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颍川书院(三) ...
-
温暖如春风,幽深如夜色,风姿绰约,如临风玉树的美少年在月下站立,如果说司马懿是水,周瑜是水晶,那这个少年就是风,使人无法捉摸,无法揣测,无法判断。
“人世百年,弹指一瞬,这树已看尽人间百态了。”柔和的声音令人迷醉。
我靠着树身,慢慢坐下来,有时午夜梦回,我往往分不出自己身在何方,虽然来到这个时代已三载,但是总有一种无法融入的感觉,按理我有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应该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多了一份优越感,可是我的心中有一份深深的恐惧感,有些事情就算明明知道它的结果,但是我不能说出来,害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历史发生偏差。
白天遇到周瑜和孙策,心中不由自主的想到他们的结局,我就像一个旁观者,看着发生的一切,无法介入,无法参与,我不知道梦中见的影像是未来发生的事情,亦或是内心的一种潜意识的反应。
“你是书院新来的学生吗?”
我忘了身边还有一个人,他已坐在身边,淡淡的青草气息飘进鼻中。
“是啊,晚上睡不着,所以出来散散步。”我的思绪还停留在梦中。
“你一定是首次离家。”
“咦?你怎么知道?”
“第一次离家的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笑了笑,牙齿如编贝,在夜色中闪耀。
“你是叫郭翾吗?”
“对呀,嗳,你怎么又知道?”我有些吃惊。
“孙策那张嘴巴,要想从他嘴里知道一些事情,实在太容易了,况且……”他顿了顿,“郭淮是我们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要想知道你们的事情并不难。”
“你知道我的事,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我复姓诸葛,单名亮,字孔明。”
我张大嘴巴,大脑已彻底死机,读三国的人不知道诸葛亮的只怕没有,使魏、蜀、吴三国成鼎立之局的蜀国丞相,最著名的智者,其计谋的成功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除了司马懿,没人可以抵挡他的脚步,也只有司马懿,可以将他挡在歧山外面六次,最终,他只是输在天命,在他死后,三国归晋的脚步再也无人可挡。
“原来你就是诸葛亮。”我喘口大气,一天之内见到三国著名人物如许之多,如果被史学家知道,只怕要削尖脑袋也要钻进来。
“你知道我?我刚来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他淡淡道,“你大哥真是很优秀。我见过他几次,文武韬略样样精通,他是我所见过的人中最优秀的人,只可惜……”诸葛亮叹了口气。
“只可惜什么?”我好奇的问道。想到大哥能得三国智者的称赞,我也与有荣焉。
“没什么。”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说就算了。”我甩甩头,夜晚的空气有些湿,有些凉,我的衣裳有些单薄,还是早些回房睡觉。“我要走了,今天很高兴见到你,诸葛亮。”我伸出手,他皱皱眉,对我的举动有些不明,我讪讪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收回手。
“我也是,郭翾。”
“你不走吗?”
“我还要在这里呆一会儿,你回房吧。”
回房后,我小心翼翼的上了榻,上帝,我又见到了三国的顶级人物,颍川书院真是卧虎藏龙,不知道在今后的日子里还会见到谁。想着想着,睡意涌上来,我沉沉睡去。
第二天我在三哥的大呼小叫下,在四哥的唠唠叨叨中起床,早睡早起是我来到颍川书院首要养成的习惯,四哥已快把颍川书院的规定背下来,象个小老头般在我和三哥耳边念叨。
三哥一扫第一天的颓丧,精神饱满,焕然一新。但是,只有我知道他脑袋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书院的院长是司马徽,号“水镜先生”,是位容貌清奇,身形修长的和蔼长者。还见了教我们礼、乐、术、数的老师,如果有兴趣外加有体力的话,还可以上弓、马、剑、刀等武课。这里的老师不像父亲请的先生严肃认真,令人敬畏,而是像个朋友,有的更像是个邻家哥哥,亲切随和,学生与老师有时真是很难分出来,难怪颍川书院自创院以来,出了很多高官、名士,甚至有不少大商人,以至于不少达官贵人都将自己的子弟送到这里来读书,在汉末,士农工商,商人是第四位,在国家中的地位极低,虽然家财万贯,却没有任何政治地位。但是颍川书院却一视同仁,没有排名先后,注意学生的喜好,以此来决定哪种学习最适合学生的性格、脾气,颇有些现代西方素质教育的模式。
在老师做例行询问的时候,三哥的回答令人绝倒。
“郭配,你有何喜好?”老师和蔼的问道。
“喜好太多,以至于没有喜好。”三哥笑着说道。
老师的脸色一僵,运了运气,没有关系,这样的学生也不是没有遇见过。
“那你最擅长的是什么?”
