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3:我们不妨来一场风花雪月的脑补吧 ...

  •   这篇非常扭曲的评析已近尾声,在写评上我的创造力不行,因此只能按照原著里现有的文字进行事实分析,对原著里没有的,我一律采取了疑罪从无态度,也就是说书里没说明的事就当他没干,不以怀疑论去推断人物,不去设想一些没法证明的事,因此才对余沧海岳不群等人有所改观。这样一来虽然避免了信口开河,争取自己的论点都有原书理论支持,但是生动方面就逊色多了,也没有什么自己的创意。(除了那个经济来源……)

      所以在最后就允许我发散一下思维,尽情的脑补几个原书不太明朗的事件吧!虽然理论支持不够,但我觉得比前面的有趣多了……

      1、余沧海飘忽不定的行动力

      按说余矮子心狠手辣有行动力这几乎是所有人公认的,全本书里不管是为辟邪剑法下了死手的还是只动了心的,都没有余观主动作快,虽然他运气不太好,总是给别人做嫁衣,但若论行动之果决当不作第二人想。可是问题来了,余沧海的师父败在林远图手下多么久远的事了,按说余沧海想要辟邪剑法早就该有动作了,为什么好死不死的在六十多岁的时候才拍板做了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灭门大案呢?如果他为这一行动犹豫了好几十年,这时才终于痛下决心付之行动,那显然与我们印象中颇富行动力的余沧海形象就差很远了。

      2、辗转三千里给人织毛衣

      前面就提出过这个疑问,当时余沧海已经抓住了林震南夫妇,但因为时间离衡山金盆洗手宴已近,他不得不带着林震南夫妇一起上路去给刘正风捧场,结果先是在宴会上几次三番被戏弄,后被岳不群打跑,各种意义上都丢了人(不光丢了自己的人,也丢了林震南夫妇……)难道余沧海上衡山之前就没有权衡过利弊得失吗?他难道不知道带着林震南夫妇去这个各路人马混杂的是非之地容易出问题吗?他真的和刘正风关系好到了宁肯冒着天大风险,也要按时去给刘正风捧场的地步吗?(如果是这样余观主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信人也,好朋友没说的。)

      若非如此,余沧海带团从四川去福建,本身就是好远的路程,去了干的还都是体力活,灭门不光要有技术含量,还要耗费精力和功力的,打过架的都知道……他带团刚风尘仆仆到福建灭门,然后马不停蹄带着战利品去湖南,奔波如此图的什么啊。与其这样,还不如派个弟子上衡山道个歉(顺便代他道贺),说自己有要事牵绊来不了了,然后就在福建或者干脆把林震南夫妇带回四川慢慢盘问,这本书也就没别人什么事了。余沧海既然如此看重辟邪剑谱的下落,没理由带林震南夫妇去衡山,他虽然狂,又不笨,衡山上能管他闲事的人太多了……

      若说余观主和刘正风有多么要好的关系,却又不像,两人行事作风差太远,见面也不如何亲密,为了个普通朋友冒这风险显然不可能,再说了,以余矮子跋扈的性子,也不像是去巴结衡山派的,巴结也巴结在职的啊,刘正风都要金盆洗手了有什么好巴结的……

      3、交友不慎就等于自投黑店

      综合以上这两个解释不通的地方,我的心头突然浮现起一个颇为大胆的推测,那就是余沧海交错了朋友。

      不是我有多待见余沧海,所以不遗余力的洗白他,而是我认为余沧海的个性,从头到脚都很像是会被人当枪使的那款。又狂又横还不分青红皂白的护短,虽然对他的敌人下手狠辣无情,但他始终都很维护自己人,可想而知如果让余沧海死心塌地的把你当朋友,那他肯定尽全力挺你的。所以我不讨厌余沧海是因为这人的双面性,做敌人和做朋友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鉴于1、2小标题所描述的问题,我认为余沧海对辟邪剑法突如其来的热衷,肯定是受到了信任之人的煽动,所以才做出了福州之行的决定,不然解释不了为啥他放任林家几十年平平安安,这会却心血来潮的去找麻烦。以往林震南主动和他搭线的时候,他也只不过是倨傲的爱理不理而已,而余沧海因为有青城先辈的关系,不可能是最近才知道林家辟邪剑法的事情的。

      坚定了这个推想后,进一步分析,余沧海在笑傲书里,似乎只有左冷禅一个朋友……想到这儿我心下就是一惊:突然觉得很像是左冷禅能干出来的事啊有木有!

