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首先说这芦花案.
    芦花案里,表面看来,是沈家与肖家损失最大.沈家嫡系长房的两个嫡子都被牵连进去,可以预想,在此案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前,是绝对不会有好的名声和前途的.
    而名声,更是一个世家大族想在这个最讲究道德伦礼纲常的社会的立足之本.
    沈家,将来如何翻身,只看新帝.而新帝能否有那个魄力和机缘将自已父皇定下的案子翻过来,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而肖家,则在大皇子利用冯家狠狠地阴了一把武将世家的肖家后,真正的危险才悄悄来临.四皇子正妃与侧妃,都是肖氏女.
    四皇子终于亮剑要为自己去夺那个皇位而不是只给自己的皇兄摇旗呐喊后,肖家,究竟是站在四皇子这边,还是皇帝属意的太子这边?
    很怀疑,当初四皇子与肖家结的这么一门加强型的亲事,就是洪宣帝出于分解大.四皇子两兄弟的目的而故意为之的.
    后来,又为了抵消吴家与沈家结亲的影响,毕竟冯家嫡长女是沈家的嫡长媳,结盟意味十分明显.而吴沈结亲,也是跟冯家结了一个转折亲.这对于皇帝来说,冯家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洪宣帝的许可范围.所以,又将吴肉赐婚于四皇子.
    于是,四皇子这个一心向佛的皇子,清流文人中,有了吴家的痕迹,而武将军伍中,又有了肖家肯定的助力.(要不,肖家干嘛连嫁两女?)
    表面上看,这是对抗冯家影响范围超过皇帝许可范围的警告,也是皇帝对于吴家的警告和提醒.但是,这对于大皇子来说,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亲弟弟也有了自己的羽翼可以单飞了.所以,大皇子才会选择肖老将军作为受害者来跟冯家打擂台,无论事情怎样发展,肖家跟冯家肯定是要撕破脸的,而四皇子作为肖家的姻亲,冯家及太子肯定也会将注意力转移部分的.无论四皇子有了什么样的想法,他都必须再表个态.
    所以,大皇子将于行风藏到四皇子的眼皮下.
    要么,你再次站我身边,替我灭口咱俩依旧是哥俩好;要么,你有什么别的想法吗?哥哥我可是什么都对你掉底的,咱可是一母所生,我的,就是你的.我信你,只信你!
    所以,这出芦花案,一箭三雕,冯家及太子,四皇子及肖家,沈家与冯家的姻亲们
    但是四皇子这个据说是一心向佛的人,在岳家逢此大难时,难免会对大皇子无视国体国民所做的事感到寒心.
    一个怎么说也是向佛的人,慈悲为怀,不是四皇子最应该有的特征么?更何况,还有一个穿越女吴肉指点下的高僧,弄些什么神迹佛光的不要太容易!
    而四皇子的那句感叹:装个好人,能坚持一辈子,也就一直是好人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在于装.
    对装这个字深有领会的四皇子,他的向佛,是否有其它用意,自然不言而明.四皇子对于大位,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的.
    所以,四皇子行动的第一步,就是做一个好人.
    不忍杀生的慈悲心怀,将于行风交了出来.解了皇帝的困局,搏了一个好感.但是,四皇子的这个好人,做得很妙,也很悲惨.大皇子一定不会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是谁把于行风交出去的,洪宣帝也会让他知道.
    无论怎样,大皇子利用芦花案,对肖王妃的娘家人领军的战争下手,剪除四皇子力量的意味十分明显.并且,很可能在肖老将军牺牲之后,这更新补充而上的人事安排,也有大皇子的得力心腹.毕竟,这事,只有大皇子知情,在芦花棉衣事发之后,军中会有的反应及相关处理上,大皇子的人,是占了优势的,很容易在得抚军心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军伍支持.