“擅长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没有擅长。”三哥继续笑。
我忍,我忍,我忍、忍、忍。教师的笑容已有些麻木。
“理想呢?你的理想是什么?”臭小子,你要再敢这么答,我就要你好看。
“理想太多,以至于没有理想。”
老师终于破功,“啪”的一声,手掌拍在红木桌上,“郭配,不要以为自己出身官宦,就可以为所欲为,到书院读书的人,没有大小贵贱,均一视同仁,你不要再耍花招了。”
三哥的表情特无辜,“老师,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我可是积极配合您的问题。”
眼看老师已处在暴走的边缘。“那好吧,郭配,鉴于你的回答,我制定了一份极其适合你的学习计划。”可亲的司马徽出场了。
一股不好的感觉袭来,三哥一向迟钝的第六感终于像野兽般敏锐了。
“腰要直,腿,再弯点,不是这样,”啪的一声,一根小棍打在三哥微微颤抖的腿上,从早上开始,三哥就扎马步一直到现在,一向娇生惯养的少爷,如何受得了这样的折磨,但是对着武功老师马英的扑克脸,万年难化的坚冰性格,三哥这次算踢到铁板了,不管他如何哀告、求饶,甚至怒骂,都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
二哥的身体不太好,已经接到大伯的家中养病去了,大伯和大哥都来信嘱咐我们要勤读书,四哥自然是个乖宝宝,极其听话的好孩子,我因为年纪太小,所以没有安排,因此倒可以随意走动。
春日当空照,我咬着一个苹果,蹲在树荫下,看着马先生管教三哥,豆大的汗珠沿着玉般的面颊滑下,不错,估计有一分多钟没有动了,喀,我咬下一大口,真甜,真是美味,不知道是不是苹果的香味刺激了三哥,他那一向灵敏的鼻子大大吸了一口,喉咙咕哝一声,哀怨的眼神瞅着马英,万年冰块没有反应,转向我的是杀人眼光。
“你就不能到别处吃吗?”三哥瞪大眼。
“有没有搞错,三哥,是他不让你动,瞪我也没用。”我继续嚼。
“该死的,我快饿死了,别再吃了。”眼睛又大了一圈。
“我就吃,气死你,气死你。”我嚼得更加起劲。
啪,一棍打下来,冰块脸打破了我和三哥的脉脉相对,我估计三哥的小腿恐怕没有一处可看的了。
熟悉的淡淡青草气息飘来,微凉的风拂过,不用猜也知道是谁。
“诸葛亮,你倒有闲工夫。”
“郭配是个很有趣的人。”轻柔的声音响起。
“三哥嘛,有趣是真的,不过有的时候也实在无趣的很。”我嚼,我嚼,我嚼、嚼、嚼,三哥要抓狂了。
“你要刺激他到什么时候?”诸葛亮有些好笑的看着我们的无声表演。
“直到他不再说那些冷笑话为止,”我伸了个懒腰,“除了他自己,别人都不会笑的笑话。”
“现在已交午时了,”诸葛亮抬头看看天色,正午的日头高高挂在空中,一片碧空,万里无云。
“天气不错,”我将吃剩的苹果核扔在树下,抹抹嘴,“诸葛亮,你猜马先生何时才能放过我三哥。”
“这就要看郭配的表现,马先生是个软硬不吃的人,只会跟你讲道理,偏偏郭配讲的都是歪理,所以……”他轻抖了下袖子,“就看郭配能否说服他了,亦或将自己改变成马先生所要求的人。”
“第一,以我三哥的口才根本,也不可能说服他。”我撇撇嘴。“第二,他也不可能改变,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诸葛亮轻轻重复着这句话,清澈的眼睛有些深遂,“这句话出自何处,确实发人深省。”
我的脑袋一惊,原来现在还没有这句话,我盗用了后人的创作了。
“嗯,这是我随口胡诌的,”我打了个哈哈,想借此蒙过去。
诸葛亮的眼睛越发黑亮,神色复杂,“真不愧有‘神童’之称,年纪虽小,却出口成章。”
“过奖,你将我夸得太好了,”我盼着他赶快离开。
“哟,这不是小郭翾吗?”一个清雅悦耳但又熟悉无比的声音响起。
我的脸一垮,真是冤家路窄。