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回 孙府 ...
-
新的一天,阳光明媚。
“小姐,一会出门要穿哪一件裙子呀?”侍书抱着各色衣服一件件排在盈盈面前,侍剑便按照衣服一件件配着首饰。
五月榴花照眼明。正是初夏,盈盈的心也随着那绿得愈来愈浓的叶子,渐渐地变得鲜活起来。
“就穿那个翠绿色的吧。”侍书给盈盈换上衣服,侍剑忙拿出一条淡绿色的飘带从裙后穿出来,又将飘带的两端搭在盈盈手上。盈盈道:“不用这个了,戴这个一会就不知道让我弄到哪里去了。”
侍剑噗嗤笑出声来:“哎呀小姐,你还是戴上罢,要真说起来,以前的披帛也不知弄丢多少条了,这会子又在乎起这个了•••”
••••••
孙府。院子里,一个粉衣女子正在练剑,年龄不过十八上下,那剑法却是精熟无比,衣袂上下飘飞,像一只粉色的蝴蝶。
“尚香姐姐!”盈盈唤道。
“盈盈妹妹?”粉蝴蝶迅速地挽了个收势剑花,向亭子这边跑来:“昨天乔伯父来了,你怎么不一起来找我?”
“昨天下午原本不知道父亲出门,结果我就出门了,结果晚上回去就挨了说,这不一大早就过来了么?”
“我一准知道,你又跑林子里弹琴去了——还是这个爱清静的脾气。不过今天你清静不得了,和我去街上转转,将功补过。”尚香得意一笑。
江南白昼里是熙熙攘攘的。初夏清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一些早餐小铺就已收拾起残留的餐具,开始准备各类菜肴迎接晌午的客人了。早餐过后,经营各种日常用品、服饰和首饰的小商贩们便开始密集,他们把顾客多定位在女孩子身上,各自平静而不紧不慢地吆喝着,面带微笑,盼望着自己的商品能够吸引住某个女孩子的心。
尚香拉着盈盈来到一个小茶楼三层,找了个靠窗角落坐下,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我常常希望自己能和父亲一样领兵打仗,”尚香撇撇嘴:“大哥也时常在军中,没什么时间教我练剑了。”
“你骑马比我熟练,可以时常到军中找他们嘛。”
“母亲不让去,不然家里早就留不住我了,我起码两年没见到大哥,二哥又整天读书。盈盈,咱们几个人儿时常在一起玩呢。”
盈盈却轻轻摇摇头。尚香的两个哥哥,大哥孙策,二哥孙权,小时候倒是常在一起玩的,但孙策十岁上便常随父亲在军中了,她常来孙府见到的,就只有孙权。孙策好打仗,孙权却好读书,兄弟两个一武一文,府中上下无人不赞叹。
盈盈还沉浸在回忆里,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出什么事了?”尚香问茶楼小二。
“几个士兵样的人吃了饭却不付帐,还要和掌柜理论,这会恐怕已经打起来了。”
“士兵?”尚香皱皱眉:“哪里的士兵?”
“据他们说,是孙策将军刚刚征募来的。”
尚香愣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盈盈却撇撇嘴:“你大哥怎么征这样的兵?仗还没有打,就开始鱼肉百姓了?”
“你没听小二说么,都是刚刚征募的,大概什么规矩都没有学。麻烦掌柜,叫他们上来吧。”
不一会两个士兵打扮的人走上楼来,走在前面的那个大个子却认得尚香,二话不说,先拉着后面的小个子跪下,低了头。
尚香见他们如此,更觉生气:“你们两个人,见到百姓就敢吃东西不付帐,见到我就装了老实么?回去,到军营里每人领四十个板子!”
盈盈点头,看这情形,这二人确也该打。不料那大个子却抬了头,道:“孙小姐,今天的事,原是我们的不对,但我们也是走投无路。”
尚香突然觉得很反感这个大个子,四十个板子就让他敢做不敢当了么?她不由得按了按剑鞘,正要发作,盈盈却拉住了她的胳膊,皱皱眉道:“怎么说?”
“我们两个原是江北人,时逢董卓暴虐,为避战乱,便举家逃到江南,不想没过几天又被孙将军募集充军,又没到发军饷的日子,自己尚不能温饱,还怎么去养活一家人。”
“孙将军营里像你们这样的人,还很多吗?”盈盈问。
“凡从江北避难而来的军士,大多如此。”
盈盈叹口气,叫过侍书:“给他们些银两,由他们自己去做些小生意吧。”
二人忙不迭称谢。
“盈盈,你……”
“我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但我们目前顾及不到了,江南的第一场仗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打响,用这样的队伍,搞不好就会弄巧成拙。”
“你不用这样的士卒,我们又到哪里去找自己的队伍?”
盈盈望着这两个衣裳不整的士卒,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