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多事之秋 ...

  •   (七)
      朝晨钟声宛如龙鸣,久久不息,亦如衍凤皇朝几百年不衰历史,沉淀于九州大陆洪荒之中。
      御历652年,明嘉27年春三月十八日晨五更——
      凤栖殿传来山呼万岁廷议之声。镌刻着开朝以来深沉记忆的空阔大殿中,匍匐着上百身着不同色朝服的官员,恭敬而谦卑的等候着殿中至高点上的君王。当山呼之声平息,君王终于微抬右臂,右掌虚扶,威严道:“平身——”
      只短短一声,便让摄于威压的臣子们感同大赦,“谢吾皇——”
      而殿上唯二如同君王一样站着的人,躬身垂目,双手敛于腹前,面上微笑不变,心中却千篇一律感到好笑:给人下跪之后起身都要谢,果真是君威之下人就如同牲畜一般没有丝毫尊严。
      所幸,我不用遭受这遭。
      凤栖殿朝议,我是不常到的,若无大事,我那便宜哥哥也不会召我上朝。而我上朝的唯一请求,便是免去三叩九拜的大礼。作为无功庸碌之臣,享受这等权利还真是引起了不少清派文臣的不满,而洛家那派的臣子们,更是乐得搅浑一池清水,然而君主之威不容微词,连皇帝都容下了我的无礼,那臣子还有何立场置喙呢。
      “众爱卿,有事便奏吧。”傲然坐于帝王座上的衍凤当朝之皇昭帝雍然道。只一双深如沉渊的黑眸漫漫扫视下方,却让人感到目光所及之处如芒刺在身。
      当朝丞相温烈连同户部尚书海诺,工部尚书狄冀一同出列,后者皆是年过花甲的老者,唯丞相温烈眉如飞燕,发鬓如雪,乍眼看年不过天命。三位文达九州的衍凤重臣俯下身躯,同道:“臣等有罪!”
      然,为何有罪,怕是今日朝议的最终目的吧。

      去年十月余,衍凤北疆之境连降大雪不止,使得北疆四郡草场受灾,颗粒无收,牛羊牲畜死伤无数,流民泛滥。北疆四郡并非衍凤国民经济支柱,却疆土广泛,游牧民族占多数。如今遭此突来天灾,老弱妇孺丧生不可凡数,哀鸿遍野,流民四起更是扰乱了贴近北疆的其他两郡。游牧民族本凶悍野蛮,数百年的民族融合也难以消除流入骨血的野性,况蛮夷之族实未有全然臣服衍凤皇朝之心,若各部结成叛军,其实力不容小觑。一举南下,虽有鸿,洺两郡抵御,衍凤六百年来稳定的江山却不可谓不忧。
      自雪难以来,朝廷只顾一味向北疆四郡派去食粮衣物等救灾物资,却丝毫不理会百姓死病,使得接济北四郡的郡城怨声载道,难以自持不说,更是助长了流民叛军结成之势,烧杀抢劫四起。雪灾人祸不断,愈演愈烈,苦的却只有百姓。
      然而,并非泱泱大国君臣庸碌,不知北疆燃眉之难,实是衍凤多事之秋。衍凤乃九州大陆之上最大海陆兼备的国家,绵延不断的海岸线使得衍凤海上贸易当世第一,海贸当之无愧衍凤经济支柱之一。只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纷乱的九州难以湮灭黑暗中的腌臜,除却当世并立最强之六国——东之珈蓝,中之衍凤,西北之西戎,西南之罗汐,南之海国以及位于罗汐与衍凤之间的泠国,尚有百余小国依附大国所生,六大国间百年来表面平和,其下暗流不断,免不了暗渡陈仓,借刀杀人的伎俩。衍凤沿海百年来一直不断的海寇便是如此。而去年,海寇不满足以前微妙的平衡,竟然在衍凤实力强劲的海战军队眼下发动战乱,抢得先机占领大半沿海两郡海岸线,使得衍凤海上贸易一度停滞,损失惨重。君王之威被小觑,一旦动怒,伏尸百万。历时大半年,虽然收复被占的海岸线,在稳定沿海两郡的同时还要防止残存海寇死灰复燃,再者密切关注边疆接壤各国趁机蠢蠢欲动,却再也无暇更多顾及北疆灾乱了。

      殿中垂首众臣不知,在三位大臣跪倒之时,上位帝王唇边勾起的一丝冷然,以及与我瞬间对视时双眸悄逝的残酷。
      “哦,”以治世严酷闻名的君王勾挑起语调,似是俯视猎物垂死挣扎的嘲讽,“若灭尔等九族,能换来度过此等灾厄的契机,孤倒是不介意以尔等之血谢天下万民。”
      君主淡然的语气听不出丝毫杀气,却让俯首的臣子匍匐于地,“臣,万死难以谢天下,但求吾皇恩赐皇命,使臣等微效万民,臣才得以死而瞑目。”
      “呵,说的好,既然如此就如爱卿所言,孤赏诸位一个皇命,让天下看看孤的臣子是否对得起孤赏赐的荣恩。”
      我淡淡苦笑,这同军令状无异的堂前皇命,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斧,随时都能让这三位名满天下的大臣人头落地,而期限,只在于君王。
      “安国,你说孤的旨意如何?”
