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番外1 花季雨季 ...

  •   要结婚了,打电话,上□□问高中的同学能否来参加婚礼,数数自己能收到几个红包,以便计划年后是做基金定投还是买卖日日盈,没想到让人回忆起高中时代那些黑暗青春。高中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酸涩,有郁闷,有困惑.......回忆了很多很多。不过,人真的很奇怪,回忆往事的时候,脑子似乎会自动筛选,清晰片段的都是美好的。
      我对待感情,一直是很理性和淡定的,或者这么说吧,我是一个很有社会道德的人,绝对不会让自己参合到别人的感情里,当初追老公时,也是再三确认他当时确实没有女友,才发动迅猛攻势的。想起高中那段懵懵懂懂的暗恋,对,就是暗恋,我很不愿意将他定义为我的初恋。一方面我一直坚称亲爱的老公是我的初恋,因为他说我是他的初恋,不想输他一回合,更不想已经老牛吃嫩草占便宜的本人,再亏欠他一次。另一方面,那段暗恋真的只是我单方面的想法,而且仅限于想法,没有任何行动,连写个日记啊什么的文字记录都没有,所以我承认那仅仅是一场暗恋。对象是担任学习委员的他,当时他和才貌双全的文娱委员是全校公认的金童玉女。
      我很想用言情小说里用来形容绝世男主的那些华美辞藻,来描述一下这位学习委员,可脑子里对他的影像真已经很模糊,只记得他个子不高,甚至在班里算偏矮的男生,骨架子很是单薄,五官基本没概念了,只记得皮肤很白,戴一副金丝眼镜。
      反而对那位文娱委员的印象比较清晰,因为我现在的□□好友里还有她,半个月前回家,陪老妈去新开的世纪联华超市shopping时还碰到过,寒暄了几句,知道她现在是这家超市进口食品部的经理。在超市暖和的空调抚慰中,穿着干练修身的职业套装,头发高高的挽起成发髻,别着一个高雅大方的银色马蹄莲形状发饰,区别于普通精品店里整个花型上镶满廉价塑料亮片的俗气饰品,只是在花蕊和叶柄部位,分别点缀着一颗小巧而耀眼的黄水晶和绿水晶。之所以能一眼看出那个不俗发饰体现出主人不凡品味的原因,是当时我为了买婚戒及其他结婚佩饰,正沉醉在对钻石、碧玺、水晶、珍珠、石榴石等的discover中,基本能算半个珠宝通了。
      她不像高中时期那样留着厚厚的齐刘海,而是露出高高的光洁饱满额头,皮肤还是那么好,白白嫩嫩,两颊透着不用涂胭脂的红润,不过笑起来还是有两个甜甜的酒窝。回家后,老妈一个劲称赞我这个高中同学人真好,不仅人长得漂亮懂礼貌,还以vip价格给她一瓶西班牙进口的橄榄油。还说人家闺女就是乖,回家乡工作陪在妈妈身边,压力不大,工资也不低,看人家用的那个迪奥的粉底,妆画得多自然啊。再看看我,只有一套小护士,好不容易有支雅诗兰黛的眼霜,还是阿文送的小样儿,更不用说彩妆了。
      我记得高中时期的文娱委员留着一头漆黑垂顺的及腰长发、厚厚的齐刘海,尽管在那所私立高中里要求大家都穿统一的校服,她那一头随风扬起的长发还是高高甩起的马尾,都是让少男们着迷,让少女们嫉妒的靓丽风景。
      高中女生宿舍的卧谈会里慢慢知道,文娱委员和本市那所省重点高中的某帅男经常在周末一起去市体育中心的溜冰场溜冰。还和一位已经上大学的邻家大哥是青梅竹马,虫子说阿馋告诉她,文娱委员天天晚上在寝室被窝里和那位邻家大哥煲电话粥。虫子是我们寝室的,阿馋和文娱委员一个寝室,阿馋和虫子是初中同学。
      这所私立高中是趁着政府大力鼓励支持民办教育的浪潮新创办的,我称它为Z校吧,不能称Z中的原因是Z校拥有从幼儿园到高中四个学部,全部采用中小班教学,幼儿部每班20人左右,小学和初中部每班大概30人左右,高中部每班40来个学生。这在当时N城一家省重点和另一家市重点一个教室里挤进70学生的对比下,成为了招生的一个卖点。
      所有的学生都住校,每个宿舍5个人,女生宿舍是木制的组合床,上层是床铺,下层一半是衣柜一半是写字桌配个小书架,男生宿舍是同款式的组合床,不过材质是金属的。每个宿舍都配有独立的宽敞的卫生间,每两个礼拜放假三天半,也就所谓的全封闭式教学,又是一个卖点。
