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谈谈人的分类

    这两天坑里的读者围绕城市人农村人的话题讨论地热闹非凡。。。呵呵,现在北美圣诞节放假,我得空也来凑个热闹哈!

    战国策---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人的分类还是有很多种的,比方说根据生活居住的地域来分:生活在农村的是农村人,生活在城市的是城市人,生活在青岛的是青岛人,生活在中国的是中国人,生活在地球的是地球人。。。很明显,以地域来分的分类是非常笼统的一种,所以千万别用这个来说事儿,没什么意义。

    另一种常见的分法师根据职业来分,比如医生,农民,商人,文化人。。。当初白居易的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就把商人这种职业的特点讲得蛮到位的!这种分法虽然笼统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每个职业都有其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想要把一个职业做好,许多时候不得不需要训练自己融入这个职业所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比如前些天的热点话题—教师婆婆好不好?呵呵,不得不承认教师这个职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确实会令媳妇蛮头疼的哈。

    还有一些比较笼统的分类,比如根据经济基础分有钱人和穷人,根据文化程度分大学生和博士生,根据家庭出身分富二代和官二代。。。不难看出,以上这些---生活地域,职业,经济基础,文化程度和家庭出身都是以人的外部条件来分类。。。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分类方式是根据人的内在来分的,比如根据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来分类---乖乖女,小皇帝,小市民,老处女,凤凰男。。。这种分类意在突出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心理性格组合,所以相对外部条件来说更有一定的针对性。

    当然,最被普篇认同的以人的内在来分类的方式是根据人品,也就是人的思想品质来分类。我个人认为这是“人以类聚”最靠谱的一种方式,因为人品是一切美好或是罪恶的根源之所在,而且人品的好坏与外部条件和性格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如果一个人人品低下,那么外部条件和性格再好都是浮云!

    对于这人品分类,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生活体验---我本人生于长于上海,我妈是上海人,我爸是“外地”知识分子家庭来上海读研的。。。因为我爸妈都是以人品来看人的,所以当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和我那“三代贫农”来上海读研的老公对上眼以后,我家研究调查了一番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记得我妈当时说:“虽然你公婆文化程度低(我公婆基本不识字),但是你公婆人品好,我们是放心的。”这结婚十几年里,虽然我和我老公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但是对于对方以及双方父母的人品的相互认同在我们的关系中起了基石的作用。特别我婆婆不仅人品好,而且性格也好,再加上勤劳忍耐坚韧,真真是刘慧芳式难得的好女人!在认识我婆婆之前我还没近距离接触过这样“圣母型”的人,接触了以后最大的感觉就是能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所以,越是了解我婆婆,我和我妈越是对于我婆婆满怀敬意!估计我婆婆自己都不知道,她成为了我和我妈私下借鉴的标尺,我妈教育我的时候都会说---你要学学你婆婆的。。。我提点我妈的时候都会说---你看我婆婆。。。现在晋江上不是都流行重生文嘛,如果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二十岁再次选择婚姻的话,我想我不会再次选我的老公,而是在人品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门当户对三观比较接近的老公,但是希望继续能和我婆婆做亲人,呵呵!

    总之,如果你分类人还是停留在外部条件的话,或者你还没有意识到人品是衡量人的最佳准则的话,你很有可能会有识人不清的危险!欢乐颂里的五个姑娘按外部条件或是性格来分类的话各个不同,但如果按人品来分的话都是属于人品不错的那类人。就算邱妹妹再拎不清,人品还是可以的(人品差的可不够资格做耐大的女主哈)。综上可见,交朋友,选老板,找老公,人生大事小事处处都要记得首先看人品,人品不过关其他免谈!当然如果你对别人的人品有一定要求的话,别忘了对自身人品的要求,要不然别人人品比你高出一大截的也不一定愿意搭理你。。。其实,人性中恶的一面多多少少会给每个人的人品带来亏欠,如果大家能够从自己做起---尽量抑制自己人性中恶的一面而提高自身人品的话,那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很多!最后借用康熙的箴言与坑里读者共勉:石榴熟了要开裂,麦子熟了要开镰,人熟了首先要做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