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评《归雁横秋》
第一次写长评,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书生包涵了。
白玉堂和展昭,两个侠义男儿,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是顶天立地,俯仰无愧的。从北宋来到现代,这中间相隔的时光造成的是沧海桑田般的改变,却不能改变这两个人的本性。现代的灯红酒绿无疑会让两个“古人”目眩神迷。时代的巨大差异的确让这两个人不适应,甚至险些吃亏,比如两个人的“霸王餐”,还被人拐到了“钱柜”,好在两人运气很不错,完全没事。还遇到了曹旭这个让人很难下定论的人。一方面,是曹旭将两人带进了现代世界,帮助两人适应现代生活,然而曹旭给人的感觉却不能说是古道热肠,他身上有现代人精明实际的烙印,虽然无法对此进行批评,我却因此无法欣赏曹旭这个人。
说完曹旭,来说说来到现代的一鼠一猫。其实八个字就够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两只都是。白五爷傲气外显,如他这般性情,注定俗世万物是难入法眼的,现代的生活条件固然优渥,但是就像书生在文里形容的“缺失了灵魂的现状”,想来白五爷对这个时代是不会多么满意的吧。再加上胡易和白毅平狗皮膏药一样的缠人,还是拿五爷最烦的官府的事情来添乱,就更难过得舒心了吧。何况“归雁横秋,倦客思家”,这里再怎么好也缺少归属感。根也好,牵挂也好,都还在北宋呢,穿越的人要是不想回归自己的时代那真是冷血了。而五爷,他是傲气可不是冷血。这只白老鼠只是看起来冷傲罢了,其实赤子心肠又哪里会少了半分?看他和展昭的鼠猫之争就知道其实五爷本质还是以热血小青年啊!要真冷血,谁理你是进了庙堂封了御猫还是江湖漂泊侠名远扬,又不和自己相干。要真冷血,又哪里会先于展昭明白自己的感情?我一直觉得展昭不是迟钝,而是他的性情更加内敛,所以感情藏得深,连他自己都不曾察觉。而白玉堂则更加任性。不是说五爷喜欢无理取闹,那是小丫头的把戏,而是五爷做事更加率性,喜欢由着性子做事,但也不会不分轻重地妄为。五爷心里其实也是有自己的准则的吧,不然绝对是一江湖祸害,何来义士之名。就是因为五爷的任性,所以五爷才会更加地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才会比展昭更早明白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是兄弟情谊,才会在明了之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追猫,并且有意识地开始吃猫豆腐,杜绝可能的情敌,以及各种拐猫的言行。五爷的霸道其实一点也不错呢,看他对冯铮的态度就知道了:此猫有主,闲人退避。真是万分期待五爷接下来如何拐猫呢。
然后是展昭。想来五爷已经在展昭的心里占了一席之地了吧。否则在官场被压抑下来的少年心性怎么会独独在五爷面前表现出来。展昭的心思重,他将太多的事情装在心里,将太多的责任扛在肩上,本就是沉静的人,如此一来怕是会愈发地少年老成吧。江湖的洗礼褪去的年少的轻狂,官场的桎梏压抑的却是飞扬的心性。白玉堂的出现该是展昭官场生活开始后的一抹亮色。和白玉堂一起来到千年后,那些桎梏不再,看到的猫儿不仅轻松了不少,连猫爪子都似乎锋利了些。看着猫儿使计让白玉堂主动投来,修复两人间的关系,不禁会想猫儿这是脸上的笑容是不是带着点小坏呢?看着猫儿用一句“确实”来回答胡易的“你这是什么态度?对教官不满么?”,那种带着些许不满和不屑的灵动神态都仿佛可以描摹出来。那可是昔年的南侠呢,就算是谦谦君子也不代表就没脾气啊,孝悌乃是大事,岂可轻慢?剪发与否,与尔等何干?展昭的态度对于这些人来说无法理解,认为是小题大做,可是书生文里也说了:
展昭和白玉堂两个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并不是守旧派,他们有着青年人的活跃与闯劲,也都是不拘小节之辈,从他们愿意积极地去学习千年后的生活方式这点就能看出。但是再不拘小节,他们也不会在大事上盲从于时代的变革,尤其是事关于忠孝节义的“大义”与自小沉淀在骨子里的“修养”,绝不愿意轻易妥协。
不轻易妥协,这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猫其实也很傲气的呀。来到了现代的展昭,想必更接近北宋的南侠而不是什么御猫。这样也好,这样的猫没有负担,才轻松真实。
最后是那些拉拉杂杂的配角。一人一句好了:胡易是二楞子一根经,白毅平是老狐狸,冯铮是讨厌癞蛤蟆,杨一宁很可爱就是不像学姐。
PS.书生你要的千字长评哟,我看了,1637个字,信守承诺加更吧!
PS之PS.首次长评,不当之处还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