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2012-10 ...
-
2012/10/1
鄰近一所中學邀請我10月23日上午,去給學生上一堂兩小時的課,給我的題目是:"品格"。
因為是透過中間同事轉知邀請,我自然欣然同意,畢竟有課上我當然想上,而且我也覺得這個主題很有挑戰性。
於是同事又回復了對方,並且給了我那所學校承辦老師的電話。
品格,多大的一個主題,對象是12個"高關懷學生",
怎麼上才好呢,帶什麼討論,用什麼媒介引起興趣,上什麼議題?
我目前一點頭緒也沒有,得翻翻書去。
(這是我搜尋到的一段定義)
「高關懷」學生個案是指這些學生可能有些身體或心理上的危機,需要我們主動出擊、付出較高的關懷去協助他們渡過這個危機的狀況。這些危機個案通常包括以下類型:
1.企圖自殺或傷害自己的學生。
2.企圖傷害或殺害他人的學生。
3.罹患精神疾病、情緒不穩定或精神病發作的學生。
4.被暴力或性侵害的學生。
5.遭遇嚴重失落或創傷的學生,例如面臨墮胎決定、得知重大
疾病、離婚或分居、分手、失業、重大災害後的倖存者等。
這兩天我翻著"東霓"(也就是"西決"的第二集),翻了60頁,順暢的文筆延續了"西決"的水準,但作者那種特有的"第一人稱自爆八卦"式的本事,寫了六十頁都還不拿出來,真真沉得住氣,我當作那是一種作者的自信。
韓寒的書則快被我陸續看完了。
關於寫作,
有的人是一切,有的人只是一種類型,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具象比喻,有些人的文章是水,有些人的文章是可樂。
水是很複雜又很純淨的東西,很廣但本質又很簡單,那是一切,那是存在,
而可樂,就只是可樂而已,罐裝或瓶裝,頂多麥當勞裝。
是這樣的不同,決定了一位作家及其作品真正的價值。
2012/10/2
還記得小時候(大學的時候),我日以繼夜地打工賺學費生活費的時候,室友暑假寒假地熱烈地出國旅行和遊學。大學畢業我出社會為了家計拼命賺錢工作又兼差,總算爭取到一份收入不錯的穩定工作正死抱著不放的時候,我的同學們,有的頻換工作,中間到加拿大或美國待個三五個月,更多的是到各國玩working holiday,
大學時我對別人出國沒有真正的羨慕,也許是因為那離我太遠無法想像,畢業後我羨慕的是他們的自由以及沒有家庭負擔,而非出國本身...我不覺得出國旅遊有什麼好玩。
但這一切自從09年我第一次出國旅行後,一切就不同了。
我開始年年都想出國好幾次,逮到機會就想滾出國門,
今年底在首爾過白色耶誕夜,明年四月初京都賞櫻泡湯,五月中到六月中預定在巴黎短居一個月,上十幾堂法文課,利用沒有課的周末假期去南法,德國,荷蘭,和英國看一看。原先今年十二月初又要走一趟北京,機票都問了,但後來因故決定北京之行緩緩。
我打算在巴黎的第一天就買輛單車,連續一個月穿行過巴黎的大街小巷,這樣一個我簡直從上輩子就想去的地方。
現在總有人說羨慕我等等,
我只能說,職業是種選擇,生活是種選擇,對於時間的運用態度是種選擇,
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我選擇在異國喝咖啡,但在臺灣過一種極其節制的生活(絕對遠比個大學生還簡約)。
又雖然我嚮往久居國外的留學生活,但對我來說,目前那有些不切實際,
因為有我只能做的事,也有只能我做的事。
今天下午老人家問起我怎麼沒去上研究所的事,有沒有打算去讀個學位,不知道她是不是覺得我"學歷太低",總之最近已經不是第一次問了。我對背無聊的知識以準備考試和寫無聊的論文以求學位,這兩件事,很卻步,人(我)到了一定年紀,除了為生計和為職位之外,就總是只想學自己想學的知識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學位的事,錯過便沒有了,還是得好好考慮的。
心理,戲劇,管理,文學,法律。大概要從中擇一。
2012/10/2 (晚)
因為記錯時間,明明是星期二,以為還在星期一,於是這周我又錯過跟同事夜騎青埔的約定了。
從今天開始每天都要密切注意陳昇的跨年演唱會消息,希望今年還是在台北開唱,就算一個人我也要去,如果太遠我還去嗎?不知道。
今天的心情很平靜,一早到辦公室時,樹根有尾巴很好看的鳥飛起來,在自己辦公座位整理環境,低頭撿文件的時候,我的矮書櫃旁有蜻蜓貼著地面飛,蜻蜓飛起來的姿態是最好的,午後,秋風裡的陽光也是最好的,有太陽的顏色,也有太陽暖熱的溫度,樹還是翠綠的,屋簷還是老舊的,天空還是藍的,北臺灣的秋天是"降溫後的夏天",我好久沒去河邊散步了。
