着急,阿母说了,等我们离开长安了,就给你请骑射师傅。”云澜皱眉,算时间,宇文泰大限不远了,宇文邕外镇也就快了,只希望自己一家能顺利地随着宇文邕离开长安了。

      祥云居一间雅室之内,四个少年盘腿围坐一周,每人的脸上神情都很严肃。

      “四公子也不要太担心了,或者太师吉人天相,病情好转也未可知呢。”王谊给宇文邕斟满一杯茶汤,劝道。(王谊,南岐州刺史安宁郡公王懋之子)

      宇文邕想起前些日子阿父突然吐血的情形,心中的不安非常大。“希望如你所言了。我如今只恨自己生得太晚,不然也能替阿父征战解忧了。如今,也不知道我何时才能像大哥一样外镇藩地了。”

      王显虽然机敏聪慧,但从来都是谨言至极的。他猜得到宇文邕为何如此焦虑,除了太师病重的原因之外,更是不知道前途茫然之故。但是正如宇文邕自己所言的一样,他吃亏就吃亏在生得太晚了。但是这个是不能强求的,太师的侄子们正值壮年,徒劳与其相争,只会落得不好的下场。况且,事情也还没有到那一步。“前日里在四公子书房中见到了一句好诗,显深觉那诗好味道——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四公子当仔细参详一二才是。”(王显,王懋之侄,父亲早逝,被叔父抚养长大。)

      贺兰璨灌了一大口茶汤,有些不解地道:“弥罗突,你当真不必如此的。我听阿父说了,他已经同尉迟叔父去了信,说是从蜀中和江南找名医来,一定让舅公无事的。”(贺兰璨,小司马凉国公贺兰祥的第四子;而贺兰祥,是宇文泰的外甥,宇文邕的表兄。)

      宇文邕叹了口气,不知道怎么的想起了云澜没有忧愁的笑脸来,真是让人羡慕嫉妒啊,多想拧两下啊!

      四个少年才出了祥云居,差点没被一疾驰而过的快马给撞倒。

      宇文邕脸色一变,拦住脸色青黑的贺兰璨道:“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莫非边关有大事发生了?”

      王显、王谊兄弟俩闻言,脸色也变了。随即四个少年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便各自散了归家去了。

      军情大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南梁广州刺史王琳率大军攻打魏梁边界,宇文泰自然非常生气,派出了大将军豆卢宁出兵讨伐。不久之后,王琳兵败,表示愿意归附魏国。宇文泰心情舒畅,身体也好了几分,封王琳为大将军,长沙郡公。同时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原因,封了六子宇文直为秦郡公,七子宇文招为正平公。然后带着部分臣子西巡,宇文邕担心父亲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复,劝说过一次,却被宇文泰大笑着拒绝了。

      “为父身体比之年初已经好了许多了,你不必担心。此次西巡,我本来打算带你一起去的,但是又想到年后你就要出镇地方了,还是留你在长安好生随着先生学习为好,我听说你大哥将谢宜给了你,这个人也算是个人才,比之他的族弟谢贞还要强两分,你有事无事也可多和他请教。至于你阿母那边,她虽然是偏心豆罗突,但也不知道不关心你的,你也莫要太过生疏她了。”

      宇文邕垂下了头,母亲和阿直,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好了,你也莫要如此,我这次西巡,也会同突厥的来使见面,若无意外的话,我会向他们的大汗求聘公主,你二哥不在了,三哥的婚事也定下了。所以所以突厥同意了,这个公主便是你的正妻。你心中要有数,事关国家大事,不同任性了。”宇文泰看着儿子这个样子,摇了摇头,他并不认为叱罗氏的偏心是什么大事,就是他也比较偏心几个年长的儿子呢。

      宇文邕有些难受,但是却不能反对,眼前的男人不仅是他的父亲,更是一国的掌权者,他决定的事情,自己没有任何反对的资格。

      “父亲放心,儿子明白的。”宇文邕隐隐生出了对未来妻子的不喜之心,即便她是突厥的公主。

      云澜正在看阿梧写的大字,指着几个字对着阿梧道:“你这几个字不成,一会阿父过来检查,有你好受的。还不快去重写?”

      谢梧憋着嘴巴,有些哀怨的道:“阿姐,自从回了长安后,阿父在家中的时日就居多,倒是我受苦的日子来临了,真想念宜州啊!”

      云澜敲了敲他的额头笑道:“胡说什么?长安乃是国都,比之宜州自然要好些的。再说了,阿父天天督促你的功课,你该高兴才是,等到他忙了呀,你想天天见到他都难了。还不快去写字?”

