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下地 ...
-
饭菜摆好,一家人围坐在桌边,谁都没有说话,气氛有点沉闷。
成宇低着头和母亲一起吃着萝卜咸菜,心里五味陈杂,眼睛酸涩无泪。
甘建恒看看闺女,又看看妻子,忍不住打趣地,“怎么一下子不说话了,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小宇,我可是真的没听到你们说什么。”
“爸,没什么的,多吃点菜。”成宇把豆角盘子又往父亲那边推了推。
“小宇,你不是最愿意吃豆角吗?吃呀!”甘建恒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女儿碗里。
“不用了,爸,你吃,我谗娘淹的萝卜,真好吃!在学校天天吃菜,吃伤了,你吃吧。”成宇故作津津有味地吃着萝卜。
“晚上买鸡,你爸说等你回来才炖。”外婆笑着说,“你爸多疼你呀!”
成宇抬头看了看父亲,也父亲也正微笑着看她。成宇知道母亲要给父亲补身子,绝对不能让父亲察觉自己已经知道了他的病。
她若无其事地说:“好呀,我最爱喝鸡汤了,营养全在里面了。”
父亲和外婆忙着给成宇夹菜,成宇忙着让给父亲多吃点,祖孙三人,推来推去,林素云忍不住背过身擦去眼角的泪水。
就在这顿饭中,成宇决定以后再也不任性了,虽然从来没想过要一夕间成长,但是现在别无选择,自己必须帮母亲撑起这个家,让他们不必活得那么心酸,那么无助。
心里越是痛苦,成宇越是痛恨自己的哥哥,那个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甘成风,那个到现在还没露面的家伙。那个没有血性,没有良心的家伙,自己一定要给他好看。
下午,母亲说要去地里刨苹果树,成宇很不解地瞪着母亲,“为什么要锯掉?种了五年了,这是爸的心头肉呀!”
“现在苹果便宜,赚不到钱,又需要人照顾,你爸这样,干不了了,刨了种庄稼实惠些。”林素云挥着斧头,用力地砍去所有的树枝。
“娘,过完暑假,我就大三了,还有两年,就可以工作了,等我能挣钱,就好过了。”成宇突然怨恨起时间来,要是今年毕业多好。
“时间过得真快,你都读两年了,还有一半,苦日子快到头了。娘的小宇一下子就懂事了,苦了你了,孩子。”林素云举起袖子拭去脸上的泪水。
“娘,都是我,要是我不读书,家里就不会这么大负担了。”成宇内疚地看着母亲。
“你这孩子,你有出息,我跟你爸高兴还来不及呢,别担心我们,家里有我呢,你就给我安心读书吧!”林素云放下斧头,捶捶酸痛的腰。
“娘,我哥呢,为啥不帮忙干活?”成宇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已经分家过了,帮忙的话,你嫂会闹的。”林素云长长叹了一口气,儿大不由娘,再说儿子也有儿子的难处。
“娶了媳妇忘了娘,我绝不原谅他。”成宇生气地别过头,不能接受最爱的哥哥这样子对待父母。
“你这孩子,人都得为自己盘算,你嫂这样想也无可厚非,供你上学本就是我和你爸的义务,哪能拖累人家呢?况且前两年你哥也给出钱了。”林素云不想女儿跟儿子的关系弄得紧张,毕竟家和万事兴。
“那时还没分家,是我哥挣的钱,嫂子什么活都不干,天天在家呆着,她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再说,我毕业后也会还他们呀!”
“孩子,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记住,对人要善良,要本份,人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什么难处都会过去的。”林素云语重心长地开解小女儿。
“娘,我知道这些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我也不怕吃苦受累,可是我们是一家人,是这个世上最亲的人,结婚了,他就不是你儿子,不是我哥哥了吗?人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呢?他还是我认识这么多年的哥哥吗?”成宇眼里噙满泪水,无助地看着母亲。
林素云放下手边的活,抹去女儿腮边的泪,“孩子,有娘呢,娘会把所有的事情解决好的。不怕,你还小,不要一下子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只要自己挺得住,她不怕累,不怕苦,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
“娘,我没事,只是觉得很害怕,要是我们都不长大多好,我们还是一家人,好好地过日子!”
“我们现在也还是一家人啊,你们都长大了,都会有自己的家,不可能跟着父母一辈子,你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家的。”林素云慈爱地拍拍小女儿的头。
“我才不要长大,我要一辈子跟你和爸爸在一起。”成宇不好意思地换了个话题“我哥呢?又去外面打工了吗?”