      很可能是笑傲故事发生的一个月前,左冷禅去青城找余沧海聊天,两人聊的肯定不怎么风雅,多半就是互相印证武功,然后话题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余观主武功又有进益,真是可喜可贺”“哪里哪里,还得向左盟主学习”“客气客气……”互相吹捧一番,然后左冷禅好奇“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余沧海:“左兄但请之言,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左冷禅:“年前余观主酒后曾言,令师长青子昔日败于林远图剑下,终日郁郁,饮恨而逝,但左某对余观主的武功还是很佩服的,前不久愚兄路过福州,瞧见了那林家现任当家的林震南,武功之差劲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若说令师败在这样的剑法之下,真真难以想象。”

      余沧海:“别提了,其实我也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左冷禅沉吟:“或许林家剑法另有玄机也未可知。”

      余沧海:“别开玩笑了,就是那林震南悟性再差十倍,也断无可能将一门绝世武功练成这种烂大街的货……”

      左冷禅:“你我在这里想破头皮也没用,其中关键之处不问本人是无法得知的。不过以愚兄五岳盟主的身份,跑去问他人剑法独得之秘,恐遭非议啊。”

      余沧海冷笑:“那有什么,林震南那龟儿子每年都派人送礼上青城,想让老子罩他,老子一直都不鸟,现下给他个机会孝敬老子,谅他也不敢说个不字。左兄想看他家辟邪剑法,那再容易也没有了,老子这就带团下山,让龟儿子乖乖把剑谱交出来,若是没有,就带他拜上嵩山,在你面前从头到尾把这剑法耍一遍就是。”

      左冷禅:“要是有剑谱供你我参详,那再好不过。刘正风金盆洗手宴上,愚兄会派人去衡山公干,到时余观主录一份给他带回来即可,若左某参得其中关窍,当与尔共享。”

      余沧海:“就是这样。”

      于是左冷禅做客青城期间,两人议定此事,余沧海就教给弟子普通版辟邪剑法,试演给左冷禅看,两人都看不出有啥威力可言。

      这个时候,岳不群派劳德诺上青城送道歉信,劳德诺那是左冷禅的徒弟,见师父也在此间,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师徒拟好说辞,回去怎么跟岳不群说,然后定下劳德诺暗中辅佐青城,一明一暗的计划……于是在之后茶馆里,劳德诺给华山众师弟妹讲这事时,就变成了余矮子架子大,让他白等了六天,第七天才接见了他(给自己长时间逗留找了个借口),光明正大跟着左冷禅看到的场景,就变成了他鬼鬼祟祟偷窥的。(否则,你觉得以劳德诺的武功,一次也还罢了,能接二连三的偷窥青城派机要六天而不被发觉吗?尤其还是偷窥余矮子……)岳不群随手教了劳德诺两招青城剑法,他的悟性要有多高,才能用这随手学到的剑法,一招搅飞两秀的兵器啊……劳德诺自己都承认1V1他和青城四秀水准都差不多的,显然他在青城派那么多天不是白呆的……余沧海看到好朋友的弟子,于是指点了两招也说得过去……还有个很有利的证据就是劳德诺在茶馆里跟华山众弟子讲故事的时候,说到青城派抓住了林震南夫妇及林平之三人,岳灵珊当时就要冲去救人,但劳德诺一把拉住她说,不要坏了青城、华山的和气,他阻了这么一阻,岳灵珊就只救出了林平之……

