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首先国战要有开战的理由,装逼也得弄个理由……比如老美打仗……
,打之前明确目的,我们是灭了辽国呢,还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罗少老家啊,纠结),目的决定了统帅是谁、用多少军队,这些军队从哪来,怎么分工行军,大约多长时间搞定,要花多少钱……这不是赵帧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同理,辽国那边也是这些等等问题。我没有看到两边有主帅,也不知道两边为啥打,至于怎么打就更米了,有点打得无头绪。
除了开国皇帝、马上皇帝,通常皇帝都不会去第一线冒险,这太不负责任了,当然明朝那位昏君干过这事,因为最前线城池的争夺往往是你来我往的。御驾亲征也不过是在比较前线的地方激励下士气。
还有就是为什么赵锋要把赵祯卖给辽国?赵锋自作主张?不太可能,他老爹看着呢。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赵爵做好了勤王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赵祯被俘这个东风,他才敢于打破这种平衡(白玉堂这个伪皇子也死了)。那就是所有南边地道他已经搞定到能够帮助他推翻赵祯这个目的,他可以最快的速度将部队拉入前线。但是地道的行军速度与数量不如官道,赵爵的军队这个时候应该是不仅仅在襄阳跟前线了,中间州府要有他的人。他得保证别让辽人乘虚而入的他翻不了本。
但是城陷了,皇帝被护卫带着跑?好歹得有支小部队,这个稍微加点人数就好,这时候皇上要去哪很重要,皇帝一方面不能露面被敌方抓到,一方面一定要迅速露面稳定军心,京城不是个好选择。
如果我是辽国,我只会做一件事,宣称皇帝被俘,弄个跟赵祯差不多的来扰乱大宋军心,迅速攻陷更多城池,直插大宋腹地,多占点城就多占点城,占不了的也要好好洗劫下。
按这个思路返推下去,展昭在襄阳的时候已经到了赵爵造反的关键时刻,赵爵救他是为了不泄露秘密,他这个时候不缺这样一个靠不住的展昭了,展昭又没有背弃大辽,留展昭在身边更容易让他探听虚实帮助辽国,尽快打发他归辽,还可以卖展家一个人情。因此上,我觉得赵爵不需要勾搭展昭,冷落是必然的,找个机会把他送前线再直接丢到辽国最佳。而且既然要里应外合卖赵祯,不如就让展昭来给双方搭桥。
庞刈的底牌是什么?朝里人?毕竟,没有军队跟钱的皇子就是个空架子,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跟着他冒险的。既然写政变、战争,我觉得在这个漩涡里,小白跟猫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舞台有时候得交给这些个“实力”派。
因为是小白跟猫的故事么,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两只身上了,但是看了好多遍以后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案情可以抽丝剥茧的写,不过战争用这种手法展现难度就忒大了。
双方捅这么大一篓子,这战争怎么收场的,这个很考验赵祯的智慧与权谋了,我暂时能想到的是,赵祯不回京城,找就近的部队,这个将领应该是老爹的嫡系(哪个皇帝不给儿子留点这个啊),把辽军击退。
即使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辽军是赵锋放进来的,但是皇帝不信任赵爵,这个应该是每个吃公粮的人的共识了。(除非陷城赵锋能完全撇的清,把污水全扣猫咪头上tt……)既然已经准备好了,赵爵干脆彻底反了,在等赵祯准备好就更难了。毕竟造反难啊,怀疑你了皇帝说中秋节了,叔叔我想你了,进城咱一块过节,然后软禁起来,这不也没辙么。所以觉得赵爵该反了,反正也准备好了。所以这个时候赵爵是跟辽国合作反了,还是单干这是个问题。
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些,咳咳,继续思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