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


  •   张生以前在《读者》上看到过别人引用他的本家张爱玲的那段话,“爱”就是什么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原来你也在这里,他觉得这简直是放屁。以一个理科生的严谨思维逻辑,“缘分”这种内涵复杂,又没有外延的东西,根本不值得相信。可后来,他常常想起那个傍晚,如果他没有去买那包方便面,又或者,那只野猫没有选择在那个时机冲上马路,他可能就根本不会和卫敏相识。

      如果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卫敏,他也许就不会成为现在的他。他也许就不会爱上陈莎莎,不会买下那间阴暗的小屋,也不会接受马小蓓。命运的玄机,恰好就是那“早一步”或“晚一步”。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张生就是选择了在那一分那一秒穿过马路,去与卫敏相识,去接受他的命运。

      那种奇怪的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那一天,他匆匆忙忙地把卫敏送到医院后,发现自己身上除了饭卡,连一分钱也没有。他把学生证和饭卡给卫敏,说:“你先让医生看着,我回去拿钱。”
      卫敏摆摆手,豪爽地说:“这学校才多大,你跑不了的,我相信你。”
      这个文静的姑娘,没想到还有点大老爷们儿的气概,这种气质反差的女孩,张生还是头一趟遇到,不由得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尤其是那句“我相信你”,很有气势,又让张生觉得心里涌起一阵阵的暖意。对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都能这么信任,这姑娘的心地一定非常善良,张生想。

      既然人家这么信任自己,张生为卫敏服务起来也是任劳任怨,十分周到。卫敏的课程表就是他的作息表,他每天都准时到宿舍楼下去接卫敏上课,晚上自习结束后再把她送回来。卫敏要添置什么东西,他拿着清单就上超市去买,买完再吭哧吭哧地抗到楼上去。

      去卫敏宿舍去的多了,连宿管阿姨都和他熟悉了起来。知道他是成都人以后,宿管阿姨八卦道,听人家说,在心疼老婆这方面,全中国能跟上海男人媲美的也就只有四川男人了。又说什么来追卫敏的男生不少,但没一个像张生这么高大帅气,所以张生加把劲,还是很有希望的。张生刚想辩解什么,阿姨便笑嘻嘻地说:“知道知道,你们是普通同学,以学习为重,互相帮助,我不会跟人家乱讲的。”
      说着说着,卫敏被同学搀扶下来了,阿姨远远地看了,把刚才的承诺马上抛到九霄云外,直对着站在门外的张生喊:“你女朋友下来了!你进来接一下啊。”把张生和卫敏都闹了个大红脸。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卫敏的呢?张生问自己。也许是从那一天,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卫敏突然说起来,她很喜欢呆在图书馆里,因为她家附近有一个图书馆,她从认识字开始就经常呆在里面。
      “为什么不让你爸爸妈妈买书回家给你看?”张生好奇地问。
      “他们总是不在家啊。家里好冷清。”卫敏笑笑说。
      “要是我,我巴不得他们不在家。”张生想起了家里闹哄哄的麻将牌局,自嘲地说。
      共同的话题一旦开启,就再也收不住了。张生讲起了自己的老爹,如何从一个时髦上海滩小青年,变成了插队云南八年的知识青年,又怎么被忽悠成了一名成都的半下岗工人。而他本人,是如何从一个潇洒自在的成都少年,被老爹逼迫到上海来上学。
      卫敏调侃道:“那我还真该怪你爸爸。没有他,某些人就不会出现在学校里,我的脚就不会被他撞伤了。”

      卫敏外表文静,但性格却很爽朗,待人非常亲切,让你愿意和她亲近,忍不住想向她倾诉些什么。在理工科的男生中,张生不算是最闷的,但也绝对不算是外向的,可是跟卫敏在一起,就能自然而然地聊起许多他很少和人聊起的话题,卫敏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她态度亲切,总是恰到好处的提一些问题,让张生能继续自己的叙述。
      这种倾诉的快感,是张生从未能体会过的。有些心里话,他对徐程都未曾讲起过,但卫敏却给他了一种毫无防备去讲述的冲动。

      可是,就算喜欢又能怎么样?张生想也没想过谈恋爱的事。再说了,就算他肯,人家也不一定肯啊。宿管阿姨都说了,追她的人多得很,不缺张生一个。张生决定把这份喜欢默默地埋在心里。

      转眼两月过去了,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卫敏的脚能下地走路了。从医院回来,张生把卫敏驮回宿舍楼下,试探着问:“那我明天就不来接你了?”
      平常一直和颜悦色的卫敏却突然生气了,两眼一瞪,背过身去说:“好啊。你终于解脱了,是吧?”
      张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心翼翼地问:“那我明天还来接你?”
      卫敏头也不回的跑了,扔下一句话:“你不愿意就别来。”
      “那我到底是来还是不来呢?”张生傻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回味过来。