    可以说,在最早四皇子与肖氏这样的世代将门结亲之时,大皇子和四皇子的分化就已经是一个必然.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一败不振的沈家,在嫡系大弱旁枝庶子们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沈家内宅,肖氏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又连受打击精力不济,世子妻冯氏又身体虚弱,这掌家一事必然是纷争不断.内宅不宁,而外宅,嫡长子沈见贤被沈二的大义凛然衬得越发的贪生怕死猥琐无能,对内无脸见爹娘,对外,无脸见一干亲戚同僚,而沈候爷,能把在家候选的表妹拉上床或者是被该表妹哄上床,都足可见其人的愚昧无德.沈家,再无拿得出手的嫡支出面成事,只能看下一代的孩子了.
    而沈家的祸事,可以说,绝大部分是自已找的.
    首先,是这当家主母肖氏,能一边昧着良心拆了自家的儿子的青梅竹马一心想着抱皇后的大腿一边又要装所谓的名门气派和慈母形象让皇后以赐婚的名义背了这拆人姻缘的黑锅.
    因此,才导致嫡长子夫妻失和,冯家嫡长女在沈家大爷眼里,还不如一个通房丫头.
    也因此,沈家众人才能那么笃定,冯家是一定会让沈大作替罪羊的.
    娶了人家女儿却又如此作践,更何况冯氏生产时,肖氏那点小心思全都落在了冯家婆子们的眼里.这样的冯家女婿,冯家凭什么不舍得牺牲呢?
    而正是因为沈大对冯氏不满,自然会对那个突然贴上来的舅子冯寿山及冯家的事情,有一种莫名的与已无关的态度.所以,冯寿山在转包军用棉衣的事情,沈大只能是看在眼里,烦在心里,却从来没有站在冯家的立场给冯家一个提醒.
    作为一个明知事情有问题却不告诉自已岳家有问题的人来说,正是因为这断送了他的如意姻缘的冯皇后的赐婚,产生的对冯家不屑怨憎无奈等种种情绪,才导致了芦花案的顺利进行.如果,沈大早就知道冯沈两家联姻的真像,他会对冯氏有那么重的排斥心理吗?他会不明白,是自已的家族选择了冯家,他必须保证冯家的利益以保证自己家族的利益呢?他还会只是旁观冯寿山这个闻名的惹祸大神经手这样可大可小却只要出事就能要人命的事情?
    作为一个多年的有经验的军需官,沈大比任何人都明白,军需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而这一切,只是源于肖氏的一点私心.
    她自己亲手拆了儿子的姻缘,却不敢担上责任,任儿子将气发泄在冯氏和冯家身上,坐观了冯寿山的掉进陷井,还顺便搭上了自已的亲爹.然后又陪送了两个儿子的前程.
    至于肖家,既然肖家人肖远航参入了芦花案的查判,那么真正的凶手和真正的目的,肖远航不可能没有察觉.肖家人,对于大皇子,对于虽然不是真凶但也绝对不无辜的冯家,不可能没有芥蒂.所以,肖家在吴家的为了他们的小玫瑰与冯家打擂台的时候,肯定会比较偏向看上去更有情有义有前途有潜力的吴家.
    至于冯家,冯皇后真是洪宣帝的真爱吗?
    肯定不是.而冯皇后之所以能如此坚定地坐稳了皇后的位子,少不了她那个一塌糊涂的娘家的影响.
    因为前皇后的悲惨死亡,洪宣帝才发现,宫妃们背后的娘家势力,已经到了可以影响他性命安全的地步,所以,他需要一个只能全心依托的皇后和外戚.而看上去聪明的冯皇后,其实,大有不足.
    从冯家五爷可以看出,冯家,是个不以你的能力论地位的地方,冯五爷可以说是冯家最能干的族人了,但是一个庶出的身份,其夫人和子女,在冯氏族内依然被打压得头也抬不起.这一方面固然是冯家为了宣扬嫡系的正统和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冯氏整个家族的短视无能和放纵狂妄.
    一个冯家老太太,就能让整个冯家差点毁在她最宠爱的嫡孙手上,虽然说,一个孝字压死人,但是,还有一个忠字呢,忠尚且排在孝字之前吧,但是偌大一个冯家,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办法看住那个不断惹祸生事的冯寿山,除了说这个冯氏家族无能外,再找不到其它原因.
