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我独自飘落/在天将黎明/没有星月做伴/只带着从头到尾的清冷
我是夏雨。
当一个人太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说的话写的字都习惯以第一人称开始。夜深人静,耳机里传来王菲的歌声,一种熟悉的压抑和悲伤让我感到胸口疼痛,呼吸困难。我有必要把过去的事写下来,祭奠那些年错过的青春岁月,错过的爱。
一、
2000年9月,我以超过重点线60多分的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因为心理上的落差,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没有任何喜悦地来到开封这个七朝古都,开始我四年的大学生活。
早上10点多到的开封。自从出了火车站开始就对开封没有好印象。这里丝毫看不出一千多年前的繁华。路面坑坑洼洼,窄得仅能容下两辆车并排行驶,据说是因为地面下文物太多,国家不允许随便修路,或者说要保持这座古城的原貌。街道两旁的房子也是破的不能再破了,灰色的砖残缺不全地裸露着,墙皮一块一块地脱落,仿佛几十年都不曾修葺过。这里的地质以沙土为主,风吹过以后扬起成片的沙尘。整个城市高楼很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落后。
接新生的车驶到河南大学正门的时候,我还是激动了一阵子的。校门很小但挺大气,上方正中的“河南大学”几个字苍劲有力,门楼背面“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几个字也很显眼,虽然那时候还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的专业是建筑学。宿舍楼在校园东北角,从南门一直往里走,到大礼堂东边绕过去,经过艺术学院就到了。宿舍挺破旧,唯一的好处是打开窗户就可以看见著名的铁塔。已经有一个同学先到了。放下行李后,很快就聊到了一块儿。
一个宿舍住8个人。第一个来的是何亮,挑了靠窗户的上铺。我在他下铺坐下,开始想象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晚上的时候,宿舍里来了一群人,一进门,其中一个中年妇女就开始做自我介绍,面容很慈祥,脸上一直挂着笑。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河大这所百年名校。我姓周,是你们的辅导员,希望大家尽快熟悉环境,调整好状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这里是你们新的开始。”
然后就是通知明天去领军训服,后天早上6点到东操场集合,军训。
宿舍里几个人就鼓起掌来。我面无表情地拍了几下手。
收到通知书的时候我已经详细了解了一下河大的基本情况。是有近百年历史的高等院校不错,但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名人大都是在几十年前,现在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一百开外,有什么值得高兴的。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只填写了第一志愿同济大学,那所学校的建筑专业很有名,我也挺喜欢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爸偷偷给我在“同意调剂”一栏打了个勾,我没发现就把志愿表交了上去。如果不是这样,我复读一年的话,明年肯定不会是在这个破学校。我爸的理由是不想让我离家太远。因为知道来河大上学不是我的心愿,我爸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是有所愧疚。可能是作为对我的补偿,报到前我爸专门去给我买了一部手机,摩托罗拉V998。2000年的时候,有手机的人还非常少,所以稍稍缓解了我的郁闷。当时的手机还是绿色的屏幕,没有和弦,只可以使用内置的几首MIDI铃声。现在我还记得那些旋律,只是忘记了歌曲的名字了,很是遗憾。
开学第一天,军训。每个院系分为一个或几个连,我们宿舍的8个人在24连。9月下旬的天气还是很热。我们在操场上操练队列,太阳像要把人晒化了一样,中午回到宿舍休息时,宿舍热得又像个蒸笼,躺一会儿床单上都会显出来水渍。我把军训看作磨练意志的好机会,从不喊累,每个动作都完成得规矩标准。军训的整个过程对我来说还是容易适应的。通常训练间隙的休息时间,各个军训连的教官都会组织一些人表演一些节目。有次我们连的教官问谁愿意给大家唱首歌,宿舍的其他人一块儿喊“夏雨唱得好!”。我读高中的时候经常和同学一起去KTV的,歌唱得不算好听但还不至于跑调,心里想着反正唱不好其他人也不认识我,于是很自然地站到同学们围成的圆圈中间,唱了一首吴奇隆的《烟火》,赢得了不少喝彩。
跟所有大一新生一样,每天晚上熄灯后宿舍都会开卧谈会,大家七嘴八舌放肆地谈论哪个女生漂亮、哪个教官比较变态等等,只有在此时,才感觉到大学生活的一点乐趣。
“夏雨,你觉得王欣漂亮不?”何亮开始八卦。
“王欣?不认识。”
“32连的那个女生啊!你那天唱完歌以后时候,我们听到32连那边有女生在唱,就跑过去看去了,美女啊…”
我笑了笑,拿出收音机,戴上耳机,听电台里我喜欢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