      再然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余沧海本意是去威吓林家交出剑谱,但半路上儿子被杀,行动方针就改成灭门,抓住林震南夫妇逼问剑谱下落不成,眼见衡山之约将近,所以就把林震南夫妇带上了衡山,打算依约交给嵩山派的人,让他们带回嵩山给左冷禅搞研究去,但没想到临时出了变故,接头人被莫大先生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死了,余沧海苦候不至,半路又杀出来个为徒撑腰的岳不群……他带着林震南夫妇冒险上衡山,与其说是为了守与刘正风的约,我觉得还是和左冷禅有约更有说服力……

      说到余沧海交错了朋友,就不得不返回来看一下青城派这个笑傲里最特殊的门派。前面我也质疑过,青城派的人都又狂又横,心狠手辣,余沧海更是带团灭人满门都不带眨眼的,行事作风之跋扈,显然不是只体现在林家一件事上。既然这样,为什么青城派还能被称为是名门正派,所交往的也都是正道人士呢?即使带团灭了林家满门,在衡山金盆洗手宴上,也没什么正道人士为此去非难他,这绝不能说大家的良心都被狗啃了。其中余沧海有丧子之痛的理由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他平日里肯定也得做不少让这些人钦佩的‘义举’,不然只一味凶狂横,正道人士不会和他结交的,免得被他带坏了名声,至少岳不群、三定就不会。而以余沧海的个性,你让他扶老奶奶过马路,他肯定不干,而最能让五岳剑派的人肯定的义举,肯定是和魔教拼命,我觉得这就很适合余观主去干,而且左冷禅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余沧海虽然不是嫉恶如仇的义士,但却倨傲自负,性子又跋扈,左冷禅和他做了朋友,随便挑拨煽动一下,余沧海肯定跳着脚要帮他两肋插刀的打先锋去。在五岳剑派VS魔教的长期斗争中,青城派就这样一直以援军形象出现,而且还是冲在最前面的,瞧在这个的份上,无论余沧海的性格多膈应,五岳剑派等闲都不跟他翻脸。

      而我其实很替余沧海不值,书中明确说了他和左冷禅是好朋友,但我觉得只是他单方面的把左冷禅当朋友,左冷禅策划五岳并派大会时,也是害怕自己势单力薄,便约余沧海去给他捧场,余沧海一个外人,二话不说又带团去了,先不说长途跋涉累不累,冲这份义气,就没有对不起他左冷禅的地方。后来左冷禅意外落败,岳不群当上盟主,很多人都留下来吃吃喝喝,跟岳不群攀交情,但余沧海就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带团连夜下山,待都不想多待,算是对左冷禅仁至义尽了。但左冷禅呢?我觉得他只是把余沧海当枪使而已,完全是在利用他,需要他的时候就把人家叫来帮忙,用不着了就抛到一旁。余沧海肯定没少为五岳出力,否则他青城派又不和五岳同气连枝,五岳派凭什么那么给他面子,而余沧海为五岳出力,说白了其实还是给左冷禅出力,结果余沧海死后,他的好朋友根本一点表示都没有,转眼就和他的仇家搅合到一起去了。

      所以我认为,余沧海虽然是个飞扬跋扈的凶人,但却是个有闪光点的凶人,特定条件下,还可以结交。但左冷禅我十分的厌恶他,虽然说句公道话,我不觉得左冷禅是小人,因为他还是比较要脸要名声的,可是左冷禅这种人,绝对得离他远远地,他对付敌人固然心黑手狠,捅盟友刀子这种事可也没少做。和余沧海、岳不群之流交好后,虽然不一定会得到人家的鼎力支持,但不用担心他们翻脸,甚至客气一点,尊重他们一点,一些小忙人家很乐意帮(岳不群就不用说了,原著里说过余沧海这人很要面子的,小辈对他不尊敬他就会不高兴,所以他很愿意和尊重他的人打交道。令狐冲秒了青城四秀是多么丢人的事,照平时余沧海的性格,早找麻烦去了,但岳不群客客气气非常礼貌的给他写了道歉信,余沧海也就消了气,回信也非常谦逊有礼。所以说这两人都很讲道理……)和左冷禅交好不交好都一样,只要他有需要,他才不管你是敌人还是盟友,统统得为了他的大业去死,所以他虽然不是小人,却颇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枭雄味道……是时刘正风、岳不群对嵩山派不可谓不敬,都被人打上门了还客客气气的问左盟主有何指示呢,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往死里逼……所以我可以找到余沧海、岳不群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我对左冷禅,真是没什么想法了。说白了,欺负外人和捅自己人这两种行为的恶劣程度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4、岳不群是否一开始就发现了劳德诺是卧底?