    而冯皇后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也可见一斑.
    以为有了皇帝有宠爱就有万事大吉,以为只要占个嫡字就顺理成章.这冯皇后一不知道敲打后族低调做人,二不知道向后族警示危险安分守已.
    但也许,这就是洪宣帝选她为皇后的原因,单纯,天真.
    可是一个如此单纯天真的皇后,在吴家的玫瑰进宫之后,在未来,太后一族的冯氏与皇后一族的吴氏的争斗中,胜负可想而知.
    但是,一个如此强势的现任太子妃将来的皇后,洪宣帝为了将来的制衡,必然会给小玫瑰设定一些障碍.
    也许是冯思宁必然的贵妃位,还是某种情况下小玫瑰的不孕?
    或者,还有更多的世家大族,在后面的故事里参入进来?
    至于吴肉,她只相信人定胜天.
    但是,有许事情,是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
    而草淳,当他开始算尽天下人的时候,当他故意对沈二说出沈冯联姻的真像以使沈二明白沈大必被冯氏所弃时,他就已经只有一颗只会算计的心了.草淳受了冯家的指派,要把本来是冯寿山的帐本和相关证据塞进沈大的书房以坐实沈大的罪名.
    但是,以草淳对沈二了解,他本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办成这件事,他却要告诉沈二,明面上是劝沈二大义灭亲,实质上,他一是点示沈二,冯家必弃沈大的决心,二是挽救沈大的方法:拉吴家下水.
    从这一方面来看,草淳对冯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他将来会和吴肉联手.因为冯家不可能会给他想要的位置.他要对付的仇人是皇室宗亲,而冯家不可能为了给他报仇就出手对付恪王爷,在冯家眼里,草淳还不值得.
    那么,当草淳利用冯家的势力准备复仇却被冯家警觉时,也就是他和冯家分道扬镳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一个曾经爱过他也曾经被他所爱的女子,会是他愿意选择的结盟对象.而吴肉,也需要一个站在朝堂之上的同盟者
    最后,说说沈二的二.
    沈二的二,二在他的天真,他的善良.
    他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但是他愿意相信,一个人的努力会有回报.他回避了家族的责任父母的期望,他还忘记了娇妻幼子,他以为做的事情可以问心无愧,所以他悠闲地在诏狱中看论语.
    他没有想过,他的理所当然,会是多少人永远也不愿意想起的耻辱.
    他用别人的残缺,成全的,是他自己的大义.而这大义,认真起来说,屁也不是.
    沈二,用一个孩子般的固执和热情,阴谋家的算计和赌注,只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却摧毁了一个家族的希望.
    投入和产出的不对等,沈二没有想过.等他终有一天明白时,是沈二的成长,也是沈二的悲哀.
    至于吴怡,她二在,在一个官宦世家,在刘氏这般不让须眉的奇母的教导下,她竟然没有政治警觉.也许是环境使然,所有人都把她保护得很好,所以,沈二自首后,她第一时间只是恨.她已经习惯了被人保护的角色,所以沈二这一放弃的行为,让她痛恨的是被沈二抛弃,是沈二的无保护意识.而她一直冷眼旁观着,沈二的天真,就像她一边腹诽刘氏身上的封建阶层的特色时,一边又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刘氏的保护和宠溺.
    吴怡冷眼看沈二,明明这是她一生的归宿,但是她依然没有调整好她一惯的驼鸟心态.
    其实,吴怡一直游移在吴家之外,吴家的父母兄弟姐妹,当然是她的亲人,但是吴氏家族,却没有一个成型的概念在吴怡心里.
    也正是现代人各人自扫门雪的心态,吴怡才会闷下与吴肉的交易.她缺乏一种政治警觉性.
    吴怡给吴肉的二十万.
    这件事,据说是吴怡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娘亲爹.