      说起那所省重点和我们的关系其实还蛮微妙的,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财大气粗的校董事长以年薪十万和每人一套商住房,挖了省重点的三个王牌老师,那可是十年前的年薪十万啊,显然这是又一个大卖点。
      我们是这个高中部的第一届,因为高昂的学费和尚不响亮的名气,高中部只设两个班,每班40多个学生。说是两个班,其实授课老师都是同一套班子,这90来个学生其实就是坐不下一个教室的同班同学,大家感情都很不错,从没发生两班男生为争篮球场打架之类的事,后来开高中同学会也都是一起开的,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那三位在省重点只带毕业班,而且是毕业加强班的王牌老师,从高一就开始带我们,分别执教语文、数学和物理。我们这群不到100个学生,中考的成绩比起省重点那是差了一大截的,有一大部分比起市重点还是差了一大截的,还有一小部分是够市重点的分数线,却是冲着这省重点的老师来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省重点当成了假想敌,不管是每个期末的全市统考,还是各项奥数竞赛什么的,我们都是要搏一搏的。
      事实证明,我们这些基础差省重点一大截,被人称为贵族学校的孩子们还挺争气的,不仅每次期末考,高中会考成绩能比超省重点,在高中各项竞赛中,也能和他们一争长短,打破他们包揽名额的惯例。在这里我还得小得意的捧一下自己,高二的时候在全国首届奥林匹克生物联赛中,不才区区在下夺得市一等奖,同时也是本市唯一一位入围全国竞赛的选手。
      何况Z校说起来确实是贵族学校,学生中还真的不乏富二代,他们很多文化课成绩不出众,但是弹钢琴的、学画画的、会电脑的,还有什么跆拳道啊、萨克斯啊这种当时的冷门才艺也大有人在。所以在其他校际比赛中也捞到不少名次,而这些是省重点那些被强占音乐课和体育课上自习的孩子们望尘莫及的。
      这话题貌似有点扯远了,接着说我的暗恋吧。当我知道这些了预示着文娱委员脚踏三只船的八卦是非后,从没说过任何一句他们的是非,更没有在学习委员的面前提过只言片语。
      虽然每两个星期一次的换座位我都有机会坐在他的侧前方,一侧头就可以向他请教让我崩溃的解析几何。虽然我是生物科代表兼语文课代表,和担任数学课代表的他经常会在老师办公室里相遇。虽然我是团支书,他是学习委员,每周的班会都是他用漂亮的字写会议纪要,写完后要交给班长铃子和我签字。虽然我们都是校刊编辑部的成员,他负责历年高考理化题型专栏,我负责历年高考作文专栏和整本校刊的排版校对,每周都有几个晚自习和其他几个编辑在校活动室咬文嚼字……因为我明白,在他们的故事里,我和学校的篮球场一样,只是个背景,尽管酸涩纠结,但一切与我何干。
      高三那年,很多本来只敢悄悄传纸条的少男少女们忽然大胆的浮出水面。我不知道是大家是因为想到一上大学就各奔东西,不想徒留花季雨季的遗憾呢?还是因为高考压力太大,想找个知心的人儿陪伴倾诉呢,排遣压力呢?总之校园里明目张大的出现很多对在晚自习后手牵着手在篮球场绕圈的。每两周放学少男们背着两个书包,从女生宿舍接人,走上区区几百米上校车的。返校时少男们又背着两个书包手里提着一袋零食,身边跟着一手抓零食一手抱绒毛娃娃的少女们。这样的情景和大学里公开着宿舍楼下激情拥吻的场面相比,简直纯洁的像处女一样,呃……我敢保证那时候的少女们99%真的是处女。
      高三情人节正好赶上每两周的放假,我无聊而好奇地跟着老妹他们一伙同学在N城当时最好的中心公园卖玫瑰。那时老妹读中专,专业是营销管理,他们一个同学家里在超偏僻的地方开了个花店的,父母都是那个年代的国企下岗工人,平时多靠熟人介绍些白事卖卖花圈花篮什么的,要供家里三个孩子读书,经济上比较困难。他们班几个同学一合计,决定情人节晚上帮他们这位同学家里卖玫瑰,我也顺便去凑个热闹。