今天工作手邊閒時,我看了一章國際法庭的諮詢意見,幾頁法律哲學,翻了會法文課本,又讀了幾頁小說,思考著什麼是有用,什麼是有意義,我若要步步算計,要算計到何時才是終點,研究心理學或管理或法律是"有用"的,且我有一定程度的興趣和概念,可非難性低,於是通常來說這就是不錯的選擇。但類似的"不錯的選擇",我已經選了十多年,現在我擁有的不算少,不算差,但我還要這樣下去嗎? 大學畢業前,我為錢所苦,大學畢業後,我最重視工作,工作,和工作,以及所謂"有用的"學習,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正事在前,興趣在後,如果去研究所學習,那正職和學校課程也要排在前面,寫作和讀雜書不得不往後面去。我不是不愛,但是在前途面前,再愛的事也得滾往後面去。
所以我不禁想著,如果研讀各種年代久遠的文本,寫劇本,寫小說,能夠被"明媒正娶",變成我生命中(生活中)不得不的一大"正事"(至少也得交作業,寫畢業製作),而且能在景色優美的關渡結交一些這樣的朋友(天知道我多不想再交一堆滿腦子心理治療各種學派的朋友),同時劇本又能名正言順搬上舞台,那豈不是,提前開始了我的夢想?
夢想應該等多久?三十年,三十五年,還是四十年?
應該等在誰後面?事業成就,家庭圓滿,還是月入十五二十萬?
這些都是大哉問,不過歲月讓我終於有點成熟,明白年少時的夢很熱烈很遠大沒錯,卻不曾踏出一步,以為一步才不算實現,沒有全拿就是等於沒拿。
我想如果有讀者還在逛著這本隨筆,看到這裡,應該已經受夠啦,快快就此打住。請你(妳)諒解老人家想給自己記憶不中用的腦袋做點回憶錄起來備用,我很高興有人能夠分享我的小說,也分享我真正的夢想(至少辦公室的同事和身邊99%的朋友都不知道),甚至分享往後這些渺小的實踐過程。
晚上跟貓講電話,談到社會正義和公義問題,法制和公民教育問題,
我對臺灣的學校公民教育深感方向完全錯誤(至少欠缺),臺灣的"公民教育"仍然只著重在美德教育和倫理教育。(各種你想得到的"美德")
相當欠缺人與人的界限教育,分配正義等多種正義議題思考訓練,生命的尊嚴,寬容的極限,刑罰的極限,利他和利己的進退取捨,隱私的意義,尊嚴,人權,平等的挑戰,既得利益的再分配,等等一個理性公民應該有的比較典型的衝突思維訓練,搞的社會上被媒體煽動的"好人"占九成,搧動人的占一成,許多成人沒有能力做平衡思考,形成一個浮躁的社會。雖說臺灣是公民社會,法治社會,但老師也沒搞懂公民社會之"公民"真正的意涵,沒有一個公民內涵,只有一個好人內涵,我恨不得寫幾本教案讓老師去討論批評了,但我又是誰阿,我懂什麼。
2012/10/3
很累的一天,忙得都不見天氣如何。連最喜歡的法律哲學也沒時間翻開。
跟著傳說中謠言裡很厲害的新老板已經將近一個月了,時間越拉長,我越覺得自己痴傻,天真,太單純,不高明,什麼都只會玩真的,跟他整個理念不合tone不對,
罷了,再多想也沒有意義。
明天跟同事吃夏慕尼,我最喜歡的夏慕尼-----
冬天到了,洗溫泉的日子就到了。
2012/10/6 (刪除)
2012/10/4
上午閒來無事,站在樹下喝咖啡,看樹,看天空,聽風和鳥的聲音,
遇見前輩,跟前輩在樹下談天,陽光很好。
中午又跟前輩去河邊野餐,陽光甚好。
樹葉在風裡浮起來的樣子很好。
水面顏色很好,溪流聲很好,河堤邊的農作很好。
野薑花很好,九重葛很好。可是一直有的福壽螺卵不見了。
中秋節前夕,找師父來帶經行和禪坐,赤腳踏在河邊平整柔軟的草地泥土上經行真是好。
法師告訴我,你的人生要認真,不要執著。要看見,不要分別。
看見萬事萬物,但不要起分別。
2012/10/8 (前後刪除)
我又開始把"家醫"拿起來寫,一個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三年的故事。昨天一位讀者加我好友,這位朋友說,他喜歡我的文風,好是好在,是"平和又節制的"。
節制。即使是在喜劇裡。
這位朋友提到,數度以為作者會坑,但還是等到更新了。
其實,怎麼會呢,我自己寫的東西我負責到底,一致的品質,到全文結束,
我希望在2012年結束前可以把家醫這個故事完整的寫完。
2012/10/11
早餐店買咖啡時。報紙上說:諾貝爾文學獎將於台北時間今晚七點公布---。
今天,村上春樹到底能不能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呢?