    那么,你一个出嫁女儿,一不是当家主母,能有攒私房的大把机会.二来,这真是是你的嫁妆?那你们吴家得多有钱啊?
    你们家的钱哪儿来的?你爹贪得?
    而且,别忘记了,吴家的长媳可是欧阳氏.欧阳家虽然倒了,可是多少人还在怀疑,欧阳家的钱并没有完全交出来啊.
    而这欧阳氏,可是前靖海候的嫡亲女儿.
    现在一个吴家的女儿,就可以随便拿出二十万白银.吴家庶生的不算,嫡子女共6个,给儿子的家产要比女儿的更多吧,那,吴家一共有多少钱?
    而刘氏在欧阳氏的处理上,如果吴家露了富,是不是会令人想起,欧阳家的钱来?
    究竟吴家是不是拿了欧阳家的钱才留下欧阳氏的还是吴家早就和欧阳家有金钱交易还是有其他说不清楚的事情?
    拿刘七爷说事?
    这不是坑刘家么?
    一个小股东,就有这么钱,刘氏能把自己好不容易平安退下来的娘家推到风头浪尖上?
    如果不是吴怡的嫁妆,是吴家替吴怡拿出来的,那么,吴家和四皇子做这个交易是什么意思?
    皇帝希望的是,吴家只听皇帝的话,不站队.
    一个庶女不算什么,何况只是侧妃,但是银子可不一样了.
    总之,大家都知道吴家很有钱,知道是一回事,空究竟有钱到了,一个出嫁的女儿,都可以拿出二十万的私房嫁妆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吴家不要太低调的做人哦,而吴怡干这一手,无论进退,都是拿在皇族手上的一把利剑,纯粹看别人怎么想招呼吴家而已.
    当然,吴怡一直认为,这只是她和吴肉的私下交易.吴肉不会说出去.
    目前来看,吴肉确实没有必要说出去,毕竟,一旦为外人所知,伤的是吴家人,而吴肉,也是吴家人,就算她嫁了人,也消不去她的姓氏里那个吴字.
    可是,吴肉同样也是一个缺乏家族观念的现代穿越女.
    很多事情,吴肉同样不会考虑到吴氏受损,她也被牵连.对吴肉来说,她认为自己也已经是吴家的一个死人.吴家没有人会为她着想,那么,她凭什么为吴家着想?
    就吴肉那个睚眦必报的心态,谁知道什么时候吴肉一抽风,就把这个二十万抽出来了呢?
    啊,忘记说冯家了.
    一个总是在惹事的冯家,一有事,就拿姻亲替上.
    用草淳的话讲,不是冯家人,也会是冯家的女婿.
    做冯家的女婿,多么的没有安全感啊.
    所以,草淳在冯家的安排下,要把那些指证冯寿山的证据转移到沈大的书房以坐实沈大从而保全冯家时,草淳才会故意选择了沈二,才会故意告诉沈二如何破坏冯家安排的做法.
    而这一点,却肯定在草淳的心里,给他将来出卖冯家打下了最原始的基础.
    所以,这冯家表面上看,是保住了颜面,没有影响到冯皇后的地位,但是,对冯家以后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不光草淳这样想,别的世家也会这样想,特别是和冯家结盟的姻亲们.
    虽然知道投入有危险,但,风险并且回报却是如此的悲惨,任谁,都得再好好计算,要不要跟冯家人屁股后面混了.
    一场乱局继续混乱中,洪宣帝这个下棋的人,会拿掉什么不听话的棋子目前暂未可知,但是能离开京城,却有可能是吴怡和沈二的幸运.
    也许,当流放的生活给沈二带来了真实的身份落差所造成的认知后,沈二才会明白,生活并不单单只是有热血和善良就可以的.也许最后,和草淳这个最了解他,他也最了解的人对上,沈二才会理解草淳不择手段的进取,才会理解吴怡无可奈何的成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要分的分界线!!!!!!!!!!!!!!!
    看在我码了两个小时敲了4800多字的份上,梦大,别忘了送分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