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要从容易见艰难(捉虫) ...

  •   且说纳兰在康熙上朝之后,正准备回府,却被宣到慈宁宫,太皇太后可谓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目的就是一个,让纳兰离开康熙。

      纳兰自然之道如今刚刚擒了鳌拜,朝堂局势不稳,不仅三藩虎视眈眈,即使朝内,亦有不少人想着把康熙拉下位,毕竟在那些宗室王爷眼中,康熙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让他们听一个小孩的话,他们自然有很多怨言,康熙智擒鳌拜纵然让一些人起了敬佩之心,却不能完全收复那些老古董的心,若是此时让他们知道康熙好男风,有龙阳之癖,估计康熙这个皇帝当不了多久,即使太皇太后同意,众大臣也不会同意,是以纳兰很是知趣,或者说太皇太后也算是了了他的一桩心愿,他也本想等康熙痊愈之后就离开,如今不过是早几天。所以纳兰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倒是让太皇太后有些诧异,原本打算威逼的话语、手段皆未使出,心中不知究竟是喜还是忧。

      太皇太后认为或许是因为这个纳兰成德用情还未至深,才这般爽快答应,不过,总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纳兰回府之后,稍微收拾了几件行李,拿了一些银票,离开了,当真是轻车简从到了极致。

      纳兰出宫时天还没亮,回家又是匆匆收拾了一下,是以纳兰得以随着第一波出城的人离开,一开始速度很快,待走出十里之后,慢慢放慢了速度,心中隐隐有一丝的惆怅,回头看看,原来现在连城头都不能看到,本来轻松的心情也变得沉重,康熙的容颜不时浮现在脑海,想甩都甩不去。

      后来听到后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纳兰回头,发现是护兵营的服饰,不禁有些紧张,要知道护兵营的人是不能随便离开的,除非有紧急的事情。难道皇上这么快就派人寻来?想到此处,不禁猛夹马肚,向前疾驰而去。

      眼看后面的人越来越近,心中反而越来越平静,索性放慢了速度,只是,后面那些人在他身边疾驰而过,并未停留。纳兰看着那队人离去后的背影,马儿掀起的尘土让纳兰禁不住打了个喷嚏,心中微微有些失落,待明白自己想的是什么之后,不禁苦笑,果然还是在乎了么?竟然是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纵使知道离去是最好的选择,心中还是牵挂着那个人的,现在竟然还想着那人派人拦截离京的自己。真不知道那人知道自己离去之后会怎么样,发顿脾气是必须的,估计曹寅和李德全免不了受些训斥,至于阿玛,皇上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应该不会迁怒,即使迁怒,太皇太后也不会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半年之后,康熙收到纳兰的信,上面仅一首词,词牌名为《浣溪沙》
      “肯把离情容易看,要从容易见艰难。难抛往事一般般。
      今夜灯前形共影,枕函虚置翠衾单。更无人与共春寒。”

      本来已被三藩和党争弄得焦头烂额的康熙,瞬间笑了,烦恼的事顿时抛在一边,细细品味着那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情感,原来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还是把那人打动了,原来那人也知道离开艰难,只是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既然不能抛却往事,还走得那么潇洒!真恨不得立即把那人抓到身边!只是——哎!随他去吧,该回来时会回来的。

      李德全暗中擦了擦额上的冷汗,默默地松了口气,总算有些好的事情了,也只有纳兰公子的信也能有这么大的功用,只是公子要什么时候回来啊?

      后来康熙经常收到纳兰的信,心中基本上都是一首或者几首词,每次都能让康熙心情舒畅,每次都把那信小心翼翼地收藏,最新收到的贴身放着,其他的放在床头的小柜子里,睡前拿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甚至抱着信就睡着了,有时候会在梦中乐醒,只是醒来发现竟是一场梦,难免失落。

      康熙经常拿着纳兰的信发呆,思绪飘渺,李德全在旁边垂手站着,觉得那个时候异常安静,像是没有世间的纷扰一般。

      纳兰的诗牵着康熙的心,有时会喜,有时又担忧。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浣溪沙》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天仙子》

      “霜讯下银塘,并作心凉。奈他青女忒轻狂。端正一枝荷叶盖,护了鸳鸯。
      燕子要还乡,惜别雕梁。更无人处倚斜阳。还是薄情还是恨,仔细思量。”——《浪淘沙·秋思》

      “今夜灯前形共影”,原来你也知道寂寞!
      “已惯天涯莫浪愁”,原来你也知道愁苦!
      “劳人只合一生休”,原来你也知道相思莫停!
      “起来翻为无眠早”,原来你也是辗转反侧!
      “此情待共谁人晓?”,那人自然是朕,只是,你为何还不回呢?
      “燕子要还乡。”那么你呢?何时还乡?

      纳兰离京,其实并没有目的,随心所欲地走,遇到自觉风景秀丽的地方就多留些日子,这样一走便是三年,转眼到了康熙十二年,三藩的留撤逐步提上日程。朝中分为两派,一派以明珠和陈廷敬为首,主张撤藩,另一派则以索额图及宗室王爷为首,主张以安抚为主。

      康熙年少气盛,自然主张撤藩,而太皇太后思虑长远,知道此时并非撤藩时机,力主安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要从容易见艰难(捉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