“你哥是分完家走的,他不愿意分,你嫂子那么闹,当娘的怎能见着孩子为难呢?都是娘的心头肉。”林素云叹口气,“别怪你哥,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是我做主分的家,分了也好,他们小年轻地也多存到钱。小宇啊,我和你爸这把老骨头,还能供的起你念书,咱们不拖累任何人。”
“娘,不行就贷款吧,毕业后,我自己还,我爸现在身体不好,你们不能在生活上再节省了。我哥挣的钱,就叫他们两口子好好地存着吧,我不稀罕。”
“这孩子,尽说气话,千万别怪你哥,他走后不到一个月,你爸就病了,你哥打电话到村里时,知道了,立刻就回来了,带你爸去县医院检查,钱全是他出的,检查完,再也没出去打工,他也是不放心。”
林素云抹去眼角的泪水,想起分家时,儿子眼泪汪汪地说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哪还是一家人,分家就会分心,父母一辈子没和爷爷奶奶分家,现在唯一的儿子却要分出去了,结了婚咋这么难呀。
还记得知道他爸病倒了,儿子回来时,慌乱无助的样子。毕竟才25岁,孩子什么事情都没经历过,况且是媳妇给气的,儿子是左右为难,最后还闹着跟媳妇离婚,说这么不孝顺的媳妇不能要。
媳妇娶到家,孩子都生了,怎么能说离婚就离婚毕竟父母不能跟着儿女一辈子,还得小两口过日子,孩子们不懂事,当大人的怎么能跟孩子一般见识呢。
说起来都怪老头子,脾气大,一辈子要强,不就是因为那50块钱的电费吗?真是人穷是非多呀。
分完家,老伴和儿子商量,自己这边只有两个灯泡,天天下地,没什么时间看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儿媳妇喜欢把所有的灯都亮着,还一天到晚看电视,一家一个月的电费,负担太重,所以,一年给他们那边50块钱,以后的电费由儿子媳妇那边出。儿子同意了,说是小事情。
儿子刚走不久,到了交电费的日子,老伴催着她从邻居家借了50块钱,给媳妇送去,哪知道,不到十分钟,媳妇就把钱还回来了,还丢给他们60块钱,说她多给10块,以后电费不管。
老伴气得不行了,让她把钱给媳妇送过去,以后电费自己全出了,省得别人说儿子不在家,自己欺负儿媳妇。
可是老伴的火压得不小,媳妇不下地,天天在家里睡觉,有集市就去赶,也不让孩子过来这边,一家人跟仇人似的。
在村子里有头有脸,受人尊重、要面子的老伴越想越气,谁也没想到他这个顶梁柱气性这么大,什么都没说,也没抱怨,也没发火,都憋在心里,却一个跟头从自行车上栽下来,脑血栓中风了。
她也怪媳妇这么不懂事,家里最难的时候闹分家,不事生产,不敬重老人,可是也不敢把老伴气病的消息告诉儿子。
儿子打电话回村里,从多嘴的村支书那里得到消息,跑了回来,直问是不是媳妇给气的,他太了解自己的老婆了。
可是,当娘的能说什么,只能说是赶巧了。儿子哭了,说要离婚,这样的老婆不要了,弄得这个家不像家。可是孙女都2岁了,哪能因为父母而让孩子离婚呢?她把儿子骂了一顿,说他瞎想,不让这个家的安宁。
儿子回来,硬是把老伴带到了县城医院检查了一遍才放心,回来后,他说什么也不去北京打工了,还说不能让老爸被气死,自己要在家里守着,看媳妇能折腾下天来。
开始媳妇还很安份,大概也有点怕了,毕竟那件事情她做得很不对,把公爹气病了,怕丈夫不干,可是看看没有风浪,她又故态萌发了,看到丈夫帮老人干活,她就闹脾气,摆脸色给公婆看,不让孩子过去,丈夫一去公婆那屋,她就踹墙,和外面的人说丈夫听父母的,这日子没法过。
她和老伴只好不让儿子帮忙,这样家里才安宁下来,儿子也没办法违拗父母,气的干脆经常不在家,去跟几个小伙子给别人家做家具,也不帮妻子娘家的忙了。
这两天有个亲戚家做家具,儿子去给人家帮忙了。
想起这一些,林素云忍不住又长叹一口气,自己这代人呀,以前受婆婆的气,现在受媳妇的气,孩子小的时候,在孩子窝里,养家糊口;,孩子大了,成家立业了,总该省省心了吧,却更是难了。
成宇看了看叹气的母亲,对哥哥的憎恨减轻了一点,可是还是有点讨厌他弃父母于不顾。
两个人各想着各的心事,默默地干着地里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