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很久没写长评了,以前倒写过很多,不过本人自己小说未必写的多好,但颇为挑剔,等闲文章少有入眼,又是个考据党,最讨厌那些胡编乱造的,所以是夸的少,拍砖比较多,丽卿见谅啊!
从正史看,我对王贤妃颇有好感,也觉得这是个很有得写的女人。况且作为对中晚唐起到中兴作用的唐武宗,也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不过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罢了!大唐是个很能出现一些前无古人的称呼,开了后世的先河,比如前有安乐公主要求的皇太女,后有李瀍(这个字真不好打)的皇太弟,真真难出其右,跑题了,说说本文吧!
其一,看剧情。本人是个剧情控,向来口味甚杂,从宫妃泪的文案上看,颇合我心,也写得很吸引,令人很有一读的欲望。当时开篇第一章,过程缓慢,不是我的菜,没吊起来,当也算是徐徐渐进类,还可以。而且对于全文这种插叙手法,颇为不赞同,其实完全没必要嘛!正叙就很精彩,最后被贬的时候来个痛哭陈情,二人互道心思,最后凄凉话别就挺好的。我是很认真,一个字一个字看的,情节颇为精彩,可谓跌宕起伏,中间还有点小纠结,满虐心,我喜欢,看到那句再不打搅的话,真的是有心痛的感觉。但是,令我颇为不满的就是时不时出现的那个插叙的感觉,好好的故事一下变了味道,怎么看怎么别扭。
其二,看人物。王萱其人颇为张狂,前期很压抑所以很冷面,当了王妃有了权势很张狂。这个人满真,缺乏政治人物所必备的特质,那就是笑里藏刀,深藏不露。她太把自己那点底子抖露在眼前,可又把对李瀍那点心思搞得太纠结,其实嘛!男女之情,如此这般纠结很符合常理,看起来也很虐心,再提一次,如果以正叙的手法,别时不时出现那个您那时如何,是您啊!之类的,我觉得更好,有悬念能带入感情。
至于,李瀍,描写比较侧面,孩童的时候很聪慧,眼光也够毒,叛逆期写的那种纠结心态,到不得已休了王萱时一夜之间的成长,都比较顺应人物基本发展,男主总的来说塑造很成功。
最后是一些配角,从目前行文来看,不是搞那种多角关系,虽然前面出来了刘同学,可是戏份太少,不算男二,再然后来了个道士,搞得满销魂,不过我不喜欢,有点娘有点二,强烈要求他死吧!死吧!死吧!
总体来说,人物性格分明,各具特色,让纠结来的更猛烈些吧!
其三,看文笔。我一直觉得一片好文章文笔不是最重要,但是却有点睛的作用。好的文笔,不是多华丽,而是恰如其分,相对来说,我讨厌琼瑶阿姨,有点过。比较喜欢简约一些的,但如果能华丽过红楼梦,那更得我心。本文文笔还是不错的,情节铺垫很有功力,唯一让我诟病的就是那个插叙啊插叙。其中对长安的描写,生动有趣,但是因为第一人称,我不知道她六岁怎么知道长安有多少坊,难道这就是你用插叙的原因,如此便可以小女孩开篇,但能够描写很多她大了才懂的东西?其实看一本书,景物、建筑等描写其实都是配合性东西,有时作者写的时候非常志得意满,觉得绝妙非常,但读者看的时候未必在意这些,还是恰如其分就好。
以上纯属一家之言,因个人喜好难免有所偏颇,其实本文在情节上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