      还未等我唏嘘完毕,君王的利剑却指向了一直游离在外的我,“安国,既然你今日站于此地,便说说你的想法吧。”
      帝王待我不同于他人的和颜悦色,却更让人坐立不安。君王之威如何质疑,君王之策何人能评说,这说是天下第一等的难题也不为过吧。然而为人臣者,如何拒绝君王的命令,担「安国」之名者,又如何能失以安国之责。
      我躬身施礼,恭谨道:“我皇心怀天下,臣子心系我皇,感帝王之忧,念帝王所愁,这是臣子以报君恩,以谢百姓的职责所在,为臣者不敢懈怠。”
      我仰头注视着昭帝的双眸,不意外从中发现了掩埋甚深的嘲讽和冷酷,“臣以为,虽我衍凤遭逢百年难遇劫难,诸位大臣也疲于应付东部两郡海寇祸乱及边疆蠢动,但北疆四郡现在情况并非不能遏制,既然温大人,海大人和狄大人承下皇命,那即是有解决之策了。”
      “哼,那三位爱卿起来说说有何解决之策吧,可不要让安国王爷失望啊。”君王低沉的嗓音略带玩味,跪在殿中多时的三位大臣却从中听到了微妙的松动,不觉如释重负,站起身来,“谢吾皇。”
      温烈越众而出,垂首道:“臣等以为,北疆四郡叛军实乃乌合之众,自我朝开国始皇立国收复北疆以来,每朝君主便时刻关注北疆游牧部落军队动向,游牧民族民风凶悍却逐水草而居,数百年分布于北方各草场,势力混乱,各部首领实力相仿难以一统群雄,此番联合必定貌合神离。再者,这支叛军没有实力强劲的将领,必定难以驾驭。后方军备补给困难,一路南下以战养战,实则夺取我衍凤城池物资以战我衍凤之军。若吾皇派遣将领各个击破几股叛乱势力,控制前线城池物资,劫夺叛军后方军备供给,灭敌之日可待。”
      待温烈语毕,朝堂之上已呼吸可闻。我抬眼瞥向施施然站立御前的当朝丞相,心中不觉感叹,不愧为衍凤第一丞相,文成武德兼备。我忽而忆起,昭帝对温烈也曾赞道,衍凤有此臣,如猛虎添翼。朝堂倾轧,三方势力盘桓,而严酷君主一向对清派温烈仁慈,只因为他深知,温烈之忠,乃是对衍凤之忠,并非对至高权力之忠。
      王座上的君王面上不明喜怒,嘴角似笑非笑,待殿中众臣平息,便道:“看来温卿已做好万全之策,只等孤一声令下,派军而出了。”
      温烈抚袍而跪,向座上君王叩首道:“请君上派遣名将,平息叛乱,臣自当做好万全准备,以供君策。”
      文臣一派紧跟温烈,齐俯首道:“恭请君上派遣名将,平息叛乱,以振我衍凤雄威!”
      振我雄威之声不竭,绕于凤栖殿雕梁画柱。位于另一侧的武将一派不等昭帝御令,纷纷越众而出,请缨出战,一雪前耻。然昭帝耐人寻味的深邃目光投向一直低头不语的列于武将首位——素有战神之称的智将梓卿身上,见君王如此,众臣便知此次降叛将领非梓卿莫属,于是就不再自动请缨。
      而梓卿却似乎感受不到此刻殿上凝滞的气氛,沉寂许久不见微动。君王皱眉不耐正待言语,梓卿却咻然抬首,铮然冷凝的目光直直与帝王相撞,“末将梓卿,愿帅三万王师,灭夷安邦!”