      加我十个人,两人一组分散叫卖,因为少男少女的魅力和初生牛犊不怕羞的叫卖精神,我们的生意还不错。卖到只剩下三朵玫瑰,我边哑着嗓子叫卖边向公园出口走去,想着能卖就卖出去,卖不出去我就自己出成本价买下,当安慰自己这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礼物。
      在小城不算璀璨的夜灯下,我看见文娱委员手挽着一位身材高大,以当时高中生的眼光看来成熟的男生娇笑着从我眼前走过,这应该是那位传说中的邻家大哥吧。她肯定没有注意到我,一直跑跳着和邻家大哥说着什么,神情举止既娇憨又可爱。后来邻家大哥揉着她那头漂亮的长发,买了个吹肥皂泡泡的玩具给她,看着漫天的肥皂泡泡飞向被灯光渲染成暗红色的天空。夜幕背景下的他们很美,很诗意,像极了言情小说里男主女主极其浪漫的一幕。
      抱歉各位,那时的韩剧还没那么火爆,而且全封闭的学校也不可能让我们有时间看韩剧,所以关于爱情的描述基本来源于可以放在书包带进学校,藏在课桌下看的言情小说。
      而就在当天下午,我背着书包,和背着两个书包的阿文的小男友打过招呼后,塞上mp3的耳塞向停着校车的校门口的走去。路过篮球场时,看见学习委员在打球,而文娱委员坐在草地上,怀里抱着一件男款的冬装校服外套,被冬阳晒得微微发红的脸上笑意盈盈,她身边还放了一瓶喝了一半的啤尔茶爽。其实他的球打的很烂,偏矮的身高搭上瘦弱的身体,没有任何运动的资本,但我还是看了很久,看他,看他们,看有整个篮球场做背景的青春童话。
      结果就是我误了返家的校车,一个人走过唯一能返回市区的长长的临江公路,凛冽的江风吹得我鼻子发酸,鼻涕乱流。
      我说过了,我们这群孩子还是很争气的。由于会考和竞赛成绩的突出,我们升入高三时,Z校高中部又扩招了两个高复班。本来校方只打算扩招一个高复班,一方面当然是想提高效益,私立学校嘛,招一批往届高考成绩还不错的高复生,以提高高考的重点本科上线率,另一方面高复生能和我们这些菜鸟交流一些应考经验和顺便激励一下我们。但由于报名高复的人太多,所以不能不分成两个高复班。
      高考成绩出来后,连两个高复班在内的一共170来名学生,上一本重点线的50多人,其中9个分别考进浙大、复旦、同济等名牌大学,二本的50来人,加上三本的30来个,本科上线率超过75%,这已经是省重点加强班的水平了。还有十来个通过校方的接洽,出国参加了国外的大学预科班考试,风光无限地出国了。搞得笃信西方教育模式的美籍校董事长,很happy的在校门口放了十万响的鞭炮,还给全校的后勤行政人员发了红包。当然老师们的奖金和考进名校的那9个同学的奖学金是不会少的。
      高中毕业,大家各奔东西。学习委员和文娱委员考上的本省的同一所大学,我去了外省的一所医学院,除了同寝室的几个死党好友,逐渐的断了联系。大一和大二之间的暑假回家,和阿文、虫子还有娜娜在冰火岛吃冰,聊起高二时不知哪个管行政老师发神经,想让我们女生剪成统一的五四青年头,长发的女生知道后都趴在教室的课桌上哭。一群被学校的营养配餐养得高高壮壮的男生,很勇猛的冲进校董办公室,叫嚷着,长头发的女生漂亮,他们就喜欢看漂亮的女生有错吗。不免感慨道高中的男生还是挺MAN的。
      虫子很八卦地说起那个长发美美的可以当小说女主的文娱委员,一面回忆,一面遐想着她当年遭遇怎样跌宕起伏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时,阿文突然说他们进大学一个学期就分手了。
      没有欣喜,没有暗爽,没有任何情绪,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当局者迷啊,我可笑的把自己困在一个别人的局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