      很多人认为岳不群从一开始就是装的,他从来都满肚子坏水,这点我前面说过了我认为不是这样,不能因为讨厌一个人就全盘无视他值得肯定的地方。而不少人认为岳不群一早就发现劳德诺是卧底,以此证明岳不群的政治智慧比左冷禅高,比左冷禅更会玩阴谋诡计,这是不对的(前面也说过了,论权谋,岳不群是不及左冷禅十年苦心孤诣的),而岳不群一早就发现劳德诺是卧底的可能性非常的低,甚至根本没有说服力,否则的话紫霞秘籍就不会失窃了(紫霞可是真本,不是辟邪剑法那种掉了包的伪作)。我觉得正是因为紫霞秘籍失窃,六猴儿身死,令狐冲又指天发誓不是他干的,所以岳不群才生起警惕之心,一方面没有对令狐冲掉以轻心,随便相信他的话,但另一方面也有所警觉,认为如果令狐冲说的是真的,那门派内肯定有内鬼了,所以在此之后处处小心留意,才发现了劳德诺的身份。

      5、刘正风、莫大师兄弟的境界

      我一直搞不明白,刘正风想和曲洋私奔,难度真的很大吗?当时左冷禅没伸手管的时候,别人也未必就不知道刘正风和曲洋有一腿,但非战时期,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因为刘正风和曲洋的交往并没有特别的避讳谁。

      左冷禅要找借口收拾刘府,我恶意的觉得他是缺钱了。就和他的好朋友余沧海洗劫福威镖局一样,灭门之后把人家值钱东西都打包……他当时把四岳都当做了打击对象,好多年前就布好局等着收线,其实先收哪条都一样……估计是当时缺钱用了,看了看列出来的几个重点打击对象,就刘正风是个富翁……(华山派和尼姑庵都没油水的……)再加上左冷禅自己没朋友,难免以此忖度别人,认为刘正风和曲洋的交往不会天长地久,万一自己不趁着还手握他把柄的时候动手,万一人家和曲洋分手了可就没借口了……

      咳,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刘正风和曲洋交朋友,左冷禅没管之前,谁理他了!他家又豪富,他和曲洋武功又都很强,只要不想出名,一般人谁能欺负了他们?和曲洋手拉手的买条船出海去不浪漫吗?隐姓埋名的采菊东篱下去不名士吗?他干嘛非要捐官呢?又不想和曲洋分手,又不想放弃自己的事业,结果被左冷禅及时揪住小辫子全家死光……你说他要是再看开一点,早早的和曲洋私奔,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吗?更而且,曲洋明知衡山上正道人士云集,他担心刘正风,自己偷偷去盯着也就算了,干嘛要把曲非烟带去呢?不怕照顾不周吗?他该不会自大到了认为五岳掌门级高手到了至少四个的情况下,拿他没辙吧?想不通……难道是带着曲非烟和刘府联姻去了?以后做官老爷的亲家?

      所以虽然刘正风宁愿全家死光也不出卖朋友的骨气让我很动容,但明明事情可以不进行到这一步的啊……先不说这个。刘正风和曲洋临死前,莫大先生出现杀了嵩山派的费彬后拉二胡走人,他二人还在唧唧歪歪品评人家的二胡没有格调太小家子气神马的,真让人哭笑不得,我一直觉得莫大比他两大气多了,人家虽然二胡拉的凄凉,人也长得猥琐,可行事风姿十分的潇洒,拉着自己凄凉的二胡,看上去形容落魄,但也自行自路,根本不管旁人怎么看,有时候听八卦说刘正风剑法比自己强,还会有点孩子气的显摆一下自己的剑法给人看,也不管别人是否觉得他气量狭小……身为一派掌门人,看到令狐冲带着尼姑团出门,他还很八卦的听人家墙角,然后居然还告诉人家说小伙子你定力不错,要是我年轻时我做不到……把令狐冲那等率性人物都说的尴尬不已了。这样的莫大不潇洒吗?不率性吗?不可爱吗?哪里小家子气了?

