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不敢说出我爱你——《上海堡垒》观感 ...
-
偶然看到一本《上海堡垒》,首先这名字好听,因我向来便对你侬我侬的小情小爱不感兴趣,越是霸气的东西便越吸引我。
习惯性地查作者简介,江南,原名杨治。次公何许人也?北大分析化学专业,华盛顿大学硕士毕业,于是好奇于理科生的文字情结。
《上海堡垒》,一部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很久没有体验过的畅快。读了这么些年的书,我眼中已无所谓名著精品之类,吸引我的便是好书。有人说这是一部伪科幻作品,在我看来它是裹着科幻外衣的纯爱情小说,演绎一段兵荒马乱中的感情故事。
两个主角的邂逅极为平凡,火锅店里因为华尔街梦想破灭而被好友拉来安慰的小男生,独坐一隅在窗户玻璃上胡描乱画的撒谎的女子,耳边一缕细巧发丝如勾……这根发丝后来怎么也无法变直,它一直一直勾引着小男生的心,而女子在窗户上用手指描摹的凌乱线条变成一只不时蠢动的小野兽钻进男孩心里,再也不肯出来。
惊鸿一瞥间已成就一份孽缘。
第二次的重逢就颇具戏剧性。
江洋,男,22岁,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林澜,女,23岁,在役军人,上尉。林澜是讲台上作动员报告的军官,江洋却是数十名等待聘用的大学生之一。
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男孩子爱上心中女神的老旧故事。男孩情窦初开,女人名花有主。无望的爱情,庸俗的桥段。
不过一个科幻电影中最最平常的对抗故事。天外来客攻击地球,脆弱的人类依靠爱和希望的支撑,历时十数年终于取得胜利。
不过这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充其量算得上大背景里的小悲剧,但它,打动了我。
且不论战争场面如何惊心动魄,虽然我承认作者的笔风犀利如铁,也不论主人公细腻的内心独白,虽然它们的确真实而伤感,只为那句一直说不出口的“我爱你”,已够我难过。
将军说,世界上有很多适合我们的人,有的人很悲哀,一辈子也遇不上一个,只能学着别人结婚生子,在吵吵闹闹中渡完一生;有些人更悲哀,一下子遇上两个,于是就衍生了婚外情,比如我……
这话看起来很有点道理,你信么?我信。
我们知道,林澜是江洋的那一个,那么江洋是林澜的哪一个?当曾经的所有都逝去,我们无从知晓,随着女主角的死去,一切都成迷。
故事结束了,给读者留下一个未解之谜,林澜,她到底爱谁?情敌之间的最后一面,她的未婚夫杨建南这样问江洋:“她喜欢你吗?”“我不知道。”“原来你也不知道……”杨建南低低地说。
生死攸关的最后一刻,江洋和林澜,他们双双为了对方违反军纪,一个谎称肚子疼躲在卫生间发出绝望短信,并且在执行绝密任务中开小差跑去营救心爱的女人,一个利用男人的爱慕弄来一张珍贵无比的登机牌并且发消息泄露机密……
于是十二年后,已成为少将的江洋一个人站在黑暗里,握着早已失效的登机牌。
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什么?什么??是不是杨建南也没能得到林澜的真心?林澜对江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我循着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去找,战友吗?如果是战友就不会有那么多私交,弟弟吗?这个成分居多吧,所以才有那条“好好睡,晚安。”的短讯,这多像姐姐对弟弟的叮咛,但我更愿意相信,关于每天短信关于隐瞒婚讯关于违纪泄密关于另类渠道搞来的那张免死牌,如此种种皆源于某些她自己也未必明白的情愫。
但愿这不是我在妄自胡掰。
灾难降临,它打开潘多拉魔盒,也射出更多爱神之箭,它使许多真相大白,唯独避开林澜的情感。
即便是英雄,他们也首先是作为有缺陷的人,所以我们看到,在最后的时刻,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指挥部送来登机牌同时送死,有代表军人身份的铭牌在她死前便系在另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人手腕上,而德高望重的将军送出唯二(第一次知道唯二这词儿,是在这本书里)的生存机会将他的两个女人拉在一起……
“12年9个月又6天,'好好睡,晚安。'这条回复短信在中国移动的信号台之间穿梭,找不到它的目的地,就像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穿行在空无一人的城市里。我想象这个沉眠在地下的城市,那条短信是个虚无缥缈的女孩,有的时候她会升上泡防御界面的顶端,隔着那层透明的东西,看着紫色的大丽花盛开,而后低头俯视空无一人的城市,夜晚到来的时候,路灯在程序控制下“刷刷刷”地都亮了,她站在路灯下,哼着我听不懂的歌。”
江洋说,“我真的只是个算泡泡的,算不懂人心,尤其是女孩的心。一辈子最没自信的就是猜测女人心。 ”
人心,如此莫测,谁又能算得清看得明?!