      此言一出,堂下哗然——叛军不下数十万军士,而梓卿却只讨要三万。
      君王终于勾唇浅笑,眼中深意依旧不明,“如此,孤便允了梓卿。梓卿听旨,孤命你亲帅三万野战军,赴前线灭敌,不灭不还!孤在此,静候佳音。”
      “末将领命!”梓卿单膝点地,沉声道。
      “梓卿随孤去凤鸾殿,退朝!”君王起身拂袖而去,众臣跪送。
      我微笑着对梓卿点头致意,迎上梓卿深沉如海的不明目光,他终是收回了直视我的探寻目光,跟随离去君王的脚步,而众臣也如海潮般散了。
      当我踏上凤栖殿外百亩见方的大理石广场时,朝阳以升至中天,不知不觉已到这番时辰,恍如隔世。我摸了摸自早上开始滴水不进的可怜五脏庙,叹息着走下阶梯,正暗自苦恼着如何挨饿走出禁城,去朱雀街上号称衍凤第一的「品冠楼」一解口腹之欲,一道清朗磁性的嗓音却在不远处唤我名号。
      “安国王爷,请稍等。”声音轻柔飘来,到得近处才发觉这声线清澈略带妩媚,竟不辨雌雄。
      记忆中拥有如此声线的只有那人了,我苦笑着抚摸着发出哀鸣之声的肚子,生生忍住翻白眼的欲望。
      不肖片刻,声音的主人便已来到我身旁,我整理好礼貌完美的微笑,对着衍凤最年轻的当朝宰辅——洛家少主洛辰熙施礼道:“洛宰辅,近来安好。”
      对于我问安的淡淡语气,一向笑容清浅尔雅,华贵傲然的贵公子略蹙颀长的秀眉,点漆一般的优美凤眸中闪过一道幽深,宛如粉樱的薄唇发出微弱的叹息——这般比最美女子还要美上几分的秀挺美人,是任何爱美之人都不忍见此时哀婉容颜的。
      “哎,即墨,为何这样称呼我?”淡淡哀怨的声音更显眼前之人清媚如斯,这样的美人,何人能对他不动容。
      我加深了嘴角的弧度,态度依旧恭谦,“洛宰辅找本王所为何事?”
      洛美人拧紧了眉角,面上已略带薄怒,音调也提高不再婉转悠扬,“你从不在他人面前自称‘本王’的,为何独独对我如此?”
      我抬眼看他粉白若瓷的面颊,透着粉红的色泽宛若三月桃花,看他薄怒未消的模样换上另一种随意的表情,“洛公子,我没有上朝的习惯,今日能在晨钟停息之前赶到凤栖殿已是不易,你又何苦为难我的肚子呢?”
      洛美人听我这番,终于缓和了表情,语调纵容和无奈,竟透着让人诧异的熟稔,“你呀,何时能改掉这晚起贪睡的毛病。”
      我心下好笑,不是朝中人,为何要朝晨暮鼓?
      脸上依旧淡淡,“洛公子,何不直言?”
      洛美人见我执意不予多言,遂垂下浓密的双睫,脸上也褪去了那若有若无的清浅笑容,红润的嘴唇微动却没有吐出任何。最终戴上了那虚与委蛇的面具,黝黑的眸子似遮掩着一层看不透虚实的纱,“既然如此,那在下也不多耽搁王爷的时间了。王爷乃朝中隐士,在下不知王爷在上朝前同梓卿将军提点什么,让梓卿将军有如此胆魄敢以三万抵数十万敌军。”
      我不再将目光投向眼前这比花更娇美的人儿身上,眼前一方晴空,微微冷瑟的空气,悠悠飘逝的云絮让我觉得,这人美的,也不过如此。
      于是勾起唇角笑道:“诶,梓卿将军乃当世名将,请缨出战之事相必是成竹在胸的,哪容我这稚口小儿般的人物置喙。”
      “哦,是吗?”
      碧空如昔,却物是人非。
      “我只同他说了三个词罢了,后院起火,挑拨离间,水能覆舟。”
      始终给不了的,他口中的即墨,也只是过去了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多事之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