我真心希望他可以拿下,他是實至名歸的,
就算沒拿下,他也是實至名歸的。
我認為村上春樹從各方面來說,都是作家的典範。他的世界價值觀,他的生活,他的語言。
走在巷弄裡我這麼想著的同時,就回想起很多大學時的畫面,如果說村上春樹伴隨我填滿了三分之二個大學生活,一點也不為過,在當時,他是我精神意義上的老師,對我日後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趕著出差,無暇多寫,希望今晚能看到好消息。
2012/10/13 讀者像寒冬裡的太陽,有時候總苦等不來。
雖然寫小說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也得到過許多讀者溫暖友善的回應,也感謝過,也自信過不論往後來往人潮如何變化,我總可以繼續寫下去。但偶爾的偶爾,還是會在乎更新的章節有沒有讀者留言,讀者像寒冬裡的太陽,有時候總苦等不來。你不會知道為什麼讀者的熱情冷卻了,不會知道為什麼前幾天還很熱切的讀者今朝卻對你冷淡,為什麼對你視而不見,能回答的只有沉默和沉默而已,這是最令人沮喪的事。
但是既然這些日子來,我已經得過許多過路讀者的澆灌,幾盆清水或糞便,一些肯定一些批評指教,我的寫作內在,已經因為讀者的回應而長成一棵類似於樹的東西,所以即使三五個月無人理會,也不會枯死的,至多有點飢渴而已。
這個星期六進台北市跑了一整天,早上去天母找設計師剪頭髮,中午折往公館AF詢問代辦一事,櫃台小姐法文和中文都講得很流利,態度誠懇仔細,讓我放心不少,因為沒有簽證問題,所以也是不複雜的,下午跟十七年的老朋友約在迪化街爐鍋咖啡小藝埕店,這家店真民初,天南地北地談,都覺得外面的世界在外面。對於我將來的工作規劃,朋友還是勸我再考慮,"既然這麼喜歡現在這份工作,把剩餘時間拿來寫小說和劇本,才是對的,社會地位和高薪,真的不是很重要,作自己喜歡的事最重要。"他這麼說,我不置可否。我不能說他說的不對,我也真的很喜歡我現在的工作。難道你就是為了爭一口氣嗎?他這麼問,我也不能否認。不過最後他表示理解我的感覺,他談到這麼多年過去,他的心裡也仍然還有一口想做醫生的氣沒有過去,這點跟我是一樣的。我想,也許真的只是為了一口氣,所以無法鬆手,也難以鬆口。不知覺就聊到咖啡店關門,七點了。我們沿著大稻埕碼頭一路散步談話,談了些年少時的事情,後來又到寧夏夜市吃了很多東西。回家的捷運上,收到貓的簡訊,"你一整天都去哪了,沒音信"
我回電。
有時不明白這是什麼關係,也沒有勇氣一句話清楚問明白,甚至對答案不太期待。
(**10/6可能全文刪除,需要留存請事先留存。)
2012/10/14
為了去巴黎而必須請整整一個月長假的事,
想到該怎麼跟新老板開口,找什麼時機開口,就有點煩惱。
寫信嗎?當面嗎?先做好請假期間工作安排的計畫再找他談嗎?隨意一提嗎?