      反倒是刘正风和曲洋,或许他们音乐上的造诣的确比莫大强,《笑傲江湖曲》或许确实比莫大的《潇湘夜雨》大气,但是做人处世的态度上,个人风姿上,都差莫大太远了。如果他们真的羡慕琴箫相合的名士生活,两人携手去隐居谁管他们了?干嘛要轰轰烈烈的去当官,还要广发帖子请天下英雄来见证呢?话说武林人物向来看不起当官的,人家高高兴兴来给你捧场,你跪下接旨山呼万岁,来捧场的人得多憋屈啊。如果不搞这么轰动的场面,早早和曲洋低调私奔,寄情于山水之间,多风流,多高雅,多气质!你们想玩多久的音乐都随便……这又不如人家莫大先生了吧?莫大先生给人的感觉,才是真的无欲无求淡泊名利,一年四季只爱玩自己的二胡,虽然一副落魄样,但却童心未泯洒脱自然,还不怎么爱出风头,莫大和刘正风,哪个更有名士风采,一目了然……

      6、如果杨过是令狐冲

      在不知道剧情的情况下,杨过成为了令狐冲,他得到令狐冲所得到的一切奇遇,也可能改变之后的命运,按照杨过的本性本心去做,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觉得,至少在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时,如果令狐冲是杨过那样机灵,后果就会截然不同——令狐冲不傻,但他一根筋,有时候就比较懵。杨过虽然是小聪明,但心思很灵活,看人看事更准。如果笑傲江湖的主角是杨过这样的机灵人,可以避免很多悲剧。

      学独孤九剑的时候,杨狐冲的七窍玲珑心,定能看出风清扬是剑宗的,但功夫是好功夫,他肯定会学,只不过他不会放这位虽没磕头但有授业之实的‘恩师’黯然离去。杨狐冲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关怀自己的人落魄,他会想方设法的解开恩师的心结,原著中,令狐冲明明看出风清扬眼内的凄凉,但他什么也没有为人家做,风清扬之后的下落也就此不明。如果主角是杨狐冲,他一定会找各种理由借口挽留风清扬,开解风清扬,甚至逗他开怀,拉他陪自己出去玩,绝不会放他一个人黯然伤魂的告别这个江湖。他甚至会想方设法争取师父与风清扬双方的意见,给两人创造见面的机会,并从中撮合,这个时候,目睹华山日益没落而力所不能及的岳不群,再也顾不上门户之见,而孤苦凄凉一生的风清扬,能作为华山弟子再度回归门派,身为剑宗辈分最高的人,受到气宗掌门人的以礼相待,华山经过剑气宗内乱后,再度同心协力,共振家声,未尝不是风清扬的心愿。

      风清扬并没有门户之见,否则他不会教导气宗后人令狐冲剑术,之所以不告诉令狐冲自己的想法,当然是因为剑神大大拉不下这个脸。本身辈分就比岳不群大,武功更比岳不群高,哼,华山派好稀罕么,他们不请老夫回归,老夫才不主动提呢。可惜令狐冲这傻帽,死活没看出来风老先生的傲娇,到最后都没提,风清扬只得暗暗吐口血,继续凄凉的走了……

