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中国古代同性恋词汇 ...

  •   二、中国古代同性恋词汇

      “分桃之爱” 、“分桃”
      古人把男同性恋称为“分桃之爱”、“分桃”,其典故出自卫灵公和他的男宠弥子瑕,在《韩非子》、刘向的《说苑》和《战国策》中都有所记载:
      弥子瑕和卫灵公搞同性恋,恃宠而骄,私自驾君主的车,把吃了一半的桃子给君主吃,在他得宠时还受到君主的赞扬,到失宠时这都是罪名了。还需要一提的是,卫灵公是个□□的昏君,他还和一个有美色的宋公子朝搞同性恋,发生了同性性关系,而宋朝又和卫灵公的嫡母宣姜、夫人南子发生了异性性关系,后来竟因此发生了宫廷政变。

      “龙阳之好”、“龙阳”
      古人又把男同性恋称为“龙阳之好”,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
      龙阳君是魏王的男宠,魏王很爱他。有一天,两个人在一起钓鱼,龙阳君钓到十多条鱼,可是不仅不高兴,反而哭了。魏王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钓到第一条鱼的时候,满心欢喜,但是后来钓到更大的,我就将第一条鱼弃之于海了。我现在受宠于你,和你共枕,人们都敬畏我,但是四海之内美貌的人那么多,别人会把比我更美的人推荐给你,那时,我就会像第一条鱼那样被弃之于海了,想到这里,我怎么能不哭呢?魏王听了很感动,于是颁布全国,如果有人在他面前提出另一个美貌者,则满门抄斩。

      “安陵之好”、“安陵”
      “安陵之好”的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
      安陵君是楚共王的男宠,颇为得势。有个叫江乙的人对他说,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为喜爱你的美貌,以后总有色衰爱弛的一天,甚至连所睡的席子还没有破的时候,已经不再受到宠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说,连死也跟随他,就会长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顾。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没有对楚共王说过。有一次,当安陵君和楚共王在云梦打猎时,共王有感地说:“今天打猎,真使我快乐,但在我死后,谁还和我一起享受这快乐呢?”安陵君听了以后,就流着泪下跪说:“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黄泉之下继续侍候你。”楚共王听了大为感动,就设坛封他为安陵君。

      “抱背之欢”、“抱背”
      出自《晏字春秋》齐景公与羽人事。
      齐景公面姣,有一个负责征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着他注视,面带倾慕。公怒,将欲杀之。相国晏婴劝道:“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景公觉着有理,便表示:“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兔子”、“相公”
      中国古代,男风盛行,一直有男妓的存在,唐、宋、明最为兴盛,自清朝乾隆年间禁止嫖妓后,反倒更加鼓励大家嫖男妓。那时京剧中反串女性的优伶,常兼作色情生意,称相公,或是称兔子。

      “爱孺子”
      孺子原是童子之意,后又用到妻孥身上。再后来用到能执“妻道”、“妾妇之道”的男子身上。如汉高祖刘邦幸籍孺、汉惠帝幸闳孺。《史记》、《汉书》对此二孺只传姓不传名可见一斑。

      “交方士”
      此说多见于皇族贵宦,方士一般是俊美的道士。此风盛于唐。太宗废太子承乾好女色又宠娈童称心、方士秦英,太宗杀其宠妾及二人,承乾恨之,欲谋反,事泄而遭废武则天子李弘、李贤均宠方士。

      “娄猪艾豭”
      春秋时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卫灵公(余桃之祖也)宠幸,又与灵公夫人南子有私。奸情路人皆知,一次卫太子过宋,宋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求子的母猪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于是后世出现了“娄猪艾豭”的说法,艾豭指靠着与家主的同性恋关系而私通家主妻妾(娄猪)的人。

      “鄂君绣被”
      语出鄂君与越人。鄂君子皙是楚国令尹,貌形俱美。一日他泛舟水上,一划船的越人暗生倾羡,用越语歌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即刻回应以行动:“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就是说愿与之同床共寝了。后世用“鄂君绣被”表示对同性恋伙伴的怜爱。

      “嬖僮”
      公为是鲁国公子,汪锜为其嬖僮。在齐鲁之间的一次战斗中,他俩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拚杀,一同战死,一同停殡。国人因汪锜年纪甚轻而欲以殇礼葬之,孔子听说后则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养小史”
      晋代周小史乃俊男,时人狂爱之。张翰就作过《周小史诗》颂之。南朝宋谢惠连有《赠小史杜灵德诗》,可见那时已称所爱之俊童为小史了,后世多用此语。

      “弄儿”
      汉武帝宠金日磾之长子,呼为“弄儿”。一次,弄儿从后面搂住武帝的脖子亲热,恰巧金来奏事,见了后用眼瞪弄儿,弄儿吓得哭着跑开,对武帝说:“我父亲发火了”。武帝怒向金道:“为啥给我娃发火”。后来弄儿长大,在殿下与宫女调情,被金撞见,金恶之,以家法杀了弄儿。武帝生气地质问金,金伏地哭着说了杀子的原因。武帝伤心得泪流不止,从此更加敬重金。见《汉书.霍光金日石单传》。后世弄儿之称不绝。

      “入幕宾”
      出自东晋桓温与郄超事。
      桓温是东晋权臣,郄超为其心腹谋士。某晚二人同宿,早晨谢安等前来议事,偶然发现郄氏犹在睡帐当中。谢安笑谓:“郄生可谓入幕宾也。”入幕之宾的典故由此而来。

      “贴烧饼”
      此语指两男□□,明清之际即有,是俗口。

      “对食”
      指宫中女子之间的同性恋活动。(也有太监与宫女活动的指意)

      还有如“兔儿爷”、“像姑”、“小唱”、“香火兄弟”、“契兄弟”、“契父子”、“旱路姻缘”、“寡独书生”、“男风”、“宠娈童”、“外风”、“狎狡童”、“男色”、“情友”、“蝶戏”等等之说,大多都是指男同性恋。“契若金兰”、“磨镜”、“相姑”、“闺中腻友”等则是专指女同性恋的。可惜未能查其详意,请自行查找

      “断袖之癖”、“断袖”
      古人把男同性恋又称为“断袖之癖”,这个典故出自汉代。
      汉哀帝十分宠爱一个叫董贤的男子,和董贤“同卧起”,俨如夫妻。有一天,哀帝和董贤一起睡午觉,哀帝醒后要起来,但衣袖被董贤压着,哀帝不愿意因抽出衣袖而惊动董贤,竟用剑将衣袖割断。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董贤才22岁,就位至三公,匈奴使臣前来朝拜,见到这么年轻的三公,也极为惊讶。哀帝甚至还想禅位于他,后因大臣反对,才未坚持。当董贤还是20岁的时候,哀帝就命人在自己的“万年冢”旁另筑一冢,使他死后还能和董贤为伴。当时,董贤的贵显骄恣达到了极点。但是哀帝死后,董贤立即被贬夺一切,结果以自杀而告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