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离家 ...
-
君轩六岁的时候就进入了李家。
记得他要到李家的前一晚娘把他抱在怀里好久,却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直的哭,他本就是个性子和顺的男孩子,娘说话他就听着,不说他也不问,因为以前问多了娘会哭。于是他只是那么安静的窝在娘亲的怀里,慢慢的就有些迷糊。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梦里就总是阴云密布的了,所以也早就习以为常,但今儿个梦中的雨却下得格外大,竟淅淅沥沥的滴在了脸上,好不容易雨停了,他却被一屋子的丫鬟婆子闹了起来。
努力回忆自己家里好像很久都没有这么多人了,暗自诧异一时,又往外望了一望,天混混沌沌的,便以为还是在梦中,就是这一不留神的功夫自己竟被这群人从头到脚摆弄个过:脸上被涂满了胭脂水粉,一身大红裙子被套在身上,艳丽的色彩,繁复的花式,精细的剪裁,穿在这灵秀的小人儿身上却也中看的紧。但君轩终归是个男孩子喜欢轻便无术的男装常服,厚重的嫁衣已压得他难受,直到那华贵的凤冠被顶在头顶的时候,他才确认自己是真的醒了。一早起来就被莫名其妙的人这么折腾,一个熟悉的人影都没有,再温顺的人也是顶不住了,想伸手拽下头上的物什却被婆子按住了手,终归是孩子心性就不自觉的哇哇大哭了起来。
门口的娘没有听见孩子的动静本是想强忍着不近屋的,怕看到儿子就再也撒不了手,可屋内孩子一哭她就再也忍不住了,推开门冲到君轩面前抱住孩子泪如雨下。君轩看到自己的娘亲进来却立即停止了哭喊安静下来,还伸出小手替娘亲擦泪。
大人孩子抱在一起,一屋子的女人都有些不知所措,紧随着进屋的大娘陪着笑脸把丫鬟婆子们请出了门,说“要出门的孩子了,让娘俩再说会儿体己话,反正这妆也上了,不会误了吉时的。”
女人们早就知道这母子俩的可怜,本来的小康之家突逢变故,当家的死了不说,就留下这么一个俊秀可人的遗腹子,不但没法子传宗接代,还不知怎么就犯了那劳什子的天命姻缘,才刚六岁硬要被嫁去冲喜。也实在是同情他们孤儿寡母的,只是叮嘱着千万别误了吉时就都退出去了。
大娘陪着走到门口,回身看见娘还在哭只不得张口要劝两句:“你也不要忒得伤心,这孩子到的李家总也是条活路,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这天命姻缘只不过是个幌子,李家也是为了救咱们的命不是,这样看,他们家就也是好的了。君轩也是个懂事孩子,只等他大了去,想到了是自己个儿救了咱们这一家子,也是乐意的不是。”
见娘渐渐缓了哭声,接着又劝“孩子还小,别吓坏了,只当是送到富贵人家当个书童罢了,过几年去求求李家,一个男孩子还真能怎么着了去?”
大娘说着也走到君轩跟前坐下,看着孩子晶亮的眼睛里噙着委屈的泪水,似懂非懂的抬起小脸问“大娘,娘是要把我送人了吗?”语气中还带着呜咽,着实可怜得紧。
大娘一个忍不住也红了眼眶,握起君轩的小手,白净的手掌上却不合时宜的落着深深浅浅的细疤,“你娘是要把你送到好人家去救一个小哥哥的,那个哥哥生了好重的病一定要你去才能治好的。而且那里能吃饱饭,有小哥哥陪你玩,每天也不用去跟你娘上山打柴了。”
“那娘跟我去吗?如果我一个人去娘要怎么办,我不怕吃不饱饭,也喜欢和娘一起去打柴。离开娘我才会不高兴。”君轩说着又向娘亲怀里靠了靠。
此时的娘揽着怀里的孩子,本以为不提起就可以永远的逃避,即使到了最后一晚也还在期望着明天不会到来,只是天定的命运总是无法避及。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抬起儿子精致的脸,正色盯着儿子的眼睛说“君轩,记住娘下面说的话,你是一个小男子汉了!”
就在那一天,娘告诉君轩他是男孩子却要穿上凤冠霞帔做别人的小媳妇,但六岁的君轩不明白为什么男孩也能嫁人;那一天,娘告诉君轩他嫁人是为了救人,但六岁的君轩不清楚自己什么都不会要怎么去救人;那一天,娘告诉君轩只要进了李家娘和家人就得了救能过上好日子,但六岁的君轩不懂得为什么自己不能和他们待在一起过好日子。
即使有这么多的不清楚、不明白,六岁的君轩还是嫁进了李府,离开了家,没有再拉扯身上的喜服,没有再哇哇大哭,甚至没有再小声地喊一声娘,他只是抿紧了嘴,攥紧了手中的苹果,把眼泪全部憋在了眼眶中。因为娘说了,君轩是男子汉,君轩知道男子汉就是能屈能伸,离开娘是为了让娘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