但是,江洋,12年9个月又6天之后,当他拿到深埋地底的手机,等到这条回复,他算懂了吗?我们应该为他庆贺还是悲哀?
作者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代,但是纪念这个时代的人又是谁?
文中屡次出现台湾歌手雷光夏的《海上花》,林澜喜欢唱,十二年后的江洋也学会哼,执着于细节的我便去找来听,空灵的略带沙哑的女声低低吟唱,悲伤而缱绻,又为此歌去搜其他作品。原来雷光夏只出过四部专辑,我却爱上那首最简歌词的《壮丽的你》。
第一次你就让我看见高山
第一次你就让我听见海洋
海洋海洋
第一次你就让我听见海洋
第一次你就让我看见高山
高山高山
第一次你就让我看见高山
第一次你就让我听见海洋
海洋海洋
第一次你就让我听见海洋
第一次你就让我看见高山
高山高山
在这落雨的春天
我猜想你终于出现了
一遍遍重复听着它,前奏里浪涛拍岸,全曲大气磅礴,好一部恢弘乐章。
海洋浩瀚,高山仰止。
我想,如果将此曲作为爱情的礼颂,该是多么恰如其分。
江南在后记里提到爱尔兰诗人叶芝,并在扉页引用了他的名作《当你老了》。
叶芝,是我极其尊崇的大师。
青年时代的叶芝爱上女神一般的心上人,美丽的女演员毛特·岗,也是爱国主义者毛特·岗。他对她充满崇拜仰慕,不仅由于她的美貌更由于她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但诗人却羞于自己穷学生的身份而不敢言爱。他对她的爱如此深沉,多年后仍未忘怀。无望的爱情激发着他喷薄的灵感,他为她写下无数瑰丽的诗篇。
他们相遇那年,叶芝和江洋一样,只有22岁,而毛特·岗恰与林澜同年,23。
我不想说这只是巧合,宁愿相信这是作者为诗人写的故事,甚至胡乱臆想,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作者本人一段未果的恋情?!
这本书啊,最终让我纠结的不是当年那条等不到的短信,而是那句始终说不出口的“我爱你”。
我爱你,它绝不是一句戏言。
“我爱你”,说出来就代表从此失去自由,不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随便打屁聊天无拘无束;说出来就代表必须担起责任,你的世界不再只围着你一人打转,你要想着她爱着她护着她,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地装满牵挂;说出来就代表要接受改变,一天天看着所爱的人变老变丑青春不再,容忍她或他褪去光环逐渐变成熟悉的陌生人;说出来就代表你要时刻做好承受打击的准备,当她或他心有别属你是打算放手还是执迷不悟;说出来就代表你要足够勇敢,当有一天她或他在你怀里咽气留下你一个你是否能够独自面对;说出来就代表你要不怕恐惧,在寂静难眠的夜里当你相思成灾或许已记不起她曾经的容颜……说了你就要承担要付出,不仅是责任更需要胆量。
这么多不确定的因素摆在面前,你还能你还想你还有勇气说出那句“我爱你”吗?!三个字,多沉重,多珍贵,多难!所以直到小说结尾,面对另一段感情,那三个字,主人公始终没有说。
“我爱你”,想起来容易说出来艰难。
虽然,我一直以为,爱,从来就是一个人的事。
心灵日渐麻痹的今天,一本书能撼动人心的几率有多大?
感谢此书给我带来的震动。
胡拼乱凑的一段话,以此记录读完《上海堡垒》之后胸中奔流不息的潮涌。
附叶芝名作《当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