      四年以后,张生在艾尔普公司的人力资源办公室里遇见陈莎莎的时候,他心里有一阵奇怪的悸动,总觉得这个女孩子有点面熟。陈莎莎清汤挂面的披肩发,衬得那张略显苍白的小脸越发学生气十足。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学生味十足的小女生,却穿着一件略显老成的灰色套装,本来就纤细的腰身在衣服里空荡荡地晃着。还好她的手脚很长,所以才勉强撑起了裙子。
      她刚刚结束入职培训,第一个工作就是给公司实习生张生同学发工牌。

      “你的英文名字叫什么?”陈莎莎问。
      “什么,还要英文名字?我从来没取过,你看着办吧!”张生满不在乎地说。
      “哈哈!”陈莎莎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清淡的眉眼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她说,“你头发剃得那么短,看起来头扁扁的,就叫你orange吧!”
      “好啊!”张生真心觉得不错。
      陈莎莎在一旁已经笑弯了腰。过了两天,她递给张生一张工牌,上面写着:Orange Zhang。张生一本正经地把工牌挂上,陈莎莎捂着嘴,背过去继续笑。从张生的位置看过去,她瘦削的身材被夕阳勾勒出一个细细的剪影,张生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很软,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

      当天下班,张生特别绕到徐程的住处,要徐程帮他分析一下这阵奇怪的心路历程。两人在东昌路上的地图餐厅坐定,张生说:“我原来都不相信一见钟情,但这回有点儿信了。”
      徐程咬开啤酒瓶,给张生倒满,说:“一见钟情个屁,你就是想起卫敏了。”
      张生怔怔的,没说话。

      张生和卫敏谈恋爱的事,让当年的整个电子系都轰动了。一个电子宅男,蓄谋已久地撞倒陌生美女,还真的成就了好事,足以作为模范泡妞教材。不过虽然徐程当初是最早拿张生开涮的,但临了第一个表示担忧的还是他。
      “上海小姑娘,你吃得消么?”徐程问。

      在一个宿舍里,张生和徐程最交心。混熟了以后,张生渐渐弄明白了徐程的“上海姑娘恐惧症”的由来。
      徐程这个家伙,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却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心。这种孩子,一般都比较早熟,再加上他16岁就独自在上海生活,自然也属于情窦很早就初开的那一种。他从高一开始就暗恋一个女同学。张生看过那女同学的照片,一个短发阳光的黑里俏。女同学对徐程若即若离,两人也就这么暧昧了三年,直到高中毕业才算正式牵了手。但是,那三年暧昧的美好情愫,被半年的朝夕相处就粉碎了。
      女同学家住淮海路。上大学后也不喜欢住在学校里,一样三天两头回家。徐程少不了要经常去约她。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那里是市中心,样样东西都不便宜,吃一顿饭,买一件衣服,一次约会的成本至少在两百块到三百块之间。女同学什么都好,就是认定了买东西一定要男生掏钱的道理,从不做任何掏腰包的表示。而且,还时不时会带上个蹭饭的小姐妹。
      按现在的说法,徐程算是个“富二代”了。但是,这个称谓尴尬就尴尬在这个“二”字上。二的意思就是,你家有没有钱,和你有没有钱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的口袋里有多少银子不取决于你了,而取决于你的老爸和老妈。徐程的爸爸每月给他八百块钱零花。按照张生当年上学的标准,这钱算是挺多了,况且H师大的补贴本来就比其它学校多,学生可以过上小康生活。但在徐程这里,也就够约会四次的。徐程真心舍不得,所以就减少了约会的次数。女同学不开心了,抗议说徐程对她太冷淡。

      “对她的热情就等同于对我钱包的摧残啊。”徐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忆。后来,女同学以“不热情”为由,理直气壮地劈了腿。徐程跟张生讲,现在回想起来,他根本不知道那个女同学是不是真心喜欢过他,还是只是把他当做多拉A梦的百宝箱。从此以后,他对本地姑娘敬而远之。

      “可卫敏不是这样的女孩。”张生幸福地说:“她是我见过的对钱最不在乎的女孩子。”
      卫敏真是一个好女孩。她知道张生家里困难,她说:“我自己有钱,我什么都不要你买给我。”她甚至还想把张生帮她付的一千多块钱医药费退给张生,一直到张生都拒绝到生气了,才罢休。

      “有谁么就不在乎什么呗,”徐程问,“她家是不是很有钱?”
      “有钱没钱,关我屁事?”张生有点不高兴了。不过徐程倒是提醒了张生,自己对卫敏的家庭,还真的一无所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五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