      那岳不群就有门户之见了吗?非也。在衡水金盆洗手宴上,作者就描写过,不管是那条道上的,甚至还有平素名声不太好的人,只要过来和岳不群打招呼,岳不群就不摆架子,还和人家谈笑风生。而岳不群在给弟子讲华山内乱时,其实也没有指责剑宗人品不好,而是说剑宗和气宗的观念不同,到后来谁也容不下谁,这才互砍,岳不群的话虽然严厉,叮嘱令狐冲不可走上邪路,但那是身为气宗传人必要的矜持,他并没有说剑宗的坏话。再加上他亲自经历过剑气宗内乱,目睹了华山由鼎盛至没落,心里肯定也不好受。而且前几章分析过,因为内乱,华山不光人才凋零,日子也过得很落魄,岳不群实在很不容易,身边也没有个长辈可以商量,压力别提有多大了。这个时候风清扬如果愿意回来,他会把人往外赶吗?高兴还来不及吧,终于有个长辈可以帮忙管管这个烂摊子了阿弥陀佛……再加上内乱过的华山派,在他手里再度剑气合一,这也是很值得自豪的事,岳不群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嫉妒风清扬剑术比他高?依我看岳不群还不像是这样的人。到后来他不是想许女儿给令狐冲,希望令狐冲回来帮自己吗?他还给夫人说,令狐冲剑术高出自己十倍,他回来能帮着把华山发扬光大。所以岳不群其实并不太在乎这个,武功比他高,又跟他关系好,岳不群就能高兴坏了。只有武功比他高,又想逼死他的,才会引起岳不群的反弹吧……(家里有长辈的人最明白这种心理了……不管怎么样有长辈在身边,心就很定,先不说需不需要求助,就算用不着长辈伸手帮忙,但只要在那坐着,就觉得腰杆硬啊)

      所以,以杨过能把西毒北丐搅和到一起的牵红线本事,西毒和北丐还是有过你死我活关系的仇人,更而且还不是一个门派的,那么化解风清扬和岳不群之间的间隙,难度也不会比那个更大。毕竟双方都有这个意向,也没有什么私仇,为了华山,大家重新携手合作,可能性不低。解开了这个心结后,风清扬坐镇华山派,被奉为长老或师祖,岳不群还当他的掌门,就算岳不群资质不行(其实我觉得行的),练不成独孤九剑,以后的华山三代弟子,也总有那么几个能练的,何况,风清扬被请回来,左冷禅还敢滋毛吗?岳不群还用自宫吗?就只有一个林平之会对他家传剑法念念不忘吧?到时候他爱割哪儿就割哪儿,谁管他……反正华山内没人稀罕那剑谱的,他就算光明正大的放床头,估计都没人去偷看的……

      而如果杨狐冲化解了风清扬和岳不群之间的心结,之后那么多误会还从哪儿来?对令狐冲本人的成长也好啊……师徒不起间隙,上下团结一心,又有祖师爷坐镇,外家功夫有独孤九剑天下无双,内家功夫有紫霞内功养气修身,还有山洞里那些剑法可以给大家开放练练,华山弟子不要太幸福啊!这本书还有别人什么事吗?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真是不假。令狐冲的性格,决定了他苦逼的一生大部分都是自找的……我已经懒得计算那些对他付出过的人,他都回报了点啥,但看他身为华山大弟子这些年,华山的形式又不好,落魄、清贫、武功还不行,他给师门一点贡献都木有带来,惹事倒是一把好手,难得碰到本门隐居前辈,就把人当成门派传功NPC,戳了一下,学会招式就走人……好不容易发现个后洞,还不知为啥就是不告诉师父……虽然我也不待见杨过,但我要说,如果这本书的主角是杨过,剧情发展绝不会这么憋屈。

      最后给岳先生赋一首‘行路难’唏嘘送别吧……

      (古风乐府)行路难之君子剑

      弹剑华山巅,令名多少年。
      胸怀风雅形有道,腹敛乾坤意自闲。
      天开孤逸归白社,袖底群玉拜青衫。
      愿请重光还西岳,何堪只影累长安。
      君不见,古来丈夫皆薄幸,一朝功成万骨湮。
      梅胆兰心岂得久,独向霜雪有谁怜!
      便夺翻云覆雨手,诸邪辟易战封禅!
      行路难,九原寒。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3:我们不妨来一场风花雪月的脑补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