      谢梧嘿嘿一笑,抓着笔去用功去了。云澜看了一下更漏,有些诧异阿父今日来书房晚了好多,便起身出了书房。

      “大娘子。”阿夕正在门廊前发呆,见云澜出来了,忙迎了上去。

      “随我去看看,阿父怎么还没来书房。”云澜警告地让小丫头轻声点,随即轻声道。

      阿夕忙屏住了呼吸笑了笑,随着云澜离书房远了点才小声道:“大娘子,那才阿铁大哥过来传话,说是宇文四公子和一个王郎君来访,下晌才能过来书房了。”

      云澜脚步一顿,宇文邕来了?那王郎君又是谁?想了想,脚步却是往厨房去了。

      “哎呀,大娘子怎么来厨房了?要吃什么点心,让小丫头来传声话就是了。”胖胖的许厨娘看见云澜,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了。

      云澜笑道:“我听说阿父来了客人,便过来这边看看,您做两样精致的点心就好了。”

      许厨娘忙进了厨房忙活去了,心知是不可怠慢的客人,于是比平时干活都要利索些。云澜没等多久就让端着一叠荷花糕往正厅去了。才进院子,就看着阿铁守在院前。

      云澜隐隐猜测宇文邕有什么重要的话和阿父说还要清场的,也不再多行,将糕点给了阿铁让他端进去,这才转身去了褚氏那里,阿懋这几天的胃口不大好,得看看他好些了没有。却不知她让人送进去糕点,正好缓解了厅中凝滞的气氛。

      谢宜一看莲花糕,笑对宇文邕和王道:“四公子和王郎君请用,这莲花糕的味道清淡香甜,是极好的消暑点心,你们多用点。”

      宇文邕想到谢宜之前的话语,心中还有些不喜,但是却也知道谢宜说的在理——自己以后就藩,长安的事情多想无益。他可不承认自己有些好高骛远呢。像是出气似的,抓着一块糕点用力咬了一大口,果然味道极好。

      王谊好笑地看了宇文邕一眼,对着谢宜道:“谢先生,这糕点是江南的点心么?在长安倒是没有见过呢。”

      谢宜笑道:“也算不的是将那的点心,是小儿喜欢甜食,但是小女又怕小儿牙齿不好,便捣鼓出这些个点心让厨娘做出来的。四公子和郎君吃得好的话,我一会吩咐厨房再做点,给你们俩位带回去?”

      宇文邕想到云澜,心中的不喜散去了些许,想了想自己以后的身份,沮丧地承认,谢宜说的真是太对了。无论如何,自己现在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不参合到争斗中去的。

      “原来这糕点是谢小娘子捣鼓的,那我带一些回去吧。”宇文邕又咬了一口道:“若是依先生看,邕何时向阿父大人提出外镇合适呢?”

      谢宜摇了摇头道:“丞相大人的身体虽然今日有所好转,但是你还是不要急于一时了。一旦外镇再回长安就难了,若是丞相大人有个不好,你身为人子在外地总是欠妥当的。”

      谢宜虽然很想随着宇文邕离开长安城,但还是同宇文邕点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毕竟这个少年是自己现在的主公了。

      宇文邕闻言沉默,若阿父身子不安好,自己就须等到他过世之后才能外镇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瞬间,宇文邕又有些松了口气,自己不是三哥,堂兄们和表兄们的全是太盛,他才是那个更该去烦恼的人呢。

      而在同褚氏说话的云澜,听了下仆传话说是宇文四公子和王公子都很喜欢莲花糕后,又去了厨房催许厨娘再做一笼,甚至亲自动手做了一份肉圆子单独给宇文邕的,也算是自己收了宇文邕那本《金匮要略》的还礼了。

      “大娘子,宇文四公子喜欢吃这种肉圆子?”阿夕双眼惊讶得睁得大大的。

      云澜抿嘴一笑,其实她也是在宜州城外的那家驿站里才发觉的。“不要多话了,赶紧送去前厅,这肉圆子嘛,就说是我的还礼。”

      待使女提着食盒走远了,云澜脸上的笑容才消失无踪,宇文邕待阿父亲厚,他日时月难熬之时,也不知道阿父能不能袖手旁观?不自觉间,手指稍微用力,扯落了艳阳下盛开的一朵月季。

      盛夏的长安城中,因为当权者宇文泰的出巡,高门大户间的走动也倦怠了几分,但是云澜就迎来了好几拨客人,其中最让她疲于应付的是独孤七娘。幸好独孤七娘同杨坚的婚期日渐临近,她往谢家的走动才渐渐少了。

      七月里,独孤信的幼女出嫁本该是长安城中的大新闻,但是却被宇文泰在云阳城去世的消息将喜气冲得干干净净。

      云澜看着天边的烈日,感觉到长安城中无比肃杀的冷凝气氛,微微叹息,纵是盖世英雄,也有迟暮之日,西魏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新人欢笑英雄迟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