只要先得到他許可,其它的就不是問題了,
他沒同意之前,我也不能輕舉妄動,
所以總而言之還是得先得到他的許可才行。
希望11月前我就斗膽開口,希望11月前他就答應了我。
2012/10/15
向來有晚睡的惡習,十數年不改變。
前陣子收斂一些,最近又悄悄故態復萌。
要休養一陣子,改成早睡的習慣。所謂早睡,就是十二點以前,能夠十一點當然更好。
盡量晚上不勉強讀書,精神好的時候才讀,例如早上。所謂讀書是指讀考試需要用的書。
早上不游泳,晚上游。
去年一整個夏天,我喜歡上半天班,午餐時離開辦公室去游泳,下午又回來上班,但那很趕。而且相熟同事也會搞不懂我經常中午匆匆忙忙消失去哪,老是問我吃了沒,這也蠻困擾的。
不過我還是懷念可以中午游泳,工作分上半場和下半場的那段時光。
一個人或兩個人獨佔偌大泳池,泳池外頭樹葉半遮半擋的陽光,水裡及水外的好像永無止盡的安靜,都只有午餐時間才會有。
二十幾歲時,我還喜歡清晨在田徑場練跑,跟高校的田徑隊一圈一圈地錯開,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然後去上班,那也是人生的好光景。我走在後山的稜線上,越走越遠,遲遲不肯回頭,然後趕著下山上班打卡,冬天找山櫻花,夏天找五月雪,在山徑上繞到迷路,因為要看海,也來不及找人做伴,六個多小時單車來回就看了五分鐘的海,那也是人生好時節。
這些都是寫小說以前的事了,雖然沒幾年卻感覺很遙遠了似的。
我真的老了嗎?
2012/10/16
"我只懂得自己生存所需,其它都不太知道。只需要懂得自己生存所需就好了,不需要比別人更多。"
這是我今天跟一位蠻年輕的讀者說的話,
其實我懂得並不比任何一個人多,懂得多少跟年齡也無關,
但我覺得,人只要懂得自己生存所需就很好,
光是要懂得這個,我敢保證,三十年都還不夠。
"生存所需?那是指什麼呢"這位年輕人這樣問我。
我說那要問你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生存"需要什麼。
希望大家都能時時問問自己,"屬於我的生存"需要懂得什麼才能克服困境,需要懂得什麼才會感到熱情快樂,需要懂得什麼才夠對關切的人事物負起責任,又需要懂得什麼,活著才會感到平衡自由,又精采深刻。
至於別人懂得什麼?有沒有一個宇宙那麼大?你管他呢。
2012/10/22
這是我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
問題一,看了書記不住說了什麼?
看完搞不懂或記不起它要說什麼,或者喚不起你的體會,那是很正常的。
為什麼呢?
因為市面上九成的書都是立場不明。作者含藏的觀念因為很薄弱而禁不起考驗,或者作者本身根本就算不上一個誠實的人,講一件事喜歡遮遮掩掩曲曲折折,或者作者只是憑著靈光一現的想法,再靠著浮誇文筆扯出的一大本,或者作者表達能力很有限,以至於寫的小說或文章,真意混沌不明,
別說你們看沒有,連他自己都沒想懂。但是當然,這類書籍作者也許會跳起來反駁:這是文學手法。
書尚且如此,電視節目自不代言。
林語堂寫的一句話或可為你們解惑:真理,就應該像愛歐尼亞的天空那麼清澈。
所以一本書看到完,卻記不得或沒想法,經常不是讀者的問題,是作者的問題阿。
如果要說我跟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話,絕對不是在於我全都看得懂或全都記得住,而在於只要我發現它是這種書,就會盡快扔掉。
問題二,總是只能看見人或事物的表象,看不見本質?
我想這個問題,跟問題三在”本質上”應該是同一個問題。
問題三,跟別人理論時找不到自己的立足點以至於落了下風?
這極有可能是因為本身的立身及處事原則還沒有完全確立下來,以及還不知道自己所信奉而且堅守的價值是什麼。還沒有確立的人,在遇到爭議點的時候,態度經常是曖昧的。
但這不是一件壞事。
這個立身處世原則是很廣泛的,包含我用錢的態度,我的理想,我相信什麼樣的品格應該放在什麼的前面,我對環境有什麼要求?認為真正的知識是什麼?我認為朋友之間應該如何對待,家人之間的界限又何在?感情是享樂還是奉獻?社會應該如何?是做事過程正確好,還是很快達到效果才好?誠實重要嗎?有多重要?我面對物質的觀點是什麼?凡此種種,其實當這些都一一確立,建立屬於我自己的”格調”之後,就會發現人們湊在一起討論甚至爭執的,”本質上”無非就是圍繞這些主題而已,而我將很容易在各種話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就算面對再善爭辯理論的人,我都可以非常從容。
我不知道問第三個問題的那位網友,是經常在什麼情況下與人理論,以我來說,理論最多是在工作上。所以,“你的想法沒有錯,也有很多好處,不過這不符合我做事的格調。” 類似這樣的話我是講過很多次的,這樣落了下風嗎?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
2012/10/23
今天我上了一堂無比爛的課。
跟老板合作漸入佳境,感覺很好。
陳昇跨年演唱會的門票寄到,被售票單位慎重放在信封裡,躺在我辦公桌上。
人的體格有所謂的視覺上完美比例,可是小說是什麼。
說到底,寫一位小說的主角,是在追求一種性格上的完美比例。
是"完美的比例",不是"完美"。
而比例這種東西,既不均衡,又不絕對,放在性格範疇上,完全精算不出來,
只是美,精彩,能夠抓住一個陌生人的心,正是最困難的,正是藝術。
這是我今天的體會。
小說人物的性格比例怎麼抓才會趨於完美呢,關涉到這點,我就難得地覺得,寫手本身的"天份"絕對重要了。
2012/10/24
文章可以分乾筆跟濕筆。也就是乾寫與濕寫的差別。
我喜歡乾寫之人。
最近喜歡上班喜歡到近乎變態的地步了,連最枯燥例行的文書工作,我竟然都做得很高興。
2012/10/29 是不是兩個人一起的生活太爽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兩個兩個人在一起的日子都過太爽了,成天的有人來干涉我關切我到現在還是一個人以及為什麼我是一個人,天哪,我一個人過得很好很自在阿,我就喜歡煮剛好夠濾出一杯淡咖啡的水,喜歡一個人去聽演唱會,喜歡做一人份的午餐,喜歡一個人住飯店,我懂得一個人走進7-11訂一張單程機票的快樂!
也許我太自我了,最近覺得周遭的人令我難以忍受,幾乎要惹火我。
是的我一個人參加了這八九年來所有同學的婚宴,那又如何?
到這個年紀還不能找到穩定對象,首先被覺得我眼光太高,
接著被認為我的"感情觀可能有問題",需要深入跟我"探討開導",
為什麼兩個人在一起不用每年每年每個月每個月每天每天被一直問為什麼,為什麼你們還在一起?但是單身卻要一碰面就被問"為什麼?為什麼?你到底是什麼問題?"
喔,我沒什麼問題阿,問題都在你們腦袋裡,不在我這裡,
好了我發洩完了,總之這個該死的臺灣社會!
2012/10/30
休假。
早上睡覺,作夢。中午簡單弄了自己的午餐,烤香蒜麵包,葡萄柚,熱咖啡。下午把同事(可以算是朋友了)從辦公室叫出來喝茶,下雨。"只是光影"店休,"there"店休,"森"只開到五點半,晚上店休,而且還遠在藝文特區,最後我們只好鑽進最近的Starbucks,離我住處步行只要五分鐘。朋友明天去大溪辦事,我建議他完事可以去趟"快樂天堂"吃飯,那裡有全大溪最好的音響,彌補一下今天淪落到星巴克的遺憾。
談了另一個同事昨天登雪山回來的事,談了些工作上的事,也談了些賺錢的事。朋友的父親是攝影家,滿世界跑,開課辦展出書,朋友繼承了父親的攝影天份也繼承了父親的喜好,現在進一步還可以繼承父親現成的生財工具---昂貴的專業單眼相機和各種設備。跟我談讓我搭配他拍攝的作品,寫點什麼東西出來,出書賣錢。"現在不是都流行幾張照片搭幾行字嗎? 大家不就愛看這個。"他這麼說。我認為他說得對。但是我能搭配某人的照片,寫出點什麼來嗎?
朋友從沒看過工作以外我寫的任何東西,但他不知道是哪裡來的篤定,一廂情願的認定而且相信我應該是很會寫東西還可以賣錢的那種人,有回傳了兩張得意作品給我,讓我看著照片寫幾行字。結果我盯了老半天,還是擠不出半個字,
我只是個小說家,小說寫手,我還能指望我是什麼呢?
不過涉及賺錢,還是一直會想設法試試,因為我很愛賺錢。
朋友說,你這樣的行政能力,進總公司作事是正好。其實不知道是第幾個人對我說類似的話,但是這種機會總沒有找上我,找了我也未必去,我笑說你看我這張嘴這麼會亂講話,去那裡合適嗎?
有時很想趕快回台北,有時又想保持現狀。
周末出差,火車票最遲明天要訂,新驛訂房得確認,韓航的機